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追求理由的動物。其實所有的理由都來自于我們心底的磨床——那就是我們對問題的看法和觀念。磨床并不可怕,當他不由分說就宰割著你的意志和行為之時,面對殘缺,我們只有悲楚絕望,但是當我們撕去磨床上的銘文,打碎那些陳腐的“應該”,隨著磨床轟塌,代之以我們清新明朗的心態(tài)。
——《幸福的七種顏色》
●一個人損人利己,眾人皆罵;一百個人損人利己,就有人想加盟了。
——吳祚來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床灰娝?,對自己也熟視無睹。
——《看見》
●讓自己的肚子隨時都保留一點空間吧。這么一來,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都會輕盈許多。
——松浦彌太郎
●好的愛情是你通過一個人看到整個世界,壞的愛情是你為了一個人舍棄世界。
——《兩小無猜》
●如果你把愛當成一條漫長的路、一次修行,那每一次失戀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你會變得越來越完整和成熟。然后你才能把真正美好的愛帶給對方,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失戀雖然痛苦,但它不是那么難以忍受,真正的絕望是你的痛苦毫無意義。
——柏邦妮
●生命的復雜,就在于不可預期,不容解釋,不能厘清。好像走在迷霧里,看不見任何方向,沒有人可以判別前面是不是斷崖或絕路。生命只能持續(xù)走下去,直到霧散了,才終得明白。
——王定國
●人們在困境中最期待的就是瞬間逆轉(zhuǎn),需要“天來之物”解決燃眉之急,而一段時間后即使真有什么喜從天降,也不會有那種慶幸和感激,我們說不定早已忘記當年的悲慘。
——居經(jīng)緯
●在你的人生中永遠不要弄破四樣東西:信任、關系、諾言和心,因為當它們破了,不會發(fā)出任何聲響,卻異常地痛苦。
——狄更斯
●讀書到最后,是為了讓我們更寬容地理解這個世界有多復雜。
——梁文道
●有勇氣成為他人的過去,才是真正成熟的大人。
——電影《比海更深》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史記》
●人生是時間的微積分。如果我們不能融入于今日、此時、此地、此刻,就沒有明天來臨。因為來臨的每一個明天、明天、明天,都是當時的今日、此時、此地、此刻。
——蔡志忠
●不如就承認一下,我們沒有那樣堅強,也不想那樣刀槍不入,我們只是想被溫暖地抱一下。
——騰訊微博
●善良,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基和原本,而家庭和家族中世代醞釀的親情與溫情,則是養(yǎng)育善良的土壤、陽光和細雨。
——閻連科
●他們痛恨對方奪去了自己獨處的自由,卻不肯提供陪伴。
——據(jù)說這是情侶吵架的一個重要原因
●娃睡后,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
——一個集廚師、營養(yǎng)師、教師、司機、采購、安全防護員于一身的媽媽,比任何人都需要一段真正屬于自己的獨處時光
●比輸在起跑線更添堵的,是這些人幫你想象的假跑道。
——只要你想著別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就有人給你規(guī)劃出無數(shù)條跑道。孩子的成長是一場馬拉松,關鍵在于他能否做一件正確的事情,并堅持做下去
●笑是幽默的最低標準。
——社交中,真幽默與假笑間有很大差別,很多人并非因幽默而笑,而是借笑來掩飾他們沒有幽默感
(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