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
摘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教育觀念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素質教育觀深入人心,開展教育改革,加強素質教育成為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因而,小學科學學科受到的關注與重視,以科學學科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與精神,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為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結合教學經驗,講解了科學探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希望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關鍵詞:科學探究;小學科學;教學;運用
前言
小學科學是科學的啟蒙課程,是科學學科學習的基礎,通過小學科學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對科學探究具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習慣,并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學模式老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單一,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狀態(tài),不愿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也不愿主動思考,學習效率也不高,無法達到科學探究的目的。除此之外,每天進行按部就班的學習,學生在課堂探究過程中,探究的深度不夠,會產生疲憊感,無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也為形成探究思考的習慣,為培養(yǎng)出探究思維。在此情況下,教學模式又較為單一,教學步驟固化,學生在課堂之初,就知道下一步老師可能要求做什么,沒有絲毫新鮮感,影響了教學效果[1]。
第二,學校缺乏探究設備,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設備不足的問題,學校對科學探究設備的重視性不夠,只夠買教師要求的,上課必備的探究設備,對于真實能夠提升學生操作能力,促進學生探究思考的設備不會進行購買,且部分學校存在設備嚴重不足的情況,多名學生共用一臺設備,大部分學生無法親自試驗探究,無法思考。
第三,科學探究的效率較低??茖W探究效率低,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小學生年齡較小,思維發(fā)展緩慢,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探究意識不強,缺乏抽象思考能力,因而,學習效率較低,需要恰當的引導。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較差,只是看熱鬧式的學習,不注重科學探究過程,只注重實驗的結果,無法真正培養(yǎng)探究興趣,也不會具備探究精神,科學研究效率較低,無法達到促進學生學習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缺乏恰當的引導,對學生缺乏關心,還會影響學生對科學課程的興趣,學生無法與教師建成和諧的師生關系,無法產生學習的動力。
二、科學探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開展啟發(fā)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意識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就是啟發(fā)性教學,通過啟發(fā)性教學,能引導學生思考,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意識的目的,促進科學探究在小學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首先,開展啟發(fā)性教學,需要設置恰當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啟發(fā)。在啟發(fā)性教學中,教師需要多設置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鼓勵學生充分調動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意識[2]。其次,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開展啟發(fā)式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思維特點,性格特點,有效開展教學,促進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學習,啟發(fā)學生思考學習,鼓勵學生進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意識的目的。最后,需要注重問題的難易程度,在啟發(fā)式教學過程中,啟發(fā)的關鍵就是巧設疑問,通過問題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因而,需要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需要確保問題的難易程度恰當,符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意識,提升學生的思維意識。
(二)加強合作交流,保證科學探究高效開展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合作交流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在合作交流的情況下,能夠引導學生互動學習,使學生在互動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精神,可見,加強合作交流,是保證科學探究高效開展的關鍵。首先,教師需要構建合理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對科學的理解程度設置問題,選擇開放性的,合理的合作學習內容,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提升探究能力,進行課堂探究。其次,可以利用小組討論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利用小組討論方式,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可以展開科學探究,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展開合作探究學習,保證科學探究的高效開展。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組成合作學習小組,不僅在課上共同討論學習,在課下也共同進行實踐練習,共同參與科學探究,合作學習,互幫互助,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發(fā)揮學生主體性,重視學生探究
尊重學生主體性,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基本前提,是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的關鍵。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使學生意識到,探究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探究方法與探究過程,如何思考探究,需要保持怎樣的探究精神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探究效果,才能提升自身的能力與素質[3]。因此,尊重學生主體性,重視學生探究十分重要,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需要明確師生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的引路者,教師的主要職能是指導學生學習,鼓勵學生學習,教授學生學習方法,不能剝奪學生主體地位,需要尊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第二,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探究,充分調動學生興趣,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動手操作。例如,可以開展小教師活動,要求學生輪流擔任教師帶領其他學生進行探究,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總結
總而言之,科學探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是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提升學生探究精神的關鍵,可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本文以此展開研究,研究科學探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措施,希望達到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孫志剛.加強小學科學探究教學訓練學生思維能力[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05):168+170
[2]陳丹,王珠珠.小學科學探究性學習資源可用性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6,(10):83-8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