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芳
摘 要 做好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幫助學生增強時間觀念,制訂學習計劃,培養(yǎng)得力班干部,樹立競爭團隊意識,加強社會責任感,理性對待學困生,講究教學教育藝術方法,春風化雨,關愛學生,讓學生在陽光下成長。
關鍵詞 班主任;時間;計劃;責任感;競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性;愛心
中圖分類號:G635.1,S863+.2,C41,F(xiàn)038.2,O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6-0043-01
我參加工作以來,幾乎年年當班主任。在班主任這個工作崗位上,我雖然有不盡人意的淡淡憂傷,但是更多的是聊可慰藉的個人經驗。
一、制訂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
進入初中,學習的科目增多了,但是大多數(shù)農村學生住宿,課余時間也多了。因而在這個時候,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和時間分配的指導是有必要的??鬃诱f:“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蔽覀兺ㄟ^介紹各科的學習特點、告訴學生怎樣聽課、怎樣作筆記、如何利用“預習、學習、復習”三步等來提高學習成績,給學生進行專門指導。并要求學生根據(jù)課程表和作息時間表擬訂出學習計劃,從早到晚,明確各時段的任務。這樣,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一目了然,就不會感到迷茫了。
二、進行成人教育,培養(yǎng)責任意識
我們教育的學生,不僅僅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還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董建華先生曾強調要增強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還將“責任”二字作為校訓。所以我覺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在開學第一課的時候,我就給學生定了位:你已經是中學生了!從今以后不要以“我還是學生!”這句話來為你的錯誤找借口。坐在這里,你就要承擔起你的責任。你要思考一些問題:我來這里干什么?每天我有什么收獲?周末回家我能給家人帶回些什么?將來我拿什么來保護年老的父母?通過這些促使學生努力上進,積極求知。
三、灌輸競爭觀念,促其主動學習
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達爾文的進化論在人類社會表現(xiàn)得日益明顯。所以,我會給學生灌輸競爭意識,告訴他們要學會主動學習。比如發(fā)練習卷,我叫學生主動來拿,主動拿的,他會主動去做,會主動找老師評改。同時他的行為會影響到其他人,會使其他沒拿到試卷的人驚慌。這樣,變學生被動要求為學生主動需求。主動的人越來越多了,主動學習的氣氛就濃了,好的學習效果就來了。
四、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
班主任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陶冶學生情操。學生的壞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良好習慣也不是一次行為規(guī)范教育就能養(yǎng)成的。我們班主任首先必須對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幫助學生,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什么是好的品質?!秾W習的革命》中有這樣一句話:“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根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笨渴裁慈c燃?我覺得要靠思想,靠先進思想來熏陶,靠正確思想去引導。有一次自習課鈴已響,有個學生在講話,這時候有人叫他不要講了,他說老師沒有來,有人反駁:“但是打了上課鈴?。 蔽耶敃r很高興,我以前講的一個故事今天起作用了。那個故事說的是:一對情侶有一次開車出去玩,經過一個十字路口,紅燈亮了,男朋友準備沖過去。女友叫他停車,他說:“沒警察。”但女友反駁:“有紅燈??!”“沒警察但是有紅燈?!薄皼]老師但是打了上課鈴?!焙蔚认嗨瓢?!這種熏陶是無形的力量。
五、培養(yǎng)得力班干,理性對待學困生
在農村,隨著現(xiàn)代經濟的發(fā)展,父母到外面去打過工的很多,農村留守兒童也很多,教育就存在問題,給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帶來了教育的難度。對于學困生,我們做老師的要理性對待。首先是要給這些學生以最大的關心,要包容這些學生的缺點,多進行正面教育,多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其次,我們要努力尋找造成其學困的原因,多進行家訪,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其三用學生管理學生,班干部組織學習興趣小組,幫助成績差的,給他們補課,進行“一對一”幫扶活動,讓那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去潛移默化的教育他們。通過我們老師這樣奉獻自己最大的愛心,以高度的責任感去對待他們,班干部又持之以恒的認真履行職責,我班這些學困生進步很大,今后一定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
六、關注建檔立卡戶,愛心傾注貧困生
在農村學校,有一個特殊群體,那就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這么一個實例:我任教的初227班,學校恰好進行留守兒童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調查研究活動,經查我班41個學生,有28個是留守兒童,并且有一半是建檔立卡貧困生。這些學生大多數(shù)表現(xiàn)還好,其中有一個學生名叫周志哆,為人機靈,但缺點比較多,比較頑皮。他父親吸毒坐牢,母親從小離家出走,他爺爺去世了,跟奶奶生活。因生活困難,在小學多次小偷小摸被派出所抓去教育,到了中學,仍陋習難改,上課不專心。作業(yè)遲交,常違反紀律,對這樣的學生怎么辦?這是一個缺乏父愛和母愛的孩子,我首先是用愛心感化他,把他的位置編到前面,便于我多觀察了解他,送他衣服,有時周末請他吃個飯;其次是多做家訪,與他奶奶及時交流、匯報學習情況;再次,在學校多與他交往,常找他談心,了解其家庭新近情況,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形成亦師亦友的關系,不忽視其缺點,重點找到他的閃光點,表揚他的優(yōu)點。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他思想有了大的轉變,決心要堂堂正正做人。上課專心了,做作業(yè)認真了,紀律加強了,各科成績提高了,但要他有更大的發(fā)展,還要老師、家長嘔心瀝血,持之以恒,傾注更大的耐心和愛心,才能春風化雨,化繭成蝶,但我對他充滿信心。
參考文獻:
[1]《學習的革命》珍妮.特沃斯和戈登.德萊頓合著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