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儀
下雨了,越下越大。
雨一定羨慕陽光,于是便學(xué)著它的樣子傾瀉而下,撲在青石板路上,撲在一片屋檐上,撲在行人的傘上,濺起一滴滴晶瑩的淚。雨沿著樹葉的紋路凝成一股,接著又蜿蜒曲折流淌下來。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是蘇軾在雨巾品出的樂觀豁達;“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是蔣捷一生聽雨的慨嘆;“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是李煜亡國后的悲戚。他們在雨中聽見了自己的浮生,我也撐著傘,走在錦城的青石板路上,傾聽……
成都的雨綿綿不絕,無止無休,它以君臨天下的姿態(tài),如千軍萬馬般奔騰著鉆進土壤、鉆進枝丫、鉆進匆匆行人的衣角??粗鴿M地的落紅,看著來不及歸巢的孤鳥,看著雨中凌亂搖擺的銀杏,我的心似乎也被雨淋得濕透了。人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愁緒,古人稱它為“閑愁”,我也染上了這悲天憫人的情懷,不禁想:難道人生像這花鳥一樣,再美好也會遇上無情的雨嗎?越想,便越悲傷。似乎天地間只剩下綿延千里的雨和雨中黯然傷神的人了。
雨后,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泥土和青草的味道,嗅著嗅著便讓人怎么都愁不起來。園中雖是綠肥紅瘦,但花瓣上凝著的水珠正閃閃發(fā)光,風(fēng)吹過時,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嬉笑。鳥奮力地抖了抖身子,把水珠抖落了一地,在暖洋洋的陽光下把翅膀晾干。銀杏樹上的暗淡都被洗盡了,像是被陽光鍍了一層銀
聽雨,亦聽雨中浮生。相信越過山重水復(fù),迎來的終是柳暗花明。
教師點評
我們總說少年“未賦新詞強說愁”,“閑”太懶,“愁”太空。殊不知,在喧囂浮躁的現(xiàn)代社會,有時候,一縷筆尖的“閑”,正是對平淡生活的冷靜思索。一絲釀就的“愁”,恰是對純凈美好的默默堅守。
(張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