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曉新
【活動目標】
1.能夠轉(zhuǎn)化角度看待高考,以追求成功為導向,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水平;
2.正向認知挫敗事件,在“意義發(fā)現(xiàn)”過程中轉(zhuǎn)化挫折為成長的動力;
3.通過接納當下的學習基礎和狀態(tài),積極應對高考復習以提升個人實力。
【活動對象】
高三學生
【活動準備】
盒子、糖果、剪輯視頻、大小不同的紙張、剪刀、音樂《奔跑》
【活動時間】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階段——熱身,引出主題
(一)活動:瘋狂的手指
規(guī)則:全班同學圍成一個大圓圈,每個人伸出左手和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掌頂住左邊同學的右食指,自己的右手指頂在右邊同學的左手掌下。教師念一段故事,當聽到“烏龜”或“烏鴉”時,左手要迅速抓住左邊同學的右食指,右食指則要盡快逃脫右邊同學的左手。
(二)分享
1.每次的“抓”與“逃”,你都成功了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可能的影響因素,比如“是否熟知規(guī)則”“是否專注”“是否有小技巧”等。)
2.把“左抓右逃”活動類比為高考,你覺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通過類比,提出成功高考的三大因素是:實力、技術、心態(tài)。)
師總結(jié):高考成功=實力+技術+心態(tài)。運用知識的水平和技術是成功的硬件,良好的心態(tài)是成功的軟件。這三者同等重要,但是越臨近高考,心態(tài)的催化作用越明顯。因此,只有迸發(fā)出“心”力,才能制勝高考。
設計意圖:通過熱身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以此類比高考,引出本節(jié)課主題。
二、展開階段——覺察“心”狀態(tài)
(一)估一估:你開啟“滿血”模式了嗎?
以10代表最佳的滿血狀態(tài),0代表心力枯竭的狀態(tài),請學生從0~10評估一下自己在高三復習過程中的心理能量。
(二)分享:你處于哪個位置?為什么?
(學生需要確定自己所處位置,并針對具體分值給出解釋;同時,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解決了哪些問題,分值可以更上一個水平。)
師總結(jié):不難看到,不少同學在高考備考中,曾經(jīng)歷過或者正經(jīng)歷著狀態(tài)的低谷,或者疲憊、懷疑,或者否定,而這種狀態(tài)影響著自己前進的步伐。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為“心”注入新的前進力量。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我評估以覺察“心”狀態(tài),有利于他們反省自我,做好主動調(diào)整狀態(tài)的準備,也為接下來課程內(nèi)容的展開做好鋪墊。
三、深入階段——制勝高考有“心”法
(一)心法一:主動追求成功
1.一個神秘的盒子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特殊的盒子。它里邊裝有一樣神秘的東西,想不想知道是什么?但是,我有一個要求,只要你打開它,無論看到什么,都必須把里邊的東西吃下去。
(觀察學生反應,學生既好奇心涌動,又內(nèi)心矛盾糾結(jié)。)
2.你愿意打開盒子嗎?
(1)提問:請不愿意打開的同學舉一下手,為什么?
(學生談到,害怕東西太難吃,甚至不能吃;擔心自己被惡作??;不想讓其他人看笑話等。)
(2)提問:接著,請愿意打開的同學舉一下手,為什么?
(學生談到,有可能是很好的東西;喜歡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刺激,有成功的可能;可以聚焦其他同學的眼光等。)
師:心理學家阿特金森提出,人有不同的成就動機,一是追求成功,二是避免失敗。原來,未舉手同學的關注點是不想要的糟糕結(jié)果,他們要避免失敗。而舉手的同學則關注想要的結(jié)果,他們追求成功。下面我們請其中一位同學打開。原來是一顆美味的糖果,恭喜他獲得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
3.假如這個過程是高考……
師:假如把高考類比成打開盒子的過程,在我們的同學中,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把高考當作是野狼、猛虎。這往往會導致一種前怕狼后怕虎的心態(tài)。他們的所有努力都是在避免失敗。一旦考試失利,就會覺得對不起父母,甚至覺得以后的人生都是黯淡的。
(2)把高考當作實現(xiàn)自我理想的機會。高考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堅韌和成熟,以面對高考后的人生;通過高考能夠讓自己有更大的空間去選擇喜歡的專業(yè)。
4.總結(jié)
師:當高考是主動追求的目標時,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才會被激發(fā),我們才能為實現(xiàn)未來的美好圖景穩(wěn)步前進。
設計意圖:以盒子的“神秘”設置懸念,學生是否愿意打開反映出兩種不同的成就動機。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把高考當作實現(xiàn)自我理想的機會以提高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
(二)心法二:樂于成長不言“輸”
1.這樣的禮物,你要嗎?
如果有一件東西,它能神奇地做到以下幾點:(1)使你全家團聚;(2)感受到愛與感激;(3)重新考慮生命中什么最重要;(4)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5)對自己的身體有全新的認知。你想要嗎?
(學生回答)
2.TED演講:我得到過的最好的禮物
(播放視頻)
師:演講者講述的禮物是“癌癥”,她認為這是她接收到的最好的禮物。為什么呢?因為它帶來了上述同學們所想擁有的一切。癌癥,本是一個令人感到絕望、痛苦的“炸彈”,它是如何華麗轉(zhuǎn)身的呢?
3.分享
(1)“炸彈”是如何變身為“禮物”的?
(學生自由交流)
師:在癌癥面前,她看到了事件帶來的意義,例如:擔心自己離開親人,使她更加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光;吃藥、治療,使她學會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害怕自己死去,使她學會了考慮生命中哪些是重要的……
(2)說一說:在備考過程中,近段時間讓你感覺糟糕的事情是什么?它會給你帶來一份什么禮物?
(學生結(jié)合實例,去發(fā)現(xiàn)消極事件可能會帶來的個人成長)
4.總結(jié)
師:在通向高考的路上,我們可能會遭遇各種消極事件或困難。當我們沒有被打敗時,它們反而會成為一種成長的力量。
設計意圖:以“癌癥”帶來個人成長的視頻為例,讓學生發(fā)現(xiàn)消極事件如果能夠被正視,也是具有意義的。
(三)心法三:積極應對“我”掌控
1.剪紙活動
規(guī)則:(1)全班分為六個小組,請小組組長上臺抽簽。抽到1、2、3的小組分別領取一張A3、A4、A5紙。(2)在5分鐘內(nèi),請小組每個同學的身體從一張紙中穿過去,可利用的工具是一把剪刀。要求是,小組內(nèi)獨立完成,不能撕斷紙張。
2.分享
(1)你們組抽到什么紙,拿到紙時有什么感受?
(學生的感受可能是,不公平、抱怨、憤怒、被動;甚至覺得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放棄等等。)
(2)如果把紙張的大小比作目前自身的實力,這個活動給你什么啟發(fā)?
師總結(jié):有的同學說,相信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有的同學說,既然不可能重新選紙,就不要去抱怨,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是的,每一位同學的實力是不同的,而當我們不可能去改變這個現(xiàn)實時,多想想自己可以在現(xiàn)有能力上做些什么,讓自己變得更好。
設計意圖:剪紙活動巧妙地設置了不同大小的紙張,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的資源和積極力量,學會積極應對困境、最終突破自我。
四、升華階段——我的高考“向陽樹”
規(guī)則:圖1是一棵高考向陽樹,樹上結(jié)滿的果實(圓圈表示)代表著從現(xiàn)在開始到高考前,學生要實現(xiàn)的各種目標,請把它們寫下來。圓圈的大小代表著時間的遠近,要求目標要小而精并具有可實現(xiàn)性。
圖1
設計意圖:將“心”力量轉(zhuǎn)化為具體可見的小目標并加以實施,有助于學生心理層面的動力進一步深化。
五、結(jié)束階段——總結(jié)
(播放音樂《奔跑》)
結(jié)束語:青春是最美好的年華。此時,為了高考而奮斗的你們是幸福的。心懷希望,鼓足動力,向著遠方奔跑,你們終將一路成長并到達彼岸。
設計意圖:以勵志歌曲和鼓勵性的話結(jié)尾,寄語學生為實現(xiàn)自己的高考目標積極行動。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課的主要亮點體現(xiàn)在活動性和啟發(fā)性兩個方面。首先,在活動性方面,從導入、展開、深入到升華階段,均貫穿游戲、活動環(huán)節(jié),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和情感變化,形式和內(nèi)容靈活多樣,學生參與度高。其次,在啟發(fā)性方面,內(nèi)容的傳授不拘泥于說理,而更強調(diào)是否能夠啟發(fā)心靈,給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和一種新的思考方式。本節(jié)活動課師生互動強,學生思考深入,整體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