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亞瓊 鐘文強
(寧夏中寧縣中醫(yī)醫(yī)院內二科 寧夏 中衛(wèi) 755100)
診斷標準:參照《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1]診斷標準(在未服用血壓控制藥物的基礎上,被檢測者的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90mmHg或者被檢測者的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140mmHg,如果被檢測者非同日測量3次結果上述情況,則可以被診斷為高血壓;被檢測者具有高血壓病史,且目前正在服用血壓控制藥物,血壓雖然不符合上述標準,便仍可被診斷為高血壓;2015年收住確診高血壓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48例,男30例女28例;年齡40~72歲,平均61歲;病程6月~26年,平均12.8年。對照組52例,男33例女29例;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62.5歲;病程3月~25年,平均12.9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辛伐他汀滴丸、硝苯地平控釋片、坎地沙坦脂片口服。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耳尖放血。取患者單側耳輪頂端的耳尖穴。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耳尖部先加以輕微按摩,促使局部充血。操作醫(yī)師的左手需要對患者的耳尖部皮膚等部位進行提捏,而操作醫(yī)師的右手則需要對準患者的耳尖穴采取一次性采血針進行快速刺入耳尖2mm左右,隨即擠壓出血,一般以8~10滴為宜,每滴如黃豆大小,約5毫米直徑大小。用酒精棉球拭凈,再用干棉球按壓止血。3次/周,需要采取隔日治療,1周/療程,在對患者進行首次治療時需要對患者的雙側耳尖進行放血處理,隨后的治療便需要對患者的兩耳隔次進行放血治療。1周后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比較血壓控制情況。
中醫(yī)臨床療效評定,需要參照《中醫(y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yī)病證部分》(中華中醫(yī)藥學會,2008年)[2]及《實用中醫(yī)內科學》[3](王永炎、嚴世蕓主編,2009年)。并制定相應的療效指數(shù)標準。痊愈:眩暈等癥狀消失,收縮壓130~139 mmHg或舒張壓85~89mmHg,且患者的療效指數(shù)超過90%(含90%);顯效:眩暈等癥狀出現(xiàn)明顯改善的情況,且患者的頭暈目眩以及頭微有昏沉等癥狀較為輕微,不伴有其他不良癥狀,可以進行正常的學習與生活,收縮壓140~149mmHg或舒張壓90~94mmHg,且患者的療效指數(shù)超過70%(含70%),但未超過90%(不含90%);有效:頭昏或眩暈等癥狀有所減輕,但是伴有較為輕微的頭暈目眩以及頭微的情況,且出現(xiàn)景物的旋轉、晃動感,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收縮壓140~149mmHg或舒張壓90~94mmHg,且患者的療效指數(shù)超過30%(含30%),但未超過70%(不含70%);無效:頭昏或眩暈等癥狀沒有出現(xiàn)改善,患者的血壓沒有明顯的改善,,且患者的療效指數(shù)未超過30%(不含30%)。
采用χ2檢驗,兩組比較統(tǒng)計學有顯著差異(P<0.01)。
治療組在改善臨床癥狀,提前實現(xiàn)晨峰達標(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治療結果比較[n(%)]
在我國祖國醫(yī)學中,對于耳尖放血療法的記載歷史悠久,是我國重要的針灸方法之一,主要是指對患者的耳尖穴采取采血針進行點刺,從而放出血液進行治療的方法。該種方法具有鎮(zhèn)痛降壓、清腦明目以及祛風清熱等功效。該方法具有療效顯著,且無明顯副作用等特點,可以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與使用。高血壓病多以眩暈為主要不適癥狀,臨床辯證為肝腎陰虛、風陽上擾者多見。腎開竅于耳,而耳與肝腎關系密切[4]。經過研究顯示,對于患者采取耳尖放血方法進行治療,額可以有效地影響患者機體內的一氧化氮的濃度,進而抑制患者的機體內的交感神經進行活動,同時有效地降低機體血中兒茶酚胺的濃度,達到治療控制血壓的目的[5]。除此之外,該方法對于改善高血壓患者對于腎臟功能的損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6]。該種治療方法一般使用于原發(fā)性高血壓年齡在18歲~70歲之間的患者;且適用于中醫(yī)辯型為風陽上擾、肝腎陰虛的患者。
在臨床上對于高血壓疾病的治療一般采取藥物治療,且需要患者進行規(guī)則服藥,才可以有效地控制,但是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藥物服用不規(guī)則或者控制不佳的情況,這邊需要采取多用藥物聯(lián)合使用,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經濟負擔以及藥物副作用等,而且藥物治療副作用明顯且不易達標,本案藥物治療加用耳尖放血治療100例,通過其即時降壓作用,來改善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水平及不適癥狀,改善病人生活質量,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證明,耳尖放血或耳尖放血結合針刺施術簡單,價格低廉,療效迅速,無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