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洪毅
4月26日,我懷著興奮的心情登上了飛往加拿大溫哥華的長途航班。經(jīng)過漫長的飛行旅程,飛機(jī)終于緩緩降落在溫哥華機(jī)場,我邊蹦邊跳地踏上了加拿大的土地。我已迫不及待地想去感受這座城市。
我邁著緩慢的步伐靠近大橋,漸漸地,我聽到了泉水流淌的聲音。
聞聲而去,只見面前是一座僅靠兩根粗麻繩固定著的大吊橋。這座大橋目測百米多長,近百米高。洶涌、湍急的河水使勁拍打著周圍的石壁,發(fā)出“嘩嘩嘩”的巨大聲響,不斷切割著巖石,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永不停歇!漸漸地,巖壁居然成了小沙礫。面對如此壯觀的場景,我的內(nèi)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興奮地快步走上橋去。
很少上雪山的我,到了溫哥華自然是不肯放過這去雪山的大好機(jī)會。
這里的雪厚得嚇人,差不多與我一般高。這里幾乎所有的大松樹,半個“身子”都被掩蓋在白雪之中,露出雪面的部分被白雪包裹成了許多有趣的東西:有的像一只大袋鼠蹦跳著;有的像羅丹刀下的“思想者”在沉思著;還有一對堪稱“雪山一絕”,一棵松樹像一只蒼鷹死死地盯著前方,而另一棵小松樹正像一只小兔子驚恐地看著“蒼鷹”;更有因?yàn)闃潺g太小只能露出一個小樹冠的樹,這些樹被蓋上雪之后活像一只只小烏龜,懶洋洋地趴著曬太陽。被雪覆蓋的樹形態(tài)各異、千奇百怪,很有意思。
獅門大橋與我們耳熟能詳?shù)慕痖T大橋可以說是“兄弟”,因?yàn)樗鼈z均出自橋梁設(shè)計(jì)大師約瑟夫·施特勞斯之手,都為世界著名懸索橋。
橋的一邊是被薄霧籠罩著的斯坦利公園,公園內(nèi)參天古木若隱若現(xiàn),宛如一幅自然和諧的寫意山水畫。另一邊則是高樓的“森林”,橫七豎八的線條充滿了現(xiàn)代化的氣息,薄霧充斥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錯落有致的高樓上半身“沖破霧霄”,而下半身則在霧中投下灰暗的陰影,這景象猶如一幅披上輕紗的現(xiàn)代化城市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