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玉
摘要:識字是我們語文學習的基礎,學好漢字才能更好地學習語文,便于我們與別人的交流。這些對培智學校的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本文就如何搞好培智學校的識字教學談談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培智學生
漢字是語文的基礎,學會了漢字才可能用句子來表情達意。對于培智學校的孩子來說,漢字更是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他們有的智力發(fā)展遲緩,有的表達不清晰,常常把句子簡化成詞語或漢字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果他們能多認多學一些漢字,那對于他們的表達會有更大的幫助。這些孩子的注意力不是那么集中,且不易持久,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多運用一些新穎有趣的方式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這樣才能更有效果。
一、利用漢字的形象性
生動形象的事物總是容易吸引學生的目光,對于培智學生來說也不例外。我們要想提高他們識字的效率,就要級緊緊抓住漢字的形象性,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們教學簡單的一些象形字的時候,可以運用卡片或多媒體先給學生展示實物,教他們認識這些東西,然后再教他們觀察這些事物的形狀,有了這個感知的基礎,再出示漢字,他們腦中就會有一個印象,覺得這就是實物的樣子。比如,山、水、火、石、田等。但是,我們在展示實物之后,可以給學生盡量寫出更像實物的“字”,有時甚至有點像畫下來的。這樣,先從形象到抽象,慢慢轉變,他們認識起來就容易一些。還比如,我們教學一些會意字的時候,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漢字的組成。像“苗”,用多媒體將形象的草慢慢地至上而下種在田里,就變成了苗,還有“休”就用一個較抽象的人靠在一顆樹上,那就是休息。這種方式,學生覺得很有趣,且特別容易記。只要學生喜歡,我們就可以多運用。但是在運用時,我們一定根據(jù)漢字的特點來設計多媒體,使它符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這樣才能有效果。有時,僅是我們覺得有趣,可是不能與學生的認知鏈接起來,那也不會有效果。
二、利用游戲巧記偏旁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它不僅輕松,而且有趣。在識字教學中利用游戲可以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就記住了偏旁,并明白了字義。我們的漢字中,最多的就是形聲字,它一邊表義,一邊表音,了解了它的特點,可以以此類推,擴大識字量。教學中,我常常用游戲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們學習。學習形聲字時,我告訴學生:形聲字一邊表示它的意義,一邊代表它的讀音。比如,學習“木”字旁的字,我會事先準備多一些卡片,這些卡片上都寫上可以和“木”組合成的字,像“每、羊、交、果、支、直、白、反、幾、公”等。請一位學生來當“木”字(頭上戴著木的卡片),其他學生戴著“每、羊……”等字。如果“木”字走到“每”的身邊,就請其他學生一起讀出它的字音;如果“木”字走到“羊”的身邊,他們就一起讀出“yáng”……有時,學生會讀錯,因為我們的聲旁并不等同于它的讀音。我也沒有刻意去糾正,只是就個別字給學生指出它的正確讀音。因為如果此時給他們講,容易讓他們弄混淆,反而不知如何讀了。等他們全部都讀認識以后,再讓他們想想這些字的意思都跟什么有關。有的孩子想到了,跟樹有關,有的還沒有想到。我就引導他們看這個部首“木”字,告訴他們只要是以“木”字做部首的,那都跟樹有關。還引導他們再想別的部首,比如,“氵”的都跟水有關,“亻”的都跟人有關,“月”的都跟人體有關,因為這個在過去是肉月旁。
除了這種游戲,我們還可以讓學生來找錯字,給學生一些詞語的卡片,給他們看一分鐘,讓他們找出里面的錯字,看誰找得又對又多。還可以來個“形近字聚會”,讓學生回憶自己學過的字,看能寫出多少跟老師所寫字相近的字。識字游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玩耍中學到了識字方法,認識了更多的漢字,也在無形中增強了他們的有意注意力。
利用游戲來幫助學生識記漢字的方法,很受學生的歡迎,他們不僅學得開心,而且效果較好。平時,有時要教很多遍的字,利用這種方式有時他們一遍就記住了。
三、利用故事巧記漢字
聽故事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教育形式,它不僅生動,而且因為需要語言表達,更具有情感。這對于培智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歡這種方式。他們雖然表達上不流暢,不善于交流,但想與別人交流的心卻比其他兒童更盛。因此,安靜地聽別人說也是他們較為擅長的一種方式。如果識字教學中,我們能夠利用故事的趣味性來幫助他們識字,效果會更好。有的漢字學生不容易記住,我們就給它編個故事。比如,旅行的“旅”字,孩子們總會把右邊給弄錯。我就給他們講“一個小伙子很喜歡去四方旅行,可是在外面有太陽,有時要下雨,他就需要用把傘給自己遮起來,走累了叉著腰,彎著腿歇一歇?!边呏v故事,我還一邊做動作給學生表演,惹得他們大笑。但也真的記下了這個字。還比如,教學生認識“告”字,我給他們講一頭牛正在吃草,突然被獅子給一口把尾巴給咬掉了,于是,它就去老虎那里“告”狀了。
識字教學課,我不僅給學生編故事,還讓他們根據(jù)漢字還給別人講故事,一方面可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記憶,另一方面也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因為這樣的故事一般都比較短小,他們講起來也比較容易。這種形式,還增強了學生們的自信。
無論我們運用上面的哪一種方式,都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但是我們一定注意到培智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貪多、貪快,以為某種方式好用,就想讓孩子們多記一些字。這既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也不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我認為我們應以學生記得牢,學得樂為原則。只要我們在教學中秉持這個原則,學生們就一定可以學得更多,學得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