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冰
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詩,很多人在小學(xué)階段就背誦過。詩歌所寫的是游子思念家人,向故鄉(xiāng)人詢問家事的情形。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xiāng)來的,一定了解家鄉(xiāng)的人情世態(tài)。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刻著花紋的窗子前,那一株臘梅花開放了沒有?”
一個人對于家鄉(xiāng)的思念絕對不是空泛的,而是具體的、形象的。那些和自己過去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人、事、物都在思鄉(xiāng)者的腦海中縈繞,那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一幅幅具體的畫面。故鄉(xiāng)有太多的事物讓人掛念?!熬怨枢l(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這句話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所說的,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你是那個來自故鄉(xiāng)的“君”,游子會問你什么呢?
“故鄉(xiāng)事”實在是一個大概念,親朋故舊、山川景物、人事變遷無不包含其中。但詩人王維借游子之口,偏偏只問一件小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這最平常、最微小的事物,寄托著游子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念和眷戀。清代顧樂評價說:“以微物懸念,傳出件件關(guān)心,思家之切?!笨芍^抓住了關(guān)鍵,點到了妙處,正是這以小見大的寫法打動了讀者。
這首詩確實很妙。但我們大多數(shù)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三。其實,王維的《雜詩》不是這一首詩,而是一組詩,這首“君自故鄉(xiāng)來”是這組詩的第二首。
我們來看看這組詩中的第一首詩: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詩人顯然是在寫一個婦人對丈夫的思念,盼望著他能夠有書信傳來。 “家住在孟津河旁,家門與孟津渡口相對。渡口邊常有來自江南的小船,不知是否有丈夫從江南寄回的書信呢?”
這首詩和我們熟悉的溫庭筠的《望江南》有頗多相似之處: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兩首詩詞都塑造了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相對而言,后者可能更打動人心。江水、遠帆、斜陽和獨倚江樓的思婦,經(jīng)歷了從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腸斷”的感情變化,“斜暉脈脈水悠悠”這一結(jié)尾讓人感覺言有盡而意無窮。
或許溫庭筠在作這首詞的時候,也受到過王維《雜詩》的啟發(fā)吧。摹寫了同樣的場景,但又能超越其上。
不過,回過頭來,我們把《雜詩》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合在一起去讀,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多趣味了。原來,詩里面不但有游子,還有思婦。兩首詩是兩個不同的角度,第一首詩寫思婦對游子的思念,而第二首則寫的是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夫婦別后的相思之情就躍然紙上了。
你可能會說,第二首只是寫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沒有寫他對妻子的思念哪。別急,讓我們看這一組詩的第三首詩:
已見寒梅發(fā),復(fù)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看見梅花已經(jīng)開了,又聽見鳥兒的啼叫聲。一顆充滿憂愁的心看著春草生長,愈來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連到階前,禁不住惶恐起來了。”
“已見寒梅發(fā)”一句是對上一首詢問“寒梅著花未”的呼應(yīng)。顯然,這是女子在給丈夫的回信中的話。那“寒梅”是男女主人公愛情的見證吧,或者包含了他們生活中不為外人所知的故事。
女主人公不但“已見寒梅發(fā)”,而且更聽到了春鳥的啼叫聲,看著就要蔓上臺階的春草,時間不斷流逝,但遲遲沒有見到思念的人回來,內(nèi)心越來越惶恐不安。這短短的話語中飽含了女主人公的失望。
這樣的詩句讓我想到李白《春思》中的句子:“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闭煞蚺瓮鴼w來,正應(yīng)該是高興的事,為什么會“斷腸”呢?因為她的這種思念太久太深,種種的委屈一時涌上心頭。這種看似有違常理的情緒,恰恰表現(xiàn)出女子對丈夫的思之深、愛之切。
同樣,在王維的這首《雜詩》中,鳥鳴、春草都變作主人公情感的對立物。女主人公是以一顆充滿憂愁的心“視春草”,她看到愈來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連到階前,禁不住惶恐起來。這種深深的怨情何嘗不飽含著她對丈夫的思之深、愛之切呢?
我們從整體上看這一組詩,雖然王維是在寫常見的男女相思之情,但他不斷轉(zhuǎn)換寫作視角,先從居家的思婦的視角出發(fā)寫她對漂泊在外的丈夫的思念,然后再從游子的視角出發(fā),寫他對家鄉(xiāng)、對親人、對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寫妻子給丈夫?qū)懶?,把這種纏綿深切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通過不斷變化寫作視角,作者完成了對普通寫作題材的獨特描述,讓讀者耳目一新。
同學(xué)們也可以細細琢磨一下這種轉(zhuǎn)換寫作視角的方法。在寫作時,不僅僅是以第一人稱來寫故事,還可以用第三人稱寫,甚至可以用第二人稱寫。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選擇不同的視角,看到的也頗為不同,正所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推薦同學(xué)們讀一讀現(xiàn)代詩人舒婷的散文《我兒子一家》,看看舒婷是如何通過變換不同的寫作視角,把一件件家庭瑣事寫得妙趣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