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周 思 采寫/德 博
才華出眾的人,往往“叛逆者”居多。周思也不例外。在電視臺工作十余年的周思,她的經(jīng)歷充滿了傳奇色彩。她的每一個選擇,都會讓人大跌眼鏡;而她的每一份堅持,又讓人聞之動容。近日,《指南》有緣與她傾談,聽她講述自己打破常規(guī)的人生步調,以及她矢志不渝的自我追求。
高考那年,周思以藝術專業(yè)全國排名第二的優(yōu)異成績,考取了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中國頂級藝術殿堂“飛”來的錄取通知書,對于這名尖子生來說,好像是一件尋常之事。她沒有急著歡呼,而是一個人背起行囊,來到成都,開始了一場悠然的旅行。
漫步武侯區(qū),不經(jīng)意間,一個充滿民族風情的建筑映入周思的眼簾,她很好奇,迫不及待地步入其中。原來,這里是西南民族大學,56個民族的學子薈萃于此。濃郁的民族氣息,清奇的校園環(huán)境,讓周思來了就不想再離開。本就真實,加上年輕無畏,周思當即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她來到校領導面前,毛遂自薦!后來,西南民族大學破格錄取了她。
一次旅行,改寫了周思的人生軌跡。然而,身在哪里并不重要,周思依舊憑借天資和骨子里的拼勁散發(fā)光芒。一個中午,周思正在學校食堂打飯,一名同學急匆匆地拍她肩膀:“有個劇組在招編劇。你再不去就來不及了!”周思放下飯盒,疾速奔向招聘現(xiàn)場。然而,到了教室門口,她卻被老師攔下:“回去吧,里面的同學都已經(jīng)快答完了!”周思不甘心,讓老師出個題目就行,她馬上就寫!見狀,老師不忍,給了她一個機會:“就寫母愛吧?!惫?,當周思將手中的作文讀給大家聽時,剛剛攔下周思的老師被感動得淚眼盈盈?!熬褪悄懔?!”她拍手叫絕,當即選定由周思來執(zhí)筆長篇小說《遙遠的家》。
回到宿舍,周思為了不讓自己犯困打盹,連床都拆了!19歲的青蔥年紀,20天的挑燈夜戰(zhàn),30余萬字的盈盈碩果,周思僅用了不到三周的時間,就交出了長篇小說的手稿?!哆b遠的家》講述的是一名農(nóng)家子弟帶領家鄉(xiāng)人致富并扎根于繁華都市的勵志故事。小說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后,在當時那個以都市愛情為主的快餐文化消費時代,猶如一抹清新,給讀者帶去難得的緩慢柔軟的閱讀感受。
2003年,周思進入中央電視臺,在西部頻道《天天快樂》欄目做導演。說起做節(jié)目,周思幽默地說:“我真是沒有天賦,數(shù)一數(shù)曾經(jīng)制作過的電視節(jié)目,竟然干黃20幾個啦?!逼鋵崳@都是周思自嘲的玩笑話,她執(zhí)導的電視節(jié)目,從創(chuàng)意到收視率,都贏得了頗多贊許。
《鉆頭銘刻的豐碑》是周思執(zhí)導的第一部紀錄片。當時跟組出發(fā)時,她的角色是一名副導演。然而,到達拍攝地后,總導演因病不得不即刻返程接受治療。事發(fā)突然,劇組全員蓄勢待發(fā),每耽擱一天都是人力財力的巨大損耗,緊急時刻,周思被推到了總導演的位置上。兵來將敵,容不得周思退縮,她再次拿出“我能行!”的沖勁兒,扛起重擔。
在新疆克拉瑪依,周思一待就是半年多。在沙漠戈壁中潛心摸索,與鉆井工人同食共住,她用小巧的鏡頭,真實地記錄了廣大石油工人的點點滴滴。“幸好,劇組里的攝影師和剪輯師都很優(yōu)秀,最終把我那個稚嫩的拍攝打造成了精品。”回憶起那段和劇組人員在荒涼戈壁丹心相映的難忘時光,周思感慨不已。
在滕文驥導演的電影《日出日落》劇組做場記,是周思人生的一次華麗晉級。影片中,漫天的黃沙、金色的向日葵田、風化的磚土窯房,和說書人祖祖輩輩苦苦生存的酸咸苦辣,周思都親自品匝過、體味過?!皥鲇浭亲钅軙鈱а菪乃嫉娜??!敝芩己V定地說。
正當周思的事業(yè)風生水起時,家中傳來周父生病的消息。孝順的周思決定離開中央電視臺,回到父親身邊。當了一輩子律師的周父理性過人,自然不同意,他躺在病床上,哽咽著問女兒:“什么才叫孝順?孝順有三:小孝是陪伴;中孝是傳承;大孝為超越!我不能讓你為了我放棄前程?!敝芩紦u頭:“爸爸,我經(jīng)歷過感受過,就沒有遺憾了。何況我回到家鄉(xiāng),一樣可以拍電影?。 ?/p>
世間的所有懂得,只存于心與心相印的一刻。周思倔強的性格多遺傳自父親,他知道自己攔不住女兒,只好作罷:“你是又一次不聽我的話了!”然后又滿懷驕傲地說:“不過每次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我的女兒都做到了!”
回到家鄉(xiāng)后,周思來到黑龍江省電視臺?!皼]有明星,我就請明星;沒有演播室,我就自己搭建演播室!”周思用實際行動,給黑龍江電視臺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望從影之路,周思要感謝的恩師很多。記得那次周思正在與謝晉導演一起拍攝電影《江湖冀》。在成都的青城山上,已經(jīng)80多歲的謝晉導演不失風采,精神飽滿地爬山、拍電影。他對周思說:“導演是可以做一輩子的職業(yè)?!碧N含著老人畢生敬業(yè)精神的平實話語,觸動了周思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此后,她又跟隨導演翟俊杰拍攝完成了電影《心靈的天空》。在周思成長的道路上,另外一位不可或缺的恩師是作家石小克。此前,周思雖然出版過長篇、散文等作品,但那都和寫劇本是兩回事。結識了石小克老師后,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周思又一次突破自我,在創(chuàng)作劇本的路上筆耕不息。
“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年三部作品。”周思滿懷憧憬地告訴我,今年,她的三部曲為《紅鯉魚與綠鯉魚與驢》《青春機器》《雪印》。作為一名創(chuàng)新型女導演,周思像個開拓者,一次次深入不同的領地,故事越講越寬闊。
《雪印》是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電影。知青是許多導演鏡頭下不變的情結,也是周父青春年代的印跡。周父做過知青,歷經(jīng)17次手術后病愈,現(xiàn)今重新迎來了光輝歲月,“《雪印》講述的是知青人的命運沉浮,也是給父親的一份特別的禮物。”另一部即將開機的《青春機器》,則完全顛覆了觀眾對周思的認知,是以未來科技反思當代教育的一部新作,為了把劇本打磨得更精彩,周思還特地前往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拜訪了多名科研專家,只為上映后,能給觀眾帶來更多驚喜。
采訪臨近結束時,周思又給了我一個意外。原來,她的頭銜不僅僅有導演、編劇,她還是一名教師——她做教育已近十年,學生遍及上戲、中戲等各大藝術院校。周思說,她熱愛這片黑土地。從央視回到家鄉(xiāng),雖是為父歸來,但更希望能為家鄉(xiāng)貢獻一份力量?!叭说纳邢?,唯有知識可以世代傳承。我愿意用我所學所知回報我的家鄉(xiāng),讓更多的人才留在家鄉(xiāng),用更多的影片詮釋黑土地的故事,讓世人知曉中國哈爾濱這座城市?!钡沁@樣忙碌很辛苦,面對追問,周思說:“其實,趨向比到達更有魅力,過程比結果更值得享受,我相信我能行,因為沒有比堅持更好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