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儀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學校實施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堅力量;是聯(lián)系班級中各科任的紐帶;是溝通學生與家庭、社會的橋梁。班主任的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是復雜而細微的,是充滿挑戰(zhàn)而又繁忙的。我們要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書育人中去,做一個“知足常樂”的班主任。
【關鍵詞】 班主任;知識;愛心;寬容;賞識;溝通;反思;奉獻
【中圖分類號】 G62.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8)07-00-01
作為班主任,我深知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學校實施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堅力量;是聯(lián)系班級中各科任的紐帶;是溝通學生與家庭、社會的橋梁。班主任的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是復雜而細微的,是充滿挑戰(zhàn)而又繁忙的。
一、“知”:即知識與能力
(一)要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
小學生好奇,求知欲旺盛,他們常常帶著種種幻想與理解,探索未知的世界,會向班主任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如果班主任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準確科學地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他們會以崇敬的心情來感激班主任。相反,如果班主任的知識面狹窄,講話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你失去崇敬,班主任在學生面前也不會有威信。因此,作為班主任,不但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學科知識,而且還要有比較完善的基礎科學文化知識,主動去了解最新的科學技術信息和社會科學信息,建立自己最佳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能解答學生隨時發(fā)問的問題;才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要掌握豐富的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
班主任每天都與學生打交道,因此作為班主任,必須掌握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掌握不同年齡與不同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規(guī)律,才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的放矢地教育好每一位學生。例如:今學期我新接班,班上有一位“特殊”學生,前任班主任在交接班時跟我介紹了這個孩子的大概情況,然后搖著頭說“真可惜呀,這么可愛的孩子!”我通過了解,知道他是轉學來的,因從小父母不懂得教育的方法,把他送入寄宿學校,后來因為表現(xiàn)太差,父母又把他送來我們學校。我第一次看見這個孩子,覺得他真的很有禮貌,但在談話間,猛然發(fā)現(xiàn)他似乎有點語言障礙,有時講過的話又再講一次,有時答非所問。于是我與家長聯(lián)系,請家長正視這個問題。家長十分重視,帶孩子去正規(guī)的醫(yī)院檢查,得出的結論是嚴重的語言障礙和學習障礙。知道了這個答案,我心中充滿擔憂,忐忑不安,我從未遇到這樣的學生,怎么辦呢?于是我查找相關的資料,主動去了解這類孩子的病征與輔導方法,運用心理學原理,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的非智力因素,例如讓他當組長,鍛煉他的工作能力;同時運用遷移的原理,從他對我的信任和喜愛,遷移到對我所教的學科、所講的道理上來,讓他逐步養(yǎng)成講道理,認真聽課,主動參與課堂的習慣?,F(xiàn)在他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比從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三)具備廣泛的愛好和才能。
班主任除了要有廣博的知識,了解學生的心理,還應該有廣泛的愛好和才能,如對音樂、美術、書法或體育都能有一手,那在開展班級工作中將會“如虎添翼”,便于指導學生開展各類活動,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例如:校運會、板板評比、文藝演出等。
二、“足”:即足夠愛心,足夠寬容
(一)給學生以足夠的愛心。
在班級中,班主任既要做學生的大家長,又要當學生的知心朋友。用愛去感受學生、教育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二)給學生以足夠的寬容。
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會用同一個要求,同一個模式去教育學生,但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學生并沒有按照你所設置的軌道走。因為我們的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和生活經(jīng)歷,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有一顆寬容的心。班主任的寬容心很大程度就是要寬容學生的不足。人總會犯錯,總會有不足,特別是處于成長階段的青少年,我們要寬容他們的不足,允許他們犯錯。我班的小何,我接班后不久,他就開始有欠交作業(yè)的情況,當時以為小孩子說一下就不敢再犯。沒想到第二天,他又欠交了作業(yè),當時我很生氣,把他狠狠地訓了一頓,自以為他以后不敢了??傻谌?,他又欠交作業(yè)。正當我焦急、為難之際,學習委員向我報告,二年級時,他幾乎天天都欠交作業(yè),現(xiàn)在只欠交一點作業(yè),已經(jīng)好多了。我的心里明白了,于是找來小何,與他聊天,先表揚他在其它方面的表現(xiàn),再明確告訴他欠交作業(yè)是不對的,然后通過動之以情,告訴他老師是真心喜歡你,想幫助你,讓你得到進步的……,現(xiàn)在的小何已經(jīng)幾乎沒有欠交作業(yè)的現(xiàn)象了。
三、“常”:即常賞識、常溝通
(一)常用賞識的眼光看孩子。
1、賞識優(yōu)等生。
優(yōu)等生身上從不缺“光環(huán)”,但也需要班主任用賞識的眼光看待他們,讓他們發(fā)揮更大的潛能,爭取更大的進步,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2、賞識中等生。
中等生在班級中是最“默默無聞”,最易被人忽視的,因為他們處于中游位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身為班主任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用激勵的方法去鼓舞他們的士氣,幫助他們分析當前學習的困惑。這要求班主任處處留心,時時留神,做教育的有心人。
3、賞識后進生。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學生,無論怎樣成績差,表現(xiàn)差,總會有一顆向善的心,那就一定會有“善舉”。作為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為轉化后進生尋找突破口。找到了閃光點,可以以此介入,放大閃光點,幫助后進生重樹自信、自尊,從而讓他們端正態(tài)度,反思自我。要讓后進生順利地以新形象展現(xiàn)在同學面前,班主任必須在班中對他們的每一個優(yōu)點,每一個進步進行公開表揚。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話語,一次成功的鼓勵,都會使人產(chǎn)生奮發(fā)向上的動力。
(二)常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
學校教育只有取得家庭的配合、支持,才能保證良好的教育、教學績效。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特別重視與家長的溝通,取得支持與配合,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有了家長的支持,我們的工作就“事半功倍”了。美國人際交往學家戴爾·卡內基說過:“將自己的熱忱與經(jīng)驗融入談話中,是打動人的速簡方法,也是必然要件?!币虼伺c家長溝通,要講究談話的方法和策略,盡可能先說、多說孩子的優(yōu)點,再婉轉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要真誠傾聽家長的意見,讓家長覺得班主任老師比較民主、誠信、可信,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
四、“樂”:即樂反思,樂奉獻
(一)樂于反思自我,不斷提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成功的教師需要反思,沒有成功的教師更應該反思。“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句話給我們極大地啟迪。我們應該養(yǎng)成經(jīng)常反思的習慣,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那該反思什么,該如何進行反思呢?我認為:
1、要經(jīng)常反思那些失敗的教育個案。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由于教育經(jīng)驗、自身性格、對事情真相沒有充分了解等原因,在處理學生事情、教育學生上會遇到失敗的情況,結果令人遺憾。對于這些事情,如果不反思,不去尋找好的應對策略,以后遇到類似情況也會處理得一團糟。
2、經(jīng)常反思那些成功的教育案例。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有很多值得自己欣慰的成功的案例。這類案例常常帶給我們愉悅的心情和前進的動力。經(jīng)常反思這些成功的案例,會讓我們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教師自身教育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