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蓉
摘要:對于初中生來講,他們也追求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初中正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如果不注重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還有可能會走上歧途。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這個人生發(fā)展的非常關鍵的時期,找到正確的發(fā)展道路,以良好的健康的心態(tài)走向今后的美好生活。學校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讓專業(yè)的心理輔導老師給學生定期進行心理輔導,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了心理上的問題,首先要先找到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再對癥下藥,爭取能夠根治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走出心理誤區(qū)。
關鍵詞:正確引導學生;掌握正確方法
初中生在青春期面臨著從兒童向青少年過渡的轉折,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可能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雙重的巨大變化,也會有很多的心理上的矛盾。心理輔導就是為了幫助青少年解決這些他們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管理自我,并且充分的認識到自我的價值。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從封閉式環(huán)境到開放式環(huán)境的完美過渡。
一、心理輔導形式
(一)個體輔導
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內(nèi)向,自己心里的話不好意思當著太多人的面說出來,遇到事情無法排解自己心中的困擾,一直憋在心里無法傾訴,時間一長,就產(chǎn)生了心理障礙。如果教師能夠給予學生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就能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diào)整自我,排除內(nèi)心的困擾,使學生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健康的發(fā)展。
(二)開設公共輔導課程
在初中學校的教育中,大多數(shù)都會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這種課程在小學教育中很少見,所以初中生上課時可能會覺得有些不習慣,無法在課堂上敞開心扉。所以初中心理教師更應該在課堂活動中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學方案。針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水平和身心發(fā)展特點,講授有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有效的控制和校正自己的行為。幫助學生在自己今后要面臨的困難中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和自信心。
(三)團體輔導
在心理教育教學中,團隊輔導也占據(jù)著很重要的地位。在這種輔導形勢下,學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發(fā)揮團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親身參與,親自體會。通過自己的切實感受,相互間交流學習,總結經(jīng)驗,彼此交談心中的難題。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還能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班級的凝聚力,更有助于班級和諧。
(四)開設心理熱線,愛心郵箱,建立心理網(wǎng)站
如果學生在以上的幾點建議方法中仍然不愿吐露心聲,這時就需要學校在信息技術上的支持。學??梢蚤_設一個心理咨詢熱線,讓學生可以在匿名的前提下吐露自己的心聲,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心事會被別人知道。學校也可以通過建立愛心郵箱,心理網(wǎng)站等方式讓學生傾訴自己的煩惱。學生可以通過發(fā)郵件,網(wǎng)站留言等方式,然后學校教師、郵箱、網(wǎng)站的管理員看到留言及時回復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小問題。
二、心理輔導方法
(一)做一個很好的聆聽者
聆聽,就是用心傾聽對方的訴說。在聆聽的過程中,要做到“耳聞目睹”,即耳朵聽眼睛看,這里的看不只是看著傾訴者的眼睛,更主要的是察言觀色,觀察傾訴者的一舉一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一個聆聽者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主要來聽學生說,而不是自己說。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要作出適當?shù)幕貞?,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非常想幫學生解決問題的,讓學生有更大的勇氣繼續(xù)說下去。讓學生說出自己心理上的難題,才能幫助學生恢復心理健康。
(二)轉移注意力,讓學生適當放松
這個年齡的學生遇到事情都不容易放下,芝麻大的小事都可以糾結很久。學生遇到了心理難題,在學生傾訴過后,教師應該找一些可以讓學生轉移注意力的事情讓學生去做。在心理學的研究中,心理咨詢師經(jīng)常會讓受訪者做一些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所以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來做做游戲,做做運動,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游戲和運動上,就可以暫時放下心中的糾結。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適當培養(yǎng)學生轉移注意力的能力。教師也可以對學生使用一種“放松療法”,俗稱“催眠術”,就是在別人給定一些心理暗示是全身上下從頭到腳逐漸放松的方法。這個方法對治療因為緊張而引起的焦慮恐慌十分有效。更有助于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糾結之事。
(三)鼓勵才是變得更好的動力
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鼓勵。當有學生進行心理咨詢時,有一大部分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都是因為自己不夠自信,所以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性格特長和生活進行一定的了解從而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要對學生做出肯定,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學生心中的矛盾和困惑,讓學生處在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之中,保持心態(tài)平和穩(wěn)定,做事沉穩(wěn)不亂,思維活躍有序,舉止文雅大方的態(tài)度,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教師任重而道遠,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未來學習和生活的一大良好基礎,只有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才有可能實現(xiàn)這一偉大目標。希望每個學生都能以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來迎接未來的生活。
參考文獻:
[1]徐胡燕《中學校長對心理學教師的角色期望》學術期刊《文教資料》2007年18期
[2]余文正《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談》學術期刊《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3期
[3]王麗霞《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學術期刊《新課標學習(基礎教育)》2010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