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蕾蕊
摘 要 初中歷史教學肩負著傳播歷史資源,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結的重要作用,這就對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境教學法作為現(xiàn)代教育所倡導的一種新型教育方法,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從歷史困境中走出來,因此歷史教師在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同時,應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運用多媒體技術還原歷史事件,提高學生的歷史理解水平,加深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展,提高歷史學科的教學質量。本文從三個方面出發(fā),首先解釋了情境教學法的涵義,分析了其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的可行性,再將其實施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
關鍵詞 歷史教學 優(yōu)化 情境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現(xiàn)階段我國的初中歷史教學受到很多限制,歷史知識是過去的知識,具有時效性,很多老師采取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法,比如記住某個重大事件點等,這樣嚴重打擊了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為了激發(fā)學生對初中歷史知識的熱情和興趣,如果歷史老師靈活運用情境教學法,將其與初中歷史教學活動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鞏固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滿足新課改的要求。
1情境教學法的含義(對初中歷史教學來說)
情境教學法是指歷史教師根據(jù)歷史的社會性、復雜性以及過去性等特點,在歷史教學中根據(jù)歷史學科本身的不同特點,在教學中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盡量將歷史情境進行還原,將那些陌生的遙遠的歷史情境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輕松地學習氛圍里主動的了解歷史,解讀歷史,體驗歷史,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學生對于歷史認識有深刻的理解,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和培養(yǎng),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主要運用的方法有情境創(chuàng)設,即再現(xiàn)歷史場景,讓學生完全融入歷史的長河之中;實物展示,這就需要借助本地歷史博物館,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去博物館中感受歷史的氣息,借助每一個歷史遺留物,感受當時的歷史盛況。
2初中歷史課堂中情境教學法運用可行性分析
(1)初中歷史教學肩負著傳播歷史資源,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結的重要作用,這就對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同時,應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運用多媒體技術還原歷史事件,提高學生的歷史理解水平,加深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展,提高歷史學科的教學質量。
當前我國初中歷史教學主要以讓學生死記硬背為主,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階段,這是錯誤的,落后于時代教學潮流的做法,而情景教學以人類活動和環(huán)境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主要有老師和學生兩者共同交流,相互溝通,由老師引導學生提問題,設計生動形象的歷史語言情境沒加強對初中歷史知識的領悟能力,學生在老師的帶領引導下提出自己疑惑的地方,提高自己學習歷史的興趣。值得注意的是,老師設計的歷史情境主體要明確,具有豐富的歷史情感,符合新課改的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學會說呢過在情境教學中收獲鞏固的歷史知識,感受歷史情境,刺激學生 對初中歷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歷史學習效率的目的,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
(2)對課堂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和發(fā)展,教學的目的也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的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對于課堂進行情境的設計,可以做到對學生的潛力的發(fā)掘,幫助學生培養(yǎng)其歷史的學習能力,學生通過對于角色的扮演,在扮演當中學生就不再是書本上的人,而是自己扮演其中去感受和體會人物的魅力,增加內心的體驗。老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主動準備和體驗,為學生創(chuàng)造充分的自我表現(xiàn)機會,使學生充分了解歷史知識在歷史情境中對歷史進行再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主動性。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進行歷史的德育教育。真實生動的課程傳授過程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共鳴,使學生同歷史事件貼合更加緊密,與歷史人物深度對話,更容易使學生明白道理,樹立信念。寓思想教育于歷史知識的傳授之中,通過師生感情的雙向交流,激發(fā)學生高尚情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師有目的、有意識的語言設計,個人情感的真誠投入,創(chuàng)造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最佳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為學生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初中歷史課堂中情境教學法的意義
3.1有利于將學生的情感生活和認知活動結合
在情境教學中,學生可以主動進行準備和思考,來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性,從而在整體上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還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感受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加深對已歷史知識的記憶,感悟歷史。其實情景教學就是以人類活動和環(huán)境為主,以學生為主體,加強老師和學生的之間的溝通,由老師引導,學生在老師的帶動下引導自己提出疑惑的地方,提高自己對與歷史的興趣,大大的提高對于歷史學習的效率和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
3.2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改善學生課堂參與度
趣味性和實用性是課堂教學法在歷史課堂中的鮮明特點,通過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學生學習的興趣被帶動了起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高效的課堂教學過程必須是學生與老師良性互動才可以產(chǎn)生,教學過程中必須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3.3有利于學生快速準確的掌握和理解知識
一節(jié)完整的歷史課程需要達到三個教學目標,首先是傳授給學生基礎的歷史知識,其次是向學生傳遞學習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理解知識并獲得新的認知。
4結語
通過歷史課程中情境教學法的探究不僅可以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而且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yǎng),思想教育都有很大幫助。
歷史是一本書,需要大家細細品味,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之中對于老師而言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學習,在教師不斷的探索鉆研之中,又會有新的領悟摻雜其中,歷史是督促我們不斷進步的偉大階梯。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課改的需求,只有實行情境教學,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歷史教學模式和情景教學法相結合,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實際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對于提高教學的質量,完成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人生觀,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丹.新課程中初中歷史情境式教學的實踐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
[2] 夏勇.淺談如何運用情境教學構建高效初中歷史課堂[J].新校園(閱讀),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