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英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標的深入,我國的很多學校都比較重視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尤其是小學語文的教學。我國的教育最終的目標并不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增長文化知識,而是通過對知識的學習促進學生的成長。小學生的主要特點就是對社會的認知比較淺,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學生生長正是幫助小學生認識世界、感受世界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文首先對當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對學生成長的影響進行分析,然后對學生成長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進行了說明,最后就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服務于學生成長做了重點闡述。希望能夠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育教學 學生成長 影響
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課堂和學生與教師一起形成了教育的整體。小學生的思維比較簡單,教師的行為是對小學生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因素,因此,教師必須要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學生成長問題進行重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對課堂教學不斷的創(chuàng)新,為學生的成長做出服務,同時,教師還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更多的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得到成長。
一、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對學生成長的影響
小學語文的教學是促進學生積累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提升學生成長的重要方法,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同時也是對于我國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首先,通過對小學語文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由于語文教學中涉及的范圍非常廣,學習的內(nèi)容也比較多,通過對語文的學習不僅可以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掌握更多的地理信息還能夠體驗我國大自然的包羅萬象以及語言的魅力。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想象力,使小學生得到了成長。其次,語文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學生能夠感受到很多種不同的情感,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接觸的社會面比較窄,沒有什么豐富的情感體驗,通過語文學習能夠隨著作者的悲傷而悲傷,隨著作者的喜悅而喜悅,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最后,小學語文的教學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品味,也可以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效的幫助小學生實現(xiàn)了成長。
二、學生成長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
(一)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
對于小學生而言,很多的小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都是活潑好動,對很多的事物都比較新奇,對于知識的學習往往都是依靠教師的傳授和家長的講解,因此,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積極的進行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由于小學生性格的特殊性,對于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在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時,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剛開始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小學生沒有經(jīng)驗,經(jīng)常存在失誤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教師積極的進行引導,讓學生慢慢的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其次,對于一些低年級的小學生要以興趣進行激勵,很多的小學生認為學習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事情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使其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更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
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學習的過程比學習的結(jié)果要重要的多,不能之注重學習成績和忽略學習的過程。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情感和思維方式,對于小學生的語文教育教學要以學生的成長和思維能力的提升為主,不能僅僅是為了增加學生的知識和提高成績。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小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的具有價值,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在進行日常的課堂教學時,要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積極的發(fā)言,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對課堂的展示,比如說:在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之后,將自己掌握的資料和知識進行整理,通過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相應的討論,讓學生都能夠展示自己的資料,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在進行小組討論時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增加,也是對組織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后,要讓學生自己反思學習的過程,讓學生總結(jié)出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適當?shù)倪M行自我評價,使學生在反思中得到知識的提升和自身的成長。
三、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服務于學生成長
(一)改變教學和學習態(tài)度觀念
要想徹底的改變教學的模式和學習的態(tài)度就必須要從四個方面入手:學校方面、教師方面、家長方面以及學生自身。而具體的方式可以是:第一,學習的角度。學校必須要服從新課改的規(guī)定,積極的開展教學課程的改革,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的安排,同時,鼓勵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完善,學校還要定期的對教師進行培訓,積極的引進更多的教學模式,增加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的配置,給學生的學習營造更好的環(huán)境。第二,教師的角度。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很多學生的榜樣,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樹立好形象,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引導和成長引導。教師在進行課程的教學時,要摒棄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原則,積極進行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課堂上為學生設置科學的情境,與實際的生活有效的結(jié)合。另外,教師還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與學生成為朋友,不斷的總結(jié)教學過程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設置一定的教學評價體系,確保教學方法的有效性。第三,家長的角度。家長在小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家長往往認為孩子只有在學校中才能學到知識,但是,通過對小學生實際成長情況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家時,與父母在一起學到的知識占據(jù)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家長必須要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重視起來,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好學生的第二個老師,讓教師在學校講授的內(nèi)容在家庭中得到鞏固。第四,學生的角度。小學生要充分的認識到自身學習的主導地位,很多時候,學習是給自己學習,并不是出于教師和家長的逼迫,因此,對于學生而言,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了解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積極的進行自主學習。
(二)實現(xiàn)讀寫結(jié)合
小學語文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語言,增加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文字運用能力。在進行實際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讓學生多閱讀為重要的原則,在閱讀的過程中增加寫和說的能力,對語文學習的最終目標進行有效的引導。通過大量的閱讀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語感,讓學生更好的實現(xiàn)讀與寫的結(jié)合,還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作文的寫作能力,為學生樹立作文寫作的信心,實現(xiàn)學生的語文學習全面發(fā)展。首先,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閱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章,讓學生產(chǎn)生對閱讀的興趣,閱讀教學是所有語文教學的基礎,因此,教師要把對語文閱讀的教學放在首位。其次,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學會寫作。引導學生在進行寫作時要盡量的做到“我筆寫我心”,寫作時抒發(fā)真正的情感。寫作的練習要從小開始,讓學生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對于一些空話要堅決的杜絕,另外,寫作時可以讓學生添加一些經(jīng)典的故事、名人名言或者是歇后語等。
(三)尋找合適案例
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尋找課本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知識,從這些知識點入手,對生活中的案例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在選擇生活中的案例時,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只有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的案例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進行課堂講解時,學生才能夠根據(jù)教師發(fā)掘的案例而學習到生活的知識,才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成長。語文是我國教育的精華,不僅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關鍵,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也是重要的基礎。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提高了語文的學習效率也為其他的學科打下了基礎。因此,在當前的新課標引領下,教師要努力的抓住機會,創(chuàng)新學習的方式方法,不斷的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結(jié)語
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對學生成長影響比較大,同時也是促進學生成長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作用不僅僅是對知識的傳播更是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的體現(xiàn),是學生對社會進行感知的重要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考,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四個方面入手,改變以往的教育教學模式,并且積極的尋找語文教學中與現(xiàn)實比較貼近的案例,讓學生產(chǎn)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畢勝航.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生觀及其轉(zhuǎn)變研究[D].西南大學,2014.
[2]沙水花.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有效性探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
[3]丁白龍.延吉市北山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情況調(diào)查與分析[D].延邊大學,2015.
[4]賈寧.小學語文專家型教師與新手型教師教學言語比較的個案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
[5]辛穎.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曹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