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讓國人接受適合自己的通識教育和個性化教育。二、要過語言關,特別是母語關。三、要始終在廣博的知識海洋里做學生,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里當研究員。四、要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五、要重視審美情趣培養(yǎng)。六、要養(yǎng)成歌唱和打太極的好習慣。七、要發(fā)展好理性思維和直觀形象思維。
關鍵詞:創(chuàng)新型人才 素質教育 語言關 廣種田深挖井 人生觀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教育事業(yè)從量到質都有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中青年兩代人普遍具有較高水平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可以說四十年來國人文化素質有了較大提高,更有甚至不少國人已成為文化人了。目前我國綜合國力已經強大,但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實現中國夢還有段距離,或者說國力還有短板。我國創(chuàng)新型人才沒有明顯優(yōu)勢,我國還稱不上創(chuàng)新型國家。只有有了優(yōu)勢顯著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支撐的創(chuàng)新型國家才有發(fā)展后勁,我國只有邁上這個坎才能越來越強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成為現實。目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是國人的一大課題。一個人怎樣才能成長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呢?我想勇敢的站出來說說自己的認識。限于自己的水平我在這里只能拋磚引玉。
一、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讓國人接受適合自己的通識教育和個性化教育。雖然素質教育已多次寫入黨和政府報告,但因不正確的就業(yè)觀、人才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不合理不科學的高考評價制度等因素制約,素質教育還在路上,操作起來還有很多難處,能落實的方面可以落實到實處,難以落實的方面普遍擱置。目前國內中小學教育仍然還以應試教育模式呈現,素質教育的成分只占很小比例。像衡水中學等學校仍然還是赤裸裸軍事化管理的應試教育。雖然我們不能完全否定應試教育,它有些有利的方面,但它是片面教育,是無個性化缺少興趣的教育,是無序競爭傷害身心的疲勞教育,這種應試教育既不能將人的潛能最大化又缺少人性化,已無法適應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才是必由之路。從哲學角度講,操作性強且有利于推行素質教育的方案是存在的。應試教育的癥結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不正確的人才觀、人生觀、價值觀導致不正確的就業(yè)觀。二是唯分數論的高考制度和高考評價制度。目前就業(yè)以學歷為條件以待遇為目標,荒唐至極。讀大學的基礎并不是窮無止境,應試教育讓學生白天黑夜加班加點無休止訓練實在沒有必要,八十年代初的大學生基礎都一般后來學業(yè)不都不錯嗎。如果高考基礎題框死在某個范圍內某種難度上,譬如說在教材內命題,能力題不給考綱讓師生無法準備,師生還會那么緊張嗎?這樣讓學生花費一部分時間接受通識教育(打必要的基礎),其余時間讓學生據興趣自由發(fā)展不就行了嗎。
二、要過語言關,特別是母語關。不過語言關腦中沒有字詞句章及其意義就缺少思考的起點。心理學上講,語言是思維的基礎而聯(lián)想是思維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思維的開展是以語言為前提的。不過語言關就談不上閱讀學習和快速進步。不過母語關就不能將自己的思維根植入豐富成熟的傳統(tǒng)文化中,思維就會缺少營養(yǎng)和后勁。
三、要始終在廣博的知識海洋里做學生,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里當研究員。要廣學而精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興趣領域。淵博的知識積累有多方面的積極性。它不僅可以提高生活、工作、學習的能力;由于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具有淵博的知識方可使我們整體把握事物的特性及其運動變化發(fā)展;由于事物的普遍性寓于在事物的特殊性之中,淵博的知識有利于我們抽象出事物的本質規(guī)律;由于認識事物離不開區(qū)分辨別它的特殊性,淵博的知識有利于我們把握每個事物的特殊性;又由于思維具有遷移能力,淵博的知識讓我們由此又可以知彼。在自己的興趣領域做研究便有了老師的管理和指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自己便是自己的老師了嘛。在自己興趣領域做研究實為揚長避短,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搞研究不要急于求成,而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廣種田深挖井,靠厚積薄發(fā)自然溢出出成果。厚積薄發(fā)是個不可抗拒的規(guī)律,僥幸心理要不得。養(yǎng)花的人都知道在花季花根聚集足夠營養(yǎng)后就會自然開上幾朵花。搞研究也應遵循這個規(guī)律。
四、要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平時要主動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國學也要多讀,爭取做一名脫離低級趣味的有理想的有志氣的有抱負的有境界的人。國學不僅有文學功能而且篇篇有育人功能,可以說國學偏重的是育人,它有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內化于心的作用,使人內圣而外王,哪怕只內圣也行,它遵循管人先管心的育人理念。如果整天想著柴米油鹽之事那也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如果天天在興趣領域不懈奮斗那定會不斷進步。要學會生活。要以人為本,人性放在首位。人不能為了研究而研究,人是個多面體,我們在調動主動、勤奮、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積極性的同時不忘我們對輕松、自由、健康等的向往。我們要對所有世故看得開放得下,使身心不為世間瑣事所累,要順其自然隨遇而安。要過金錢觀、幸福觀和生死觀,要以“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為人生座右銘。始終以平和心態(tài)對待萬事萬物。要以佛為心以儒為表以道為骨,弘揚真善美。要以人的身份去正確認識世界,要實事求是不脫離實際,要信念堅定不虛無迷惑。一句話,要敢于為遠大目標而活,要敢于活在當下,要敢于為他人而活,要敢于為自己而活。值得強調的是:學術自由和自由思想是創(chuàng)新活動不可忽視的文風,靠計劃和逼迫出成果不現實。
五、要重視審美情趣培養(yǎng)。畫畫、書法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它也能培養(yǎng)人們一種向善思維品質,這種思維品質實際上就是創(chuàng)新意識或創(chuàng)新能力,不可小視。當然畫畫、書法還有修身養(yǎng)性等其他功效,這里不再多說。動腦多看范本和動手多模多練不失為提高審美能力的好方法。
六、要養(yǎng)成歌唱和打太極的好習慣。唱歌或打太極拳使人身體輕松心情愉悅,亦即體力恢復情緒高漲,那智力同時也會得到增強,這樣心態(tài)就平和了,精力就充沛了,工作起來就起勁了。這里我想說說先唱歌一小時爾后打太極拳的功效(先打42式一遍,稍稍休息再打24式一遍,不忙不累時每天堅持一次)。唱歌和太極拳都屬于氣功之列,都有緩解疲勞、疏通經絡、解除勞疾之功效,對治療頸椎病等勞疾功效十分明顯,對緩解疲勞立竿見影。當然其他音樂形式和運動也是理想的生活方式。
七、要發(fā)展好理性思維和直觀形象思維。發(fā)展好理性思維和直觀形象思維的必要性不需多說,我想說說如何培養(yǎng)這兩種思維能力。我認為多給自己開些數學課程就是一條成功之路。譬如說,多看圖多畫圖多用圖就可以培養(yǎng)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多計算多推理就可以培養(yǎng)求實精神和理性精神及其能力。順便說說學習數學的其他作用。學習數學對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也大有益處,如,對演繹推理、反證法與同一法的說理及各種合情推理的培養(yǎng)都有很大幫助。數學實為概念學科,學習數學可以培養(yǎng)理解、記憶和區(qū)分辨別能力。當然培養(yǎng)理性思維能力和直觀形象思維能力的途經還有很多,這里不在往下贅述。
盲目使人迷茫曲折,科學使人明確通達。愿國人以科學為兩翼展翅飛翔。
(作者簡介:李乃偉,曲師數學系畢業(yè),現任山東日照實驗高級中學高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