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盟夢 李貞
摘 要:基于目的論視角對英語文學書名的翻譯方法進行分析,有利于實現(xiàn)對英語文學作品含義的正確表達,對提升讀者對英語文學名著的閱讀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對目的論的概念進行簡單介紹的基礎上,分析了英語文學書名的翻譯,并通過列舉實例的方式,說明了英語文學書名翻譯的幾種常見方法,以期為相關(guān)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guān)鍵詞:目的論;英語文學書名;音譯法
一、 前言
在閱讀英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書名是最先接觸的因素,對英語文學書名進行準確翻譯,是理解全書主題的關(guān)鍵。受不同社會背景和語言習慣的影響,對同一英語文學作品書名的翻譯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對常見的英語文學書名翻譯方法進行解讀,對準確傳達書目表達的中心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 目的論和英語文學書名翻譯簡介
(一) 目的論
翻譯目的論通常是指在翻譯過程中要達成的目的,翻譯目的論的提出源于古希臘語的Skopos,強調(diào)翻譯的目標、功能和意圖?;谀康恼摽蚣芟拢鼙姵蔀榉g目的決定性影響因素。由于受眾的文化背景、語言習慣都存在明顯差異,因此,不同的翻譯目的實際上是針對不同受眾群體的,因此,有學者認為,翻譯的目的實際上是針對某部分群體作出的語篇。
(二) 英語文學書名翻譯
對文學作品書名的翻譯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對英語文學書名的翻譯經(jīng)歷了由晦澀到成熟的發(fā)展過程。在翻譯的初始階段,大多將意譯方法作為首選翻譯方法,通過舍棄英語文學名著的原名,在對文學作品的情節(jié)和所要表達的含義進行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由譯者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意志另起爐灶。采用意譯方法對英語文學書名進行翻譯的代表人物為林紓。對英語文學作品書名進行恰當翻譯,有利于促使讀者在翻開書的一剎那即被吸引,這也對翻譯人員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對英語文學作品社會背景的了解程度提出考驗。
三、 基于目的論視角審視英語文學書名的翻譯方法
(一) 音譯法
音譯法是指在翻譯英文作品的過程中,通過對與英文書名發(fā)音相似的漢字進行充分運用,實現(xiàn)對英文書名的翻譯。音譯法只能夠保留語音,不能夠?qū)崿F(xiàn)對漢字原意的充分保留。我國的文學作品常將作品的中心思想作為命名的參考依據(jù),而英語文學作品在命名的過程中,經(jīng)常以作品的主人公命名作品。例如,《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即是Hamlet,《簡·愛》中女主角即為Jane Eyre?!洞笮l(wèi)·科波菲爾》的主人公就是David Copperfeild,《John Christoph》的主人公就是《約翰·克里斯多夫》。
(二) 直譯法
現(xiàn)階段,在翻譯英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一般將直譯方法作為翻譯的主要手段,直譯法注重保留英語文學作品原有的句型機構(gòu)、語法特點和修辭,并對原文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進行客觀再現(xiàn)。直譯方法能夠在維持語義和語句形式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原文內(nèi)容的精準表達。直譯法的優(yōu)勢主要包括以下兩點:第一,直譯法不會打亂英語文學作品的排序形式和語法結(jié)構(gòu),第二,直譯法能夠?qū)崿F(xiàn)翻譯形式和表達含義的有機統(tǒng)一。中英文書名具有顯著的共性特征,都是為了實現(xiàn)對作品主旨的充分表達。直譯法具有強烈的俚語色彩,有利于讀者對原著意識形態(tài)和語言特色的感知。在翻譯時,需要在遵從原文形式和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主旨并直接翻譯。例如,將《Mansfield Park》直譯為《曼斯菲爾德莊園》,將《Mrs Harriet Beecher stowe》直譯為《湯姆叔叔的小屋》,都是直譯書名的典型作品。
(三) 意譯法
由于英語和漢語的表達方式和文化背景存在顯著差異,一旦無法為原文中的語句尋找到貼切的目標語,單純采用直譯法,無法實現(xiàn)對英語文學作品的精準解讀,不利于提升對作品中心思想的傳達作用?!爸艺\”和“通順”是意譯過程中需要堅持的基本原則。意譯通過對原文表達的主要思想進行深入理解,在保留原文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改變譯文的語法結(jié)構(gòu),從而提升英文書名翻譯的精準性。在文化背景、語法、句式和修辭存在較大差異時,翻譯人員可以將意譯方法作為英文作品書名翻譯的主要方法。例如,將《Wuthering Heights》意譯為《呼嘯山莊》,將《A Tale of Two Cities》意譯為《雙城記》,將《Gone With the Wind》意譯為《亂世佳人》。
(四) 改譯法
省略法、添加法和還原法是改譯過程中經(jīng)常用到的方法。
第一,針對對偶詞不達意的情況和前后含意重復的情況應將省略法作為主要的改譯方法,以免產(chǎn)生畫蛇添足之感。第二,為了實現(xiàn)對作者意愿的精準表達,需要結(jié)合自身對上下文內(nèi)容的理解,在翻譯過程中適當增加說明。針對一些習語,可對其采取還原法。改譯能夠?qū)崿F(xiàn)對直譯法、意譯法以及音譯法弊端的補充和糾正,有利于彰顯英文名著的主旨。在使用改譯法翻譯英文名著書名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fā)揮翻譯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根據(jù)對英語文學作品的社會背景以及英語語言習慣的了解程度進行翻譯,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四、 結(jié)論
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具有靈活性的特點,具有與漢語完全不同的語言形式和表達特色。因此,在翻譯英文作品書名的過程中,應基于對兩種不同語言文化特色和受眾心理進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音譯法、直譯法、意譯法和改譯法的綜合運用,提升英文作品書名翻譯的趣味性和客觀性,瞄準不同的受眾,提升翻譯的針對性,從而為讀者的閱讀提供方便。
參考文獻:
[1]袁欣.論英語文學翻譯中的模糊性語言翻譯[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9(5):103-105.
[2]黃柳.文化學視閾下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技巧研究[J].海外英語,2016(3):105-106.
作者簡介:謝盟夢,李貞,重慶市,重慶能源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