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重
摘 要: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和生產水平的提高,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在生活中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在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中智能技術的使用也越來越成熟,解決了很多現實問題,本文基于對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的智能技術的運用現狀的概述,簡單分析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的智能技術的特點及其優(yōu)勢,結合實際生活中電子工程自動化智能技術的實際運用,對未來我國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的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
引言:20世紀70年代,人工智能,基因工程以及納米科學,此三者被譽為世界三大尖端技術。在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智能技術也通常是人工智能技術,將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相結合,是科學研究過程中一項十分重大的突破,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志,走在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的最前沿。該技術由于具有方便、快捷、操作性強的優(yōu)勢,被廣泛地運用于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比如說:自動程序的設置、自然語言的生成、各項系統(tǒng)的設計、識別模擬等等,極大地減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運行的生產效率,確保了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同時更高效率地滿足了人們的多方面需求。
1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的簡要概述
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是人工智能技術,涵蓋知識面廣,涉及類別多,包括自動證明定理、研究設計機器人、景物分析、制定專家系統(tǒng)等領域,結合人工一體化的設計思想,通過對如人工系統(tǒng)的操作,將“智能”覆蓋至“思維”、“意識”和“自我”之中,發(fā)揮電子功能自動化控制的最大優(yōu)勢,滲透到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電子工程的工作量大,危險系數高,要運用智能技術前期時所花費的資源成本時很高的,但以長遠的目光來看,極大地減少了人力資源的耗費,簡化了工作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的應用現狀
雖然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的運用能夠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國內對該技術的運用也越來越普遍,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對智能技術的應用存在很多明顯的不足,與國外發(fā)達國家的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的運用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1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應用存在一定局限性
智能技術的運用范圍是廣泛的,在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上的運用也是各不相同的,但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我國的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的運用還是不夠成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電氣工程中,自動化控制的應用主要在故障的檢測與診斷中以及對某些電氣產品的改造和對保護盒的控制上,然而,由于現階段技術的不夠成熟,該項技術在應用時,對于一些偶然的突發(fā)狀況,該項技術在運行時可能不能做到精確地檢測出來,這就導致技術人員不能及時對系統(tǒng)進行維護。除此之外,因為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的研發(fā),過于經驗化,使得在診斷和檢測時,會出現檢測失靈的情況,進而阻礙了產品生產線的優(yōu)化。與此相對,該項技術的操作,需要創(chuàng)新和打破常規(guī)思想的支撐,而經驗化操作就可以看出智能技術在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運用上的局限性。再者,現階段的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太過于“死板”,只注重于程序化的操作,系統(tǒng)還不能靈活自主地處理工作問題,只能當做輔助生產工具。
2.2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缺乏足夠的創(chuàng)新思維
技術的創(chuàng)新是推動各行各業(yè)發(fā)展的前提要求,但就我國現階段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領域,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還太過于簡單和表面化。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確給生產過程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取得了可觀的成果,我國現階段由于對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側重于引進而不是創(chuàng)造,就長遠的發(fā)展來看,在應用的時候在很大程度上很難進行產品優(yōu)化,因為這畢竟是照搬國外的優(yōu)秀技術或甚至是淘汰的技術,沒有深入研究技術本身,也沒有完全考慮本國自己生產過程中各方面的不同,再加上人員技術、物資供給以及財力支持各因素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我國某些領域運用的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就顯得不夠高水平。 由此可見,我國現階段在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能力,深入研究相關知識。
3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的特點和優(yōu)勢
3.1 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在操作過程中,需要足夠的細心和耐心,使系統(tǒng)良好運轉,才能保證產品質量達到要求。智能技術的運用,有效地發(fā)揮了計算機技術對產品生產、產品優(yōu)化的輔助功能,簡化了操作程序,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員的使用,而在原始的生產過程中,產品的設計、生產、優(yōu)化都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工成本以及時間成本,不利于企業(yè)或者單位的長遠發(fā)展。所以,經過技術的專研和探索,更完善的智能技術的引進,將復雜耗時的人工工作轉化為計算機設計系統(tǒng)中的模板和程序,對數據有更精準的判斷,確保了產品的質量,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改變了低水平低效率的生產方式,使得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3.2確保了數據信息的準確性
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快速收集保存信息,并且將復雜大量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傳入計算機中。由于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tǒng),能夠對海量相似同質數據進行統(tǒng)一管理分析,具有操作上的便捷性,相比于人工的計算、歸類、整理、分析,數據處理系統(tǒng)在速度上具有明顯的壓倒性優(yōu)勢。數據處理系統(tǒng)在計算過程中與人工計算過程相似,存貯器就像是人工操作中的筆記本,將需要的數據都儲存在這里,方便調取和使用;觸發(fā)器就像是人工操作中的算珠,作為執(zhí)行要進行運算指令的工具;寄存器就像是人工操作中的運算法則,將從“筆記本”中提取出來的數據進行相應的操作的工具儲存箱;加法器就是把具體的操作,最后將匯總的數據再放回存貯器中;諸如此類。就因為數據處理系統(tǒng)的操作和人工經驗總結出的算法相似,在時間上和精確度上又遠遠高于人工操作,所以,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原理上可行,操作上精密,確保了數據信息的準確性。
3.3保證了電子工程自動化生產的穩(wěn)定性
生產產品的質量,是電子工程運行的基本要求,為了達到該目的,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需要不斷精進。在過去的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中,還是沒能做到完全的智能化,仍需要大量的人力去運作,所以在操作過程中,存在一些偶發(fā)性失誤是不可避免的,進而會影響到產品生產過程的穩(wěn)定性。所以智能技術的引進能極大地減小這一失誤的發(fā)生率,由于程序的穩(wěn)定性,產品生產過程中受到外界干擾的影響相對減少,在智能化的加入下,各環(huán)節(jié)各方面的精準度大大提升。
4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的實際應用
產品設計的優(yōu)化:電子產品的設計十分難處理,并且要運用許多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電子產品的設計不僅要求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還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有很高的要求。由于過去的生產過程中,電子產品的設計是相關人員經驗所得,不具有特殊性,不能和不同的情況進行很好的融合,缺乏適應性。智能技術的引用,在傳統(tǒng)的原理上進行了深究和改造,進行大量的數據分析,將同質數據處理分模塊進行歸類分析,并以此為依據進行產品優(yōu)化設計。
結語
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的運用在我國現階段的發(fā)展雖然不是十分的理想,但已取得不錯的效果,在未來科技發(fā)展的進程中,隨著該項技能的深入研究,該項技術的前景依然是可觀的。
參考文獻:
[1]任少蕓.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智能技術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4):148-149.
[2]魏茜茜.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智能技術探究[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6(01):143.
[3]張弢.淺談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智能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8):11-13.
[4]翟磊.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智能技術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16(06):49.
[5]肖成.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智能技術[J].計算機與網絡,2016,42(2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