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文濤
摘 要 宮崎駿是二十世紀日本動畫界的一座高峰,他的動畫作品,從畫面造型、角色設計和劇本創(chuàng)作等方面,都能看到日本傳統(tǒng)美學對其的影響?!把造`信仰”是日本傳統(tǒng)美學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物之所至,神之所在”,語言也由神靈管轄,言靈信仰由此而來。宮崎駿的影視作品中,有著濃郁的日本傳統(tǒng)神道教中的“言靈信仰”的內(nèi)容。本文將從魔法咒語、神靈魔女角色、姓名崇拜三個方面剖析日本傳統(tǒng)美學中“言靈信仰”在宮崎駿影像中的體現(xiàn)。
關鍵詞 宮崎駿 言靈信仰 日本美學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1動畫界的“黑澤明”——宮崎駿
1941年出生的宮崎駿,因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手法,敏銳的創(chuàng)作視角,將日本傳統(tǒng)文化與動畫結(jié)合,使日本動畫在世界動畫中獨樹一幟,成為二十世紀日本動畫的一面旗幟。1963年大學畢業(yè)后進入東印動畫工作室工作,曾參與《未來少年柯南》、《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等動畫的制作。1979年導演《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獲得動畫片最高獎項——每日電影竟演會大藤信郎獎、獲得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奧斯卡金像獎”等國內(nèi)國際大獎。
2物之所至,神之所在——日本的“言靈信仰”
日本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國家之一,從古至今一直重視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與建設。日本人崇拜自然和祖先,敬畏自然,在多種生物共存的大舞臺中,日本人信封神道教,神道教是日本傳統(tǒng)民族宗教,虔誠信奉神道教的日本民族認為,萬物皆有靈性,無論是虛擬的神佛,還是具有多種超自然能力的精靈妖怪、巫女和魔術師,還是一草一木皆有靈性。正所謂物之所至,神之所在,語言也具有神奇的魔力,語言也有神靈的存在。
言靈也為稱為言魂,在《言波古漢語詞典·補訂版》中記載“言即是,語言即是事實”。認為語言可以改變自然和人的命運。比如各種宗教祭祀活動中的咒術,傳統(tǒng)歌謠等,這些語言都具有神奇的靈力,可以作為和神靈溝通的橋梁,如果運用不當,將會遭受言神的懲罰。人的名字也是如此,人名是個體存在的具體代表,忘記自己名字,自己將不受言神保護,失去自我。實際上日本的神道教奉信萬物有靈,語言具有禁忌和靈性,日本嬰兒出生第七天舉行重大取名儀式,人去世之后還有“戒名”。
3言語的魔力——動畫影像中的“言靈信仰”
3.1影像中的咒語、魔法等魔幻形象
日本的“言靈信仰”認為語言具有神奇的魔力,能夠幫助人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只要心無雜念,甚至可以借助語言,駕馭自然中的動植物、吸取自然的力量。古老的“言靈信仰”一直根深蒂固存在于每個日本人的心里,因此在宮崎駿的動畫中,無不展現(xiàn)著“言靈信仰”的魅力。
宮崎駿的動畫,題材來源廣泛,無論題材來自異國他鄉(xiāng)還是本國鄉(xiāng)土,他都對其進行了改造與重塑,使其充滿著神奇的魔幻現(xiàn)象。比如改編自歐洲的名著《未來少年柯南》、《魔女宅急便》、《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姬》、《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城》,來源于日本本土題材的動畫《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獨創(chuàng)故事《紅豬》、《風之谷》,宮崎駿都通過魔幻場景的精心刻畫,使其充滿著神奇的“言靈信仰”的力量。
第一,咒語和祝福詞的出現(xiàn)。在《風之谷》中,娜烏西卡使用御風術,與王蟲進行交流,呼喚王蟲為“乖孩子”,雖然王蟲體型巨大,但是在娜烏西卡特殊的語言交流下,王蟲可以成為娜烏西卡的朋友和助手。《龍貓》中,妹妹第一次見到森林之靈龍貓后,將自己經(jīng)歷告訴了姐姐和父親,雖然父親并未見到龍貓,也并不確定女兒所說為實,但是父親帶著姐妹倆,走到楠木樹前,深深鞠躬,并感謝龍貓的照顧“多謝您照顧我們家小梅,從今以后希望您多多關照。”在土地廟遇到大雨,姐姐向土地神許愿停雨,不一會雨停了,龍貓招來貓巴士。這些都是“言靈信仰”中的咒語和祝福詞在影像中的魅力。
第二,使用言語祈求神靈原諒?!队撵`公主》中,魔崇神進攻村子,阿席達卡誤殺了魔崇神,害怕魔崇神殃及整個村子,阿席達卡在神婆希婆的幫助下,向神靈道歉,最后還送鹿神首級,請求鹿神息怒,傳達人與神溝通的莊嚴神圣。
第三,將西方魔法元素進行改造,進而更深刻、有魔法的使用和廢除?!豆柕囊苿映潜ぁ分?,為了學習魔法,將自己的心與心魔交換。《千與千尋》中,為了控制“荻野千尋”,將其名字改掉,希望她忘記自己本來名字,迷失自我,以“千”為名。《天空之城》中,西大記起小時候奶奶教他的咒語,會使用不同的咒語?!稇已律系慕痿~姬》中為了吸人血而變樣,父親使用咒語幫助她恢復原樣。
3.2神靈妖怪、魔女角色的設定
動畫可以通過動漫形象表達作者的思想,因此動畫具有浪漫的夢想氣質(zhì)。宮崎駿的動畫,在吸收了日本本民族的文化特質(zhì)內(nèi)涵的同時,融入了作者本身獨特的審美,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具有典型日本特色和作者浪漫主義情懷的動漫形象,比如龍貓、無臉男、貓巴士等。
早期人類認識世界處于懵懂的狀態(tài),只能用巫術和神話來解釋自然現(xiàn)象。日本民間最重要的民間信仰“巫女信仰”就是其中之一,女子利用巫術活躍在各項祭祀、喪葬等民間信仰場所。巫女是日本傳統(tǒng)宗教界的一種職業(yè),在宮崎駿的動畫中,巫女角色無處不在。
《風之谷》中的希婆婆是典型的傳統(tǒng)巫女形象,一般巫女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通過自然契約獲取自然元素為己所用,如波妞的父親、魔女琪琪、御風而行的娜烏西卡。另一類是荒野的邪惡女巫。日本的妖怪傳說貫穿著日本整個歷史,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幽靈公主》的鹿神、《千與千尋》中的小黑鬼、無臉男等,都是受日本傳統(tǒng)神道教影響而創(chuàng)作出的鬼神形象。
3.3強烈的姓名崇拜
萬物有靈,是指一切事物皆有靈性,語言也不列外。語言也有靈性,有專門的“言靈”掌管語言,因此每個人的名字皆有靈性,這是典型的“言靈信仰”。一個人的名字代表著一種圖騰,他本身具有一定的標志意義,能夠溝通人的前世今生。在宮崎駿的動畫影像中,無不體現(xiàn)著強烈的姓名崇拜?!讹L之谷》中娜烏西卡對王蟲親昵的稱呼為“乖孩子”,王蟲能和她成為朋友、助手,聽她召喚。“龍貓”被稱為“多多洛”。
《千與千尋》是一個關于對自己名字追尋的故事。湯婆婆專門拿走別人名字,讓其忘記本身,奴役這些忘記名字的人。湯婆婆拿走“荻野千尋”中的“荻野尋”,只留下“千”,意圖讓千尋忘記本名,一直奴役千尋。白龍將寫有“千尋”名字的卡牌交給小千,幫助她尋找自己的本名,企圖拜托湯婆婆的奴役。名字是人區(qū)別與其他事物的最本質(zhì)的稱呼,一個人要相信自己的名字具有“言靈”的保護,名字可以幫助我們成為自我,丟失名字失去自我,將會成為別人的奴隸。無臉男本是一名上神,因為名字丟失,從神界遺落下來,無名字導致無臉男身份地位缺失,甚至無法與人和神交流。
4結(jié)語
宮崎駿一個個充滿魔幻的動畫形象,為動畫影像增添了不少情趣,展現(xiàn)了作者超現(xiàn)實主義的童心和豐富無窮的想象力,其魔幻形象的背后是日本傳統(tǒng)萬物有靈和神道信仰。這些神奇角色的設定和魔幻場景的展現(xiàn),強調(diào)了語言的魔幻力量,皆和日本“言靈信仰”息息相關。
參考文獻
[1] (日)大野晉,佐竹昭.巖波古漢語詞典·補訂版[M].東京巖波書店,1990.
[2] 楊曉林.動畫大師宮崎駿[M].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3] 曾淑賢.宮崎駿影像中的日本美[D].杭州:浙江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