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昱陽 曾曉萌
摘 要 兒童觀是幼兒教師最基礎的專業(yè)素質。了解科學兒童觀的內涵,構建科學兒童觀有利于幼兒教師有效的開展保教活動,提高幼兒園的保教效果,從而引導兒童健康成長。本文主要采用了查閱文獻的研究方法,通過一系列分析和論證來闡述科學兒童觀的內涵以及幼兒教師在實踐中構建科學兒童觀的方法。
關鍵詞 幼兒 科學兒童觀 幼兒教師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十八大以來,我國普及適齡兒童學前教育事業(yè)的快速推進,幼兒教師數(shù)量一直供不應求。但隨著“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的曝光,“幼兒教師虐童”的陰影便在人們心里又留下了一道不可磨滅的傷痕。幼兒教師虐童事件頻頻曝光,幼兒園“小學化、學科化”傾向屢禁不止,這不僅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全面和諧的發(fā)展,還敗壞了幼兒教師群體的社會美譽度和專業(yè)認可度,甚至導致市場“劣幣驅逐良幣”?!芭巴录?、“小學化“”、“學科化”等等這些問題從根本上來說都是部分幼兒教師沒有科學兒童觀所產生的惡果,這也就要求幼兒教師要了解什么是科學兒童觀,如何構建科學兒童觀。只有幼兒教師了解了科學兒童觀,才能在幼兒園的保教活動中,做出正確的保教行為,從而實現(xiàn)幼兒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fā)展。
1兒童觀的含義
什么是兒童觀?兒童觀即人們對兒童總的看法,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對待兒童的觀點的總和。簡單來說,兒童觀就是人們對 “兒童、兒童期、教育與兒童發(fā)展之間的關系”等問題的觀點的總和。
傳統(tǒng)的兒童觀只是把兒童看作是縮小了的“成人”,兒童的價值和權利并沒有受到認可和重視;到了近代,隨著啟蒙思想的興起,人們對兒童觀開始有了新的認識,盧梭主張兒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兒童具有它獨特的想法,兒童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要尊重兒童與兒童期。現(xiàn)代兒童觀認為兒童是有能力的主體,這一主體雖“未成熟”,但蘊藏著巨大的潛能。成人應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兒童的個體差異性,讓兒童“內在自然”在環(huán)境作用下自我創(chuàng)造。由此也可以看出,兒童觀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更迭,也在發(fā)展中不斷地變化和完善。
2科學兒童觀的內涵
科學兒童觀主要指那些符合兒童本質的認識觀點。南京師范大學劉曉東教授曾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何為科學兒童觀——“(1)兒童是人,他具有生存權,具有人的尊嚴和其他一切基本人。(2)兒童是一個全方位不斷發(fā)展的人他具有滿足生存和發(fā)展的各項需要的權利。(3) 兒童期不只是為成人期做準備,它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
科學兒童觀的具體內涵,筆者認為即以下幾個方面。在認識兒童方面,意識到兒童是人,要平等的與兒童交流。尊重兒童的想法和觀點。兒童也是權利的主體,法律認可并且給予兒童基本的權利;在教育兒童方面,要認識到兒童是發(fā)展的,教育兒童要遵循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循序漸進。兒童有著巨大的潛能,成人要遵循兒童的自然天性,使兒童得到充分、自由的發(fā)展;在對待兒童期方面,要認識到兒童期不光是在為成人期做準備。兒童期是個體成長和發(fā)展的獨立階段,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和特有的成長規(guī)律。
3科學兒童觀與保教活動
幼兒園是對學齡前兒童進行保育和教育的場所,幼師的兒童觀對幼兒園保教活動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
3.1科學兒童觀與保教對象的行為解讀
兒童所有的行為都是由內部的心理動機所驅使的,擁有科學的兒童觀的幼兒教師就不會陷入到“教師中心、兒童被動”的狀態(tài)里去,能夠正確的解讀兒童的行為,用“童心童眼”去看待“童趣”。
3.2科學兒童觀與保教態(tài)度、保教行為
擁有科學的兒童觀的幼兒教師,能夠形成科學的教育觀,堅守“幼兒為本”的保教理念,提高保教行為的科學性、合理性。認識到幼兒是獨立的人,保教行為才會變得尊重幼兒,保教方法才會平等公正; 認識到兒童期是幼兒成長和發(fā)展的獨立階段而不僅僅是成人期的準備階段,才會在關注幼兒成長的結果的同時關注幼兒成長過程的幸福感和快樂感; 認識到兒童是發(fā)展中的人,就能夠以平常溫和的保教態(tài)度對待幼兒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通過促進鼓勵的正確的保教行為來解決發(fā)展問題。
3.3科學兒童觀與保教內容、保教效果
人都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幼兒也有自己的想法,擁有科學的兒童觀,就會尊重幼兒的想法,會與幼兒開展平等的交流和討論,制定幼兒認可接受的保教活動;同時幼兒是有個體差異性的,尊重理解每一個幼兒的差異性,保教活動才能顧全所有幼兒,保教內容才可以讓每一個幼兒感到幸福和快樂。保教內容充分且合理的制定,保教活動才會順利有效的進行和完成,保教效果最終就會有效出色。
4科學兒童觀的構建
觀念是實踐的指南。形成正確的觀念有利于實踐的順利開展和相應效率與效益的提高。正所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學前教育,幼兒教師就必須要樹立科學的兒童觀。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科學兒童觀的構建不僅僅是要知道——正確認識幼兒的地位和權利、正確的認識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正確認識兒童期對幼兒發(fā)展的意義 ;在這三個“正確認識”之下,更要學會反思。教師本就是是反思型實踐工作者,尤其是幼兒教師,面對一群群天真直率、身心素質快速發(fā)展的幼兒,更需要在職業(yè)活動中不斷反思自己的保教工作與效果,反思保教知識真的穿插貫穿于自己的保教活動中嗎?在反思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將所學的“三個正確認識”真正融入到保教活動的設計中去,通過解決問題不斷提高保教工作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幼兒教師在保教過程中,要學習、回顧幼兒心理發(fā)展與教育理論和研究方法,主動適應幼兒教師職業(yè)要求,深入研究自己任教班級的幼兒身心發(fā)展狀況、發(fā)展趨勢和個體的差異,關注每個幼兒在保教過程中的幸福感和快樂感,借此不斷融合自己所學的知識于保教活動的設計中去,樹立牢靠的科學兒童觀。
兒童觀是幼兒教師職業(yè)素質結構中具基礎性的重要構成要素,對幼兒教師專業(yè)素質其他構成要素的發(fā)展和幼兒教師保教行為及其效果有直接的影響作用。幼兒教師只有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究,不斷提高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現(xiàn)狀、特點和規(guī)律的認識,才能形成科學的兒童觀。幼兒教師樹立科學的兒童觀,事關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需要社會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葉妙企.科學的兒童觀:幼兒教師專業(yè)素質之本[J].中國教育學刊,2017(S1).
[2] 任巍.“準幼師”眼中的兒童觀[J].昌吉學院學報,2016(05).
[3] 李利峰.從幼兒園虐童事件看教師兒童觀的重塑[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