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菊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使得以往的教學模式漸漸不再適應當今的教學要求。如何有效地變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是現(xiàn)在廣大語文教師所共同關心的問題。就激活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進行闡述,以期能給廣大教師帶來參考和和啟示。
【關鍵詞】初中語文 激活 策略
一、教師是激活課堂教學的基礎
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個人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課堂的活躍程度。因此,要想激活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從以下幾點去考慮:
1.轉變傳統(tǒng)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總是占據(jù)著主體地位,于是整堂課幾乎都變成了教師的“個人演講”,學生長期以來,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所以,為了適應當前的教學形勢,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觀念,將自己視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啟發(fā)者,要切實落實“把課堂還給學生”這一概念,鼓勵學生在課上積極探索、積極發(fā)言。除此之外,還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互幫互助、取長補短、增長見聞、深化友誼,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結合學生實際,深度挖掘教材。教材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但絕對不該是唯一的依據(jù)。如果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總是照本宣科地依照教材內容來進行,將會極大地降低語文課堂的趣味性。結合學生實際,深度挖掘教材,就是要以教材里的內容為基礎,對其進行合理的延伸。比如,在學習《童年絮味》這篇課文前,教師不妨先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讓學生舉手講述一下自己童年的趣事,或者描繪一下自己小時候最喜歡玩兒的玩具等等。采用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非常容易地在課文中找到共鳴,進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教師所教授的內容。
3.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興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視情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利用情境教學法,即:上課過程中,教師通過設置情景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教材里所描述的情景之中,又或者通過不同情景的比較來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像是在學習《武松打虎》這篇文章前,教師不妨利用網絡多媒體讓學生在線觀看《武松打虎》的視頻版,借此在學生腦中勾畫出一個相對真實的畫面,這對學生理解武松的個性特點非常有利。除此之外,為學生播放視頻版的《武松打虎》相當于直接將課文內容在學生腦中預演了一遍。因此,當教師之后開展課文教學的時候,學生早已對文章的脈絡走向有了十分充分的認知,這不僅有助于課程的快速推進,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激活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學生積極性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效率。換句話說,要想激發(fā)初中語文教學課堂,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全面理解教學內容以及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以往的教學理念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學習的能力。但是,隨著我國教育的發(fā)展,這種理念已經漸漸和當今的社會需求相脫節(jié)。在當今時代,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是評判一個人才的基本條件。所以,為了學生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迫在眉睫。而就新課改之后的教學形勢來看,變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很有必要。像是轉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比如,在學《貓的天堂》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之前學過的《蜘蛛》和《辛勞的螞蟻》進行比較探究,讓學生分析出這幾篇文章在寫法上的特點,進而達到增強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目的。
2.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充分發(fā)揮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讓學生學習語文并不只是為了應試。換句話說,學生除了要掌握教材上的知識之外,還應該能活學活用,實現(xiàn)語文在生活中的遷移應用,以充分體現(xiàn)語文這門科目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學習生活當中,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語文實踐活動,像是讓學生利用語文中所學的知識進行黑板報設計,又或者教師組織文筆好的學生多參加作文比賽,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傊?,在新課改以后,教師決不能把視野局限在課堂內,而應該打開語文課堂的“大門”,讓學生從課堂里走出來。借此來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語文上的各種天賦。
總而言之,要想激活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就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以學生為主體,靈活運用各種有效且貼合自身教學現(xiàn)狀的新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要時刻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要讓學生在學好語文的同時,還能用好語文,借此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斯芹.如何激活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力[J].新課程,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