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霞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小學的教學模式產(chǎn)生了較大的變化。在小學的教學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之一的詞句理解,學生對詞句的理解決定著是否能夠理解文章,因此詞句理解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詞句理解;深化
小學語文是基礎(chǔ)科目,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緊抓重點。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富有深厚的寓意,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寓意,必須要從重點的詞句入手,這是提升學生閱讀水平的重要方式。
一、抓住文章首句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關(guān)系,在接觸課文時通常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對于課文的理解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尤其對于課文中一些詞句,學生之間的理解差異會比較明顯,對于這樣的文章,首句或者首段可能是文章的切入點,其能夠引導下文,也可能概括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如果課文是敘事類的文章,首句則會交代發(fā)生的時間或者人物,幫助學生理解。如在學習《狼和小羊》時,首句“狼來到小溪邊,看見小羊在那兒喝水”點明了故事發(fā)展的起因,推動了后面故事的發(fā)展。通過這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抓住課文中心想要表達的思想。
二、聯(lián)系實際生活
小學生的想象力比較豐富,教師應該緊緊把握學生的這一特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課文,感受詞句的魅力所在,這樣才能夠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情景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作者寫作過程中的心思。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分析和理解,能夠?qū)φn文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有較為深入的分析。但是,課堂教學不能夠與實際生活相脫節(jié),語文教學中學生理解課文的寓意是學習的基本要求,還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在學習《九寨溝》一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來播放九寨溝的美景,讓學生們能夠深刻感受到九寨溝的自然風光,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把握文章思想
小學教材中的課文都比較好理解,并且課文的篇幅一般不會過長,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來把握文章的思想。一些詞句在文章中常常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學生能夠掌握這些中心詞句,就能夠?qū)ξ恼碌闹行拿}絡進行良好把握,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如在《第八次》中,文中“可是,一連打了七次仗,蘇格蘭軍隊都失敗了,布魯斯王子也受了傷”,這句話能夠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前文講述的是布魯斯王子抵抗外國侵略軍遭遇了七次失敗,后文則是受到蜘蛛結(jié)網(wǎng)的鼓勵決定進行第八次抵抗最終獲取了成功。通過這些語句,能夠讓學生快速對課文進行分析,更容易理解文章。另外,對于課文中一些特殊的語句也要進行重點講解,如總結(jié)句、過渡句等,這些句子在文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這些句子進行分析,才能夠讓學生更快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結(jié)合文章背景
一篇文章,有特定的社會背景,了解文章的社會背景,也有助于對文章進行理解。如教學《虎門銷煙》中,教師要詳細說明背景,“煙”指的是“鴉片”,外國侵略者為了賺取中國的白銀,將大量的鴉片運到中國,人們抽吸鴉片導致精神萎靡,因此,林則徐才進行了虎門銷煙。經(jīng)過背景的描述,學生們才能夠理解文章中鴉片銷毀后,老百姓“激動得跳哇、叫哇”,也能夠理解文章結(jié)尾中“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的深刻含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詞句的理解比較重要,也比較關(guān)鍵。這是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課文比較簡短,詞句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握重點詞句、聯(lián)系實際并結(jié)合背景,通過這些有效的方式來正確地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開闊學生眼界,同時,也有助于其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堯瓊.優(yōu)化小學語文字詞句教學的措施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6(2).
[2]李海思.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理解課文字詞句能力的幾點做法[J].中外交流,20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