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者許佳文是一位當(dāng)過25年兵、打過仗的硬漢,然而在看到年邁的母親拄著拐杖,到7里外的地方為他買雞蛋后,不禁潸然淚下。他的這篇短文隨即在朋友圈刷屏,網(wǎng)友都感同身受:父母能給你的,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但一定是竭盡全力給了你全部還生怕不夠……
每次我們弟兄三個回老家看望父母,母親總是把自己養(yǎng)雞積攢下來的雞蛋,分成三份送給我們,說自己養(yǎng)的雞生的蛋好吃,其他我也沒什么東西給你們了。那語氣好像是欠了我們多少債似的。
前幾年村里進(jìn)行環(huán)境整治,不讓村民養(yǎng)雞養(yǎng)豬了。我們每次回來,母親還是給我們一人準(zhǔn)備一份雞蛋。鄰居告訴我們,這是你媽媽到7里外的北芙菜市場上買的。我們聽后心里都不是滋味。后來,我們弟兄仨無論是誰,回去都不提前告訴父母,而且會買好多菜存放在老人的冰箱里,主要考慮父母親已是八十多歲的人了,平時買菜腿腳不方便,更擔(dān)心老母親又要到北芙為我們買雞蛋。
8月3日因其他事情回老家,我就先到菜市場買了10多斤豬肉、5斤排骨和2只西瓜,坐姨侄的車先去看父母了。才4點多鐘的光景,父母就在吃晚飯了。見我回來了,父母很驚訝,幾乎同時放下了筷子,父親說你咋不提前來個電話說一下,母親說我一點東西也沒準(zhǔn)備,連你外孫愛吃的雞蛋也沒買。我說我回來主要是看看你們,不需要東西。說到這兒,我從口袋里掏出500塊錢給母親平時用,想到還要趕到連襟家吃晚飯,我就和姨侄走了。
沒想到第二天吃早飯時,同桌的李鄉(xiāng)長對我說:“佳文,你媽一早就拄著拐杖到北芙為你買雞蛋了?!碧彀。乙恢话雍谧炖锇胩煅什幌氯?。怎么會這樣呢?我問李鄉(xiāng)長:“我媽走了多長時間?從哪條路走的?我去找她……”李鄉(xiāng)長說:“天一亮就去了,估計現(xiàn)在已在回來的路上。到北芙有三條路,你也不知道她從哪條路回。最有把握的,你還是到陳家村車站等?!?/p>
我放下碗筷,就走到陳家村車站等。第一趟班車過來了,沒有母親。我立刻給父親打電話,問母親回來了沒有。父親說還沒有。我埋怨父親:你怎么不攔住母親,我回來是要雞蛋的嗎?父親說,她不聽我話有什么辦法?我放下手機,又等第二輛班車。天氣熱,昨天刮臺風(fēng)下雨,路上滑,母親會不會摔倒……我越想越怕。第二輛班車來,我真希望母親從車上下來,可是沒有。我再次給父親打電話,他說我母親已到家了,半路上搭人家的三輪車回家的。
我急忙往回趕,走著走著,我看到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拄著拐杖,提著裝雞蛋的籃子,正一搖一晃地向我這邊走來。她竟是我年老體弱的母親!原來,母親到家聽父親說我在車站等她,就趕過來叫我回去……
我淚流滿面,責(zé)怪母親不該去買雞蛋。母親也含著淚說,兒子,這是做媽的一片心啊。
(摘自《錢江晚報》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