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玲 徐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生活中物質方面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在這樣的基礎上,人民對其精神生活的需求方面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農村和城市中群眾舞蹈受到了大力的追捧,它作為一種適合于各年齡階段人群的群眾文化形式,得到了社會大眾的偏愛[1]。群眾舞蹈不僅提高了人民的身體素質也提高了大眾精神生活質量,為群眾文化建設豐富了文化內容,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早日實現。本文主要闡述了群眾舞蹈的具體內涵一起其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意義和作用,并針對如何在群眾文化生活中開展群眾舞蹈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和措施,希望可以對我國群眾舞蹈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群眾舞蹈;群眾文化生活;意義;策略
一、群眾舞蹈的具體內涵
實際上舞蹈就是一種以人類本身作為表現工具,來無聲表達舞蹈內涵或人物情義的活動,其具備一定的節(jié)拍性、韻律性以及協調性特點[2]。而群眾性舞蹈,在舞蹈的基礎上賦予了新的生命和內涵,它的具體特點表現為業(yè)務性、群眾性、娛樂性。群眾舞蹈和專業(yè)舞蹈的區(qū)別很多,主要在于它們的表達方式和參與者身份,群眾舞蹈沒有任何門檻限制,它不要求表演者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更多是倡導人民群眾的參與,實際上它是一種純粹的全民健身方式和自我娛樂的表演方式。群眾性舞蹈的核心是人民大眾,即利用他們的參與來實現的舞蹈表現方式,因此具有普遍性和廣泛性。各種層次的人們都能成為它的組成部分,他們的情感就是用這種表達方式得以抒發(fā)和表達。在這種文化活動中,他們不僅以觀賞者身份觀賞了各種各樣的舞蹈藝術,更是因為他們的出演與參與,成為了群眾舞蹈的創(chuàng)造者。
二、群眾舞蹈在群眾文化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群眾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發(fā)揮著先鋒和標桿的作用,群眾舞蹈在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中與人們德育的培養(yǎng)息息相關,人們在舞蹈的作用下利于培養(yǎng)完善自身的健全品格[3]。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通過群眾舞蹈能夠在潛意識里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念、加強自身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從而達到凈化心靈的目的。它的出現滿足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也加快了和諧社會的構建進程。
(一)豐富了群眾生活內容
群眾舞蹈包括的舞種十分豐富,民族舞、國際舞等都能是它的組成部分,多元的舞蹈健身方式,一定意義上取代了聚眾賭博,不益于身心的麻將文化等不良娛樂活動的擴增,廣場舞的普及對群眾的生活向健康、活力的良好方向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4]。
(二)群眾舞蹈對加強我國社區(qū)基礎體育設施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現有的公共體育設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相比于國外例如日本、韓國等,我國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遠低于其平均水平,尤其突出的是我國的中西部地區(qū),許多縣、市完全沒有能夠使用的大中型公共體育設施。因此,廣場舞作為群眾舞蹈的其中一種,只需一塊空地和一臺音響就可以開展,其形式和內容也是豐富多彩,學習起來也很簡單,任何人都可以。
(三)推動群眾文化不斷多元化
隨著群眾舞蹈的廣泛普及,日益體現了它對群眾文化生建設活的重要地位。群眾舞蹈這種文化形式給人民群眾營造了超級好的文化生活氛圍,并且豐富了參與者的精神文化世界和文化生活。群眾舞蹈是一種民間藝術,是一種自發(fā)性的文化活動[5]。群眾舞蹈能夠廣泛普及是因為它不受到參與者和時間的各方面條件限制。每個人都擁有自由參與的權利,在提高群眾身體素質的同時增強了社會的凝聚力,促進人與人的溝通與交往,加快和諧社會的構建。群眾舞蹈為是富群眾文化生活多元化發(fā)展的一個良好途徑[6]。
三、如何在群眾文化生活中開展群眾舞蹈
(一)注重舞蹈方面的創(chuàng)新工作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以及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人民的審美方面也有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在目前現存的審美觀點中,對于其表現主體的審美成為其顯著的特點。在這樣的背景下,群眾性舞蹈就成為了我國廣大人民群眾表達對舞蹈審美方面的訴求以及放松身心、減緩壓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我們必須要從現有的群眾舞蹈出發(fā),進一步分析其舞蹈內容和形式,并不斷的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造,從而為廣大人民群眾可以欣賞到質量更高的群眾舞蹈。除此之外,在進行群眾舞蹈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跳躍性思維,突破其環(huán)境的限制,促進群眾舞蹈創(chuàng)作更加的簡單、更加的“接地氣”,賦予其更多的群眾性特點[7]。
(二)引起群眾性舞蹈的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重視
從目前來說,我國群眾舞蹈創(chuàng)作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嚴重的問題,例如部分舞蹈專業(yè)人員認為群眾性舞蹈過于低級,輕視甚至看不起群眾舞蹈,更加不愿意親自參與到其中,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目前群眾性舞蹈缺乏專業(yè)理論的指導,在以往的文獻研究方面也沒有系統(tǒng)性的研究與論證。
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部門必須要引起其師資隊伍建設與培養(yǎng)工作,同時加大財政支持,充分的調動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與到群眾舞蹈中的積極性,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群眾舞蹈創(chuàng)新方面的工作。
然而,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現在的群眾舞蹈的師資隊伍主要由專業(yè)的舞蹈人員以及業(yè)余的舞蹈參與者組成的。其中專業(yè)的舞蹈人員大部分是來自基層的文化部門,他們成為了促進群眾舞蹈發(fā)展的關鍵力量;而群眾舞蹈師資隊伍的另一部分構成是群眾舞蹈的業(yè)余人員,他們主要是由來自社會的舞蹈愛好者、民間的藝人以及文藝積極分子構成[8]。由于目前整個社會對于群眾性舞蹈的需求十分巨大,如果只是單獨依靠其某一個隊伍都不可能滿足整個社會的迫切需求,所以必須要加強這兩部分隊伍的合作和融合,促進其相輔相成,并進行一定程度的有機融合,共同進步和發(fā)展,最終培養(yǎng)出一批符合時代潮流和社會需要的舞蹈人才,為群眾舞蹈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人力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群眾舞蹈是群眾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一節(jié),其對促進群眾文化生活的發(fā)展有著深遠意義。國家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科技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進步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充足的物質生活條件,在這個基礎上,人民群眾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文明生活,廣場舞的創(chuàng)造和推廣是群眾文化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應當重視它在群眾文化的建設中的作用。
我國國民素質的大幅度提高造成了社會上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其精神文化享受的要求提高,具體表現為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轉變?yōu)閷γ篮镁裆畹南蛲纱宋覀兛梢钥闯?,群眾精神生活的滿足情況與社會福祉的實際情況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時,滿足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進一步提升我國廣大群眾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只有這樣,才可以為我國文化社會大發(fā)展、大繁榮目標的實現提供一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陳芳.淺談群眾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和意義[J].才智,2016,(25):249.
[2]龐娜.秧歌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探析[J].參花,2017,(24):158.
[3]李晗.試論廣場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11):181.
[4]楊川.淺談群眾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和意義[J].企業(yè)文化(下旬刊),2017,(8):287.
[5]于澄.群眾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與意義分析[J].大眾文藝,2015,(19):20.
[6]靳健.關于群眾文化中舞蹈創(chuàng)作的幾點思考[J].參花,2018,(4):158-159.
[7]李桂娟.關于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與推廣探析[J].中文信息,2017,(2):395.
[8]孫曉燕.群眾文化中舞蹈藝術的重要性分析[J].大眾文藝,2014,(15):26.
(作者單位:云南省紅河州河口縣河口鎮(zhèn)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