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對病人生活質量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一個重要機制就是炎癥反應,因此,在心肌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炎癥標志物具有極為重要的臨床意義[1]?,F(xiàn)階段,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肌梗死過程中常見的炎癥因子[2]。本研究探討LP-PLA2、Hcy與早發(fā)心肌梗死的相關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云浮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早發(fā)心肌梗死病人100例,作為心肌梗死組。所有病人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2010年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3],均知情同意;排除2周內各種急慢性感染、心臟瓣膜病、心房纖顫、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系統(tǒng)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周圍血管病變等病人。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齡48歲~64歲(51.6歲±10.6歲);高血壓史46例,糖尿病史32例。選取同期來我院進行體檢的100名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68名,女32名,年齡47歲~65歲(50.2歲±10.7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清晨抽取病人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日立H7600型生化分析儀檢測血糖(glucose,Glu)、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Hcy、超敏C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LP-PLA2,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3 觀察指標 依據(jù)臨床特征對心肌梗死組病人的心力衰竭發(fā)生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如果Killip分級在2級及以上則為發(fā)生心力衰竭[4]。同時,應用Gensini 評分系統(tǒng)對兩組病人每支冠狀動脈病變狹窄程度進行評估,首先根據(jù)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確定基本評分,狹窄直徑<25%計1 分;≥25%,<50%計2分;≥50%,<75%計4分;≥75%,<90%計8分;≥90%,<99%計16分;99%~100%計 32 分,再根據(jù)不同冠狀動脈分支確定相應系數(shù),分別為:左主干(LM)病變×5;左前降支(LAD)病變:近段×2.5,中段×1.5,遠段×1;對角支病變:D1×1,D2×0.5;左回旋支(LCX)病變:近段×2.5,鈍緣支×1,遠段×1,后降支×1,后側支×0.5;右冠狀動脈(RCA)病變:近、中、遠和后降支均×1。以每一冠狀動脈的狹窄基本評分乘以該病變部位的系數(shù),即為該病變血管的評分,各病變血管得分總和即為該病人冠狀動脈病變狹窄程度的總評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正態(tài)分布資料的計量資料多組均數(sh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個樣本均數(shù)的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兩獨立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間心力衰竭發(fā)生的相關因素,通過對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的繪制對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間心力衰竭發(fā)生中Hcy、hs-CRP、CysC、LP-PLA2的預測價值進行評定,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白細胞計數(shù)、血脂水平比較 心肌梗死組白細胞計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TG、TC、HDL-C、LDL-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白細胞計數(shù)、血脂水平比較(±s)
2.2 兩組Hcy、hs-CRP、CysC、LP-PLA2水平比較 心肌梗死組Hcy、hs-CRP、CysC、LP-PLA2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Hcy、hs-CRP、CysC、LP-PLA2水平比較(±s)
2.3 心肌梗死組伴或不伴心力衰竭病人Hcy、hs-CRP、CysC、LP-PLA2水平比較 心肌梗死組100例中,伴有心力衰竭57例,不伴有心力衰竭43例,心力衰竭發(fā)生率為57.0%。心肌梗死組中伴有心力衰竭病人Hcy、hs-CRP、CysC、LP-PLA2水平均顯著高于不伴有心力衰竭病人(P<0.05)。詳見表3。
表3 伴或不伴心力衰竭病人Hcy、hs-CRP、CysC、LP-PLA2水平比較(±s)
2.4 不同Gensini 評分心肌梗死病人Hcy、hs-CRP、CysC、LP-PLA2水平比較 心肌梗死組Gensini 評分為0分~20分43例(43.0%),21分~50分20例(20.0%),51分~80分23例(23.0%),81分~100分14例(14.0%)。心肌梗死組中Gensini 評分0分~20分、21分~50分、51分~80分、81分~100分病人Hcy、hs-CRP、LP-PLA2水平均逐漸提升(P<0.05),但CysC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不同Gensini 評分心肌梗死病人Hcy、hs-CRP、CysC、LP-PLA2水平比較(±s)
2.5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間心力衰竭發(fā)生的相關因素包括糖尿病史、白細胞計數(shù)、hs-CRP、LP-PLA2(P<0.05)。詳見表5。
表5 心肌梗死病人發(fā)生心力衰竭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脂質沉積、炎癥反應均在心肌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5]。近年來,相關研究表明,心血管事件受到一些炎癥指標的影響,這些炎癥指標水平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和進程[6-10]。Hcy屬于一種多功能損傷因子,在細胞內的生成主體為蛋氨酸脫甲基,參與血管損傷及血管慢性炎癥,如動脈粥樣硬化等,是心肌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同時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隨著心血管疾病病變程度的加重而提高,隨著心血管疾病病變程度的減輕而降低,二者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11-12]。LP-PLA2屬于一種絲氨酸酯酶,歸屬于超家族GVⅡ,組成成分為441個氨基酸殘基,能夠對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進行催化,促進溶血磷脂酰膽堿及氧化性游離脂肪酸的形成,導致細胞凋亡及炎癥反應,造成粥樣斑塊破裂,進而促進急性冠狀動脈事件的發(fā)生,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過程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3-14]。LP-PLA2、Hcy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過程,對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義[15]。本研究結果表明,心肌梗死組白細胞計數(shù)、Hcy、hs-CRP、CysC、LP-PLA2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心肌梗死組中伴有心力衰竭病人Hcy、hs-CRP、CysC、LP-PLA2水平均顯著高于不伴有心力衰竭病人(P<0.05);0分~20分、21分~50分、51分~80分、81分~100分病人Hcy、hs-CRP、LP-PLA2水平均逐漸提升(P<0.05);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間心力衰竭發(fā)生的相關因素包括糖尿病史、白細胞計數(shù)、hs-CRP、LP-PLA2(P<0.05),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總之,LP-PLA2、Hcy是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間心力衰竭發(fā)生的相關因素,且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