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圓
昨天我去醫(yī)院看望生病的姨媽,同病房有個20來歲的姑娘,當(dāng)天下午要動手術(shù),家里人個個愁眉不展。
到了中午,走廊上傳來賣盒飯的聲音,姑娘的媽媽去買了幾份回來。當(dāng)時我聽見姑娘的爸爸沒好氣地說,這都什么時候了你還想著吃。而姑娘的奶奶也一臉不悅地說,你要吃自己吃,反正我吃不下。當(dāng)時病房里的空氣似乎瞬間凝結(jié)成了冰,這位媽媽卻一邊強忍著淚水,一邊夾了幾筷子土豆絲硬往嘴里塞。
她勉強吃了幾口后,弱弱地解釋道:我閨女病了,我比誰都操心??墒俏矣袊?yán)重的貧血,我要是不吃飯暈倒了,怎么照顧她呢?
在生活里,很多人遇到點兒挫折和困難,就賭氣絕食不吃飯,他們覺得悲傷那么大,肚子里哪兒能容得下幾粒米、幾片菜葉、幾塊肉?他們完全把自己沉浸在悲傷中不能自拔,甚至把不吃飯當(dāng)作表現(xiàn)一個人有多痛苦的標(biāo)志。
其實,無論遇到任何事,即便萬分難過,即便心急如焚,即便悲慟欲絕,但是依舊懂得好好吃飯的人,他們不僅是對自己的身體負(fù)責(zé),也擁有更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更有充沛的精力真正去解決問題。
記得伍爾芙曾說,人如果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愛、好好休息。村山彩也說,好好吃飯是頭等大事,甚至能左右人生。
遇事心情不好,不想吃飯,是人的本能反應(yīng),但無論再痛苦,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懂得先照顧好自己,懂得不添亂,懂得不瞎較勁的人,才真正算活得通透。
一次我跟朋友一起吃飯,席間他有說有笑,心情很不錯的樣子。我問他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好事,他居然云淡風(fēng)輕地告訴我,沒什么好事,而且昨天我還被扣了年終績效獎金。因為部門同事之間溝通的問題,導(dǎo)致工作交接不到位,領(lǐng)導(dǎo)先拿他開了涮。
我不解,你怎么一點兒負(fù)面情緒也沒有???
他說,既然我問心無愧,又何必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再說了,干好份內(nèi)事就行,也沒必要為了這點兒小事斤斤計較。
其實不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我們總是會被許多雞毛蒜皮的小事煩擾,也許我們曾被人誤會,曾遭遇不公,曾委屈至極,可是當(dāng)你把心放寬一點兒,把路看長一點兒,把煩惱看遠(yuǎn)一點兒,就會發(fā)現(xiàn),眼前的這一切并沒有什么大不了。
一直以來,我特別喜歡通透這個詞,因為它代表著一種達(dá)觀、成熟、睿智的精神品質(zhì)。而成為一個通透的人,其實并不復(fù)雜,它體現(xiàn)在具體生活中就是:無論遇到任何不如意的事,都能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tài),能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看得開。
有一則故事說,有人請教禪師如何修行,禪師說:“困來睡覺,餓來吃飯?!比思液芷婀?,這么簡單的事情,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的啊,怎么算得上是修行?
禪師又說:“我們每天是在吃飯,但是不好好吃飯,千般計較;每天睡覺,但是不好好睡覺,百般思慮?!?/p>
你有多淡定,就有多從容;你有多冷靜,就有多智慧;你有多通透,就會活得有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