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萍
如今在新課改下,公開課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和潮流。對于教師來說,選擇公開課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示范和展示作用,同時也是接受他人建議和意見的良好平臺。2017年12月份,我在蘇州吳江震澤中學上了一堂小高考的公開課,題目是《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通過這堂公開課,對于公開課有了一些感觸和思考,下面就以這堂公開課為例粗淺談一下我的感受,以供大家交流。
一、歷史公開課教案設計注意原則
1.注重創(chuàng)新意識
我認為要想上好一堂歷史公開課,首先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所以教案的設計是前期備課的基礎和重點。例如在學習“梭倫改革”這個知識點時我加入一個“大家來找茬”的文字找茬游戲,給出一段資料:“公元前590年,克婁巴(埃及人)花了兩個月時間穿過了西奈半島和波斯帝國,終于到了他向往已久的雅典,聽說在這里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成為官員,雖然他一到雅典的某個部落便看到一個人因為負債而變成奴隸,陪審法庭也不愿意受理這個人的申訴,但克婁巴仍充滿信心地參加了公民大會,希望能弄個一官半職,能加入五百人會議也好。”讓大家根據(jù)所學知識找出材料錯誤的地方。在上《十二銅表法》這個知識點時,給出一個案例“羅馬貴族瓦倫斯騎馬走在羅馬街道上,將一位行人踢倒在地,導致行人斷了胳膊,兩人尋求法官裁決”讓學生當法官來斷案:在《十二銅表法》下如果你是法官將怎么判罰?為什么?影響?由于“大家來找茬”的文字游戲和斷案的設計比較新穎,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課堂上既有參與度、活躍度,又有思考度,還及時鞏固所學知識點。
2.注重實用、實效原則
一般公開課知識容量大,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銜接速度快,課堂節(jié)奏比較快,學生可能來不及及時掌握課堂知識,為避免這種情況,這一堂課我在保持常規(guī)公開課的一些特色的同時,還堅持自己的特色——實用、實效的原則。例如在分析考點“為什么說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奠定基礎”“而克利斯提尼改革卻是民主政治確立”這類理論性、知識性強的內容時,還是通過表格形式以傳統(tǒng)講授法對改革措施逐條展開,深入細致分析。盡管在這個分析的過程中沒有體現(xiàn)出創(chuàng)新,但學生明白易懂,能當堂理解梭倫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對雅典的意義。同時,這堂課并沒有過多依賴多媒體教學,在總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過程和羅馬各個階段法律時,讓學生上黑板書寫總結。課后大家評論我這堂課時說得最多的就是“實用、實效”。
二、如何設計出彩的PPT課程展示
在如今對外公開課大都應用PPT等教學設備,那么如何使自己制作的PPT出彩,先聲奪人,這也是需要老師格外注意的。好的PPT展示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同時也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然除了美麗的PPT模板之外,PPT上所展示的內容也很重要。當書本上大量需要記憶的文字在PPT上出現(xiàn)時,最好條理化、序列化,以數(shù)字1、2、3來進行概括排列,這樣顯得整齊明了、簡潔大方。同時PPT不能單純地只是文字的排列組合,最好可以應用一些圖片和影音。例如,在講述克利斯提尼改革措施中的“陶片放逐法”時,我運用教學影音——歷史紀錄片。歷史紀錄片是真實歷史的再現(xiàn),不但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歷史的無限精彩,同時可以加大課堂容量,提供更多的信息,還可以讓歷史鮮活起來。我從紀錄片《古代希臘文明的回聲》里面截取了一段幾十秒的《陶片放逐法》的視頻。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看影音:實行陶片放逐法的機構?對象?如何評價陶片放逐法?這樣比單純的文字講解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和引起學生興趣,效果也更好。
三、對于歷史公開課的幾點思考
1.內容如何導入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的導入相當于一首美妙樂曲的序曲,一幕戲劇的開幕,一部電影的開頭,能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于小高考的學生來說,內容在高一已經學過一遍,會產生厭倦心理,面對這種現(xiàn)象,有的老師可以很輕松地想出貼切而又生動的導入將學生引入歷史的海洋中細細挖掘,有的卻不能,這就取決于老師知識的深度和厚度。所以要求老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廣泛積累知識,生動地導入才能信手拈來。
2.如何才能算一堂成功的公開課
一堂成功的歷史公開課在多數(shù)人看來是這樣的:老師教態(tài)從容,語言精練,板書工整,條理井然有序,學生回答踴躍,老師分析深入細致,課堂內容容量巨大,流程天衣無縫、無懈可擊。但這真的是一堂完美的公開課嗎?在現(xiàn)實中很多老師為把自己精心準備的內容在規(guī)定時間里展示出來而忽視學生?;蛘咭呀涀隽顺浞值难菥?,看上去課堂氣氛活躍,實際上學生變成了配合老師上課表演的道具而沒有了自己的思維與思考。所以就我個人觀點而言,一堂好的公開課一是看老師是否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是否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設計出適合的問題?二是看學生學得如何?在這堂課上學到了多少東西?以及他們是怎樣學到的,是“主動”學到的還是“被動”學到的?三是聽完這堂課以后是否能夠學到研究和思考問題的方法。
總之,一堂好的公開課不僅能提高老師自己的教學水平,而且要讓聽課老師和學生感覺一堂課下來深有感觸,很有收獲,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目標。同時公開課要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注重學生,立足于學生。最后公開課來自于常規(guī)課,所以在注重創(chuàng)新的同時不能忽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該用講授法就用講授法,該用閱讀法就用閱讀法,該用活動法就用活動法,如果把創(chuàng)新和傳統(tǒng)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就可能走出一條新的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胡笳.高中公開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