韓浩月
朋友要結婚,請我做婚禮主持人,這是個重大任務,活兒接下來之后就開始焦慮,怎么才能讓婚禮輕松有趣,讓新人滿意來賓印象深刻呢?最后的決定是,把婚禮主持詞,寫成一場脫口秀。
那份主持詞,六易其稿,段子要講得精彩,包袱要抖得響,還得掌握分寸,不能因為單純追求效果而破壞了婚禮的莊重性。不打無準備的仗果然帶來了良好回報,那場婚禮整個過程笑聲不斷,賓主皆歡,之后的喜酒,喝大了好幾位。
當然,婚禮變成脫口秀現場,離不開新郎的配合,萬萬沒想到,他也提前準備了稿子,自黑精神令人嘆為觀止……這不禁讓人暢想,假若每個中國婚禮都能變成脫口秀,鬧洞房這種陋習,是不是就可以取消了?
脫口秀這種話語方式,來自西方,是西方文化的口頭表達。我們經??梢酝ㄟ^網絡看脫口秀節(jié)目,主持人拿明星、名人甚至總統(tǒng)來調侃,雖然有些??床欢€是能通過節(jié)目,感受到言論的表達寬度以及隱藏其后的智慧與立場。
中國的脫口秀節(jié)目,出現較早影響較大的是崔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說》,不過該節(jié)目的主要焦點在他身上,火那么久,壓根不記得除崔永元外還有誰表現精彩。后來《實話實說》換主持人、停播,中國的脫口秀節(jié)目便停止了進化的腳步。
在美國講脫口秀出名的黃西,讓觀眾再次看到中國人講脫口秀的潛質。黃西在形象上不像是一個脫口秀表演者,看上去嚴肅、木訥、羞澀——這也是典型的中國男人形象,但脫口秀的魅力就在于,只要一開頭,語言便會顛覆形象,讓人對表演者有全新的感受,由此可見,說話的技巧,分寸的掌握,表達的智慧,對于一個人來說多么重要。
可惜的是,黃西來中國發(fā)展他的脫口秀事業(yè)之后遇阻,講的段子也不好笑了。
直到互聯(lián)網上的吐槽類綜藝節(jié)目出現,許多人的脫口秀潛能被釋放了出來。尤其是那幾位年輕的表演者,用老眼光看,可以歸于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嘻嘻哈哈游手好閑的一類人當中,但就是因為吐得一手好槽,成了紅人,身價不菲……
吐槽文化在2000年前后的互聯(lián)網上就形成了,只不過那時候人們通常用“大撥哄”“起哄”來形容吐槽。網絡流行文化一月一小變、一年一大變,但唯有吐槽精神沒被淘汰,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擁有越來越多的受眾。吐槽類綜藝節(jié)目的爆紅,在于有龐大的受眾基礎,或者說這類節(jié)目代表大眾的吐槽愿望。
吐槽類節(jié)目的優(yōu)點在于總說真話,把被吐槽者按在錄制現場的椅子上,大家輪番、互相吐槽,但極少有人覺得尷尬,更是無一人當場翻臉,所有參與者都開心地笑成一團。這就能看出吐槽節(jié)目中的中國智慧了——不得罪人,仍然是這種節(jié)目的核心。豈止是不得罪人,不乏有的吐槽,還是一種巧妙的拍馬屁,難怪有無數當紅藝人,都雀躍接受邀請。
吐槽節(jié)目中的脫口秀表演,無形中擁有了身份上的平等、良藥苦口、坦誠相待的成分。蔡康永曾有一本賣得極好的書叫《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其實吐槽類節(jié)目也在無形中教人如何掌握說話之道,如果生活中有許多脫口秀選手式的說話方式,那么人們的精神、生存狀態(tài),或會輕松許多。
所以,如果心存幽默,且愿意呈現善意,營造好的氛圍,不妨重新學習組織語言的能力,把話說得有意思起來。一個“人人都是段子手”的社會,是可以充滿歡聲笑語的。想要活得不那么沉重與焦慮,“語言”這個武器必須使用起來,我們一起脫口秀吧。
(一米陽光摘自《新華每日電訊》2018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