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
在電影創(chuàng)作中,色彩是導演創(chuàng)作的手段,也是表現(xiàn)風格的重要形式之一。由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通過色彩運用,營造了一個發(fā)生在唐朝的凄美愛情故事,影片場面宏大,色彩運用嫻熟,帶給觀眾一場美輪美奐的色彩盛宴。整個影片以中國畫的畫風為主,展現(xiàn)古典美學色彩,以暖色調為主,冷色暖為輔,用冷暖對比來烘托影片的氣氛。運用水墨畫的色彩創(chuàng)作手法,用近似黑白的色調呈現(xiàn)詭異、虛幻的畫面,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影片悲涼的主題。同時,從中國青綠山水畫的色彩搭配中提取創(chuàng)作方法,將中國青綠山水畫的色彩與影片的情節(jié)融合在一起,青綠色在影片多個大型場景充當背景色,與紅、黃、藍、褐等色彩組合在一起,通過色彩的配置、色彩變化及色調的設計來發(fā)揮色彩的造型功能,形成了精美的色彩藝術效果。
一、《妖貓傳》的色彩藝術營造
《妖貓傳》運用紅、黃、藍、綠、黃、褐等主要色彩進行搭配,營造夢幻般的色彩空間,在視覺上對影片故事內容進行渲染,對人物性格進行塑造,通過色彩營造表達導演的審美理想。在色彩配置上,《妖貓傳》體現(xiàn)了導演陳凱歌的中國古典美學思想,他將中國傳統(tǒng)美學融入影片色彩搭配,中國畫的色彩配置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美學思想,影片對畫面的視覺造型進行精細布置,將攝影、構圖、光線與色彩合理搭配,影片的開頭,春琴在水邊和閣樓窗邊的畫面,正是一幅唐代仕女圖。影片用紅色、黃色、褐色、黑色結合在一起,用色彩和人物服飾、頭飾搭配,讓觀眾將影片中的畫面與唐代的仕女圖的中國畫卷聯(lián)系在一起,交代了影片故事發(fā)生的歷史時間。其次,《妖貓傳》運用畫面的不同色彩的比例、位置、面積的搭配,形成色彩造型,如當白居易與空海趕到陳云樵的家里時,妖貓附身在春琴身上,背景透出青綠色,加上黑色、灰色、藍色的植物蔓藤上,大片近乎黑白灰破敗的家,與妖貓附身的春琴的一縷大紅形成色彩面積上的對比,造成畫面的濃與淡、明與暗、暖與冷之間的視覺效果,從而起到造型的作用,表現(xiàn)奇幻詭異的畫面感。在極樂之宴的色調搭配上,楊貴妃的大紅衣裳和周圍的綠色處理得當,紅色與綠色十分協(xié)調,在這里,紅與綠兩種色彩互相融合,并與其他的諸如藍色、金黃色結合在一起,將幾種反差極強的色彩進行調和,營造出具有古典美學的中國青綠山水畫的色彩感。
電影的畫面具有在時間中運動和變化的特點,《妖貓傳》利用各種色彩的變化,產生不同的效果,來營造氣氛,表現(xiàn)人物身份,推動故事情節(jié)。當白居易與空海拿到阿布仲麻呂的日記時,白居易與空海在一起的畫面呈暗色、冷色調,像是中國水墨畫,具有詩意與禪理,色彩的搭配是為人物而設置,整個畫面呈暗色調,筆墨氣象開闊,意境悠遠而深邃。當回憶極樂之宴的場景時,色彩開始變暖,因為這是一個令人向往的愛情故事,極樂之宴是表達了唐明皇對楊玉環(huán)的愛情,暖色調是對這段愛情的渲染,這里也是影片色彩運用的高潮,極樂之宴運用了豐富的暖色調,與現(xiàn)實中的冷色調形成對比,造成現(xiàn)實楊玉懷死的悲涼感,與回憶中的幸福感形成反差。
色調是影片的基本色彩基調,影片以這種色彩基調為整個作品布光和用色,《妖貓傳》在畫面色調上以暖色調為主,像中國的國畫,呈現(xiàn)悠久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中國,影片人物衣著華麗,色彩艷麗,正符合了唐朝的審美觀,選擇強烈對比的極鮮艷色彩 ,在大俗中求雅,就像唐代工筆畫的色彩風格,色調暖,人物服飾華貴,面料輕盈,人物形象飽滿豐潤,淡彩強調詩意與禪意,暗色系相畏相成,暗中有亮,色彩風格整體追求鮮而不艷,艷而不俗的色彩美感,意在凸顯審美理想,詩性而唯美的的形象,而主要角色的服飾淡雅而飄逸,視覺上給人一種虛靜和瀟灑的詩意和禪意畫風。
二、 色彩藝術在《妖貓傳》中的作用
色彩作為電影中重要的元素,不僅塑造電影的整體色調,而且有特定的表意功能,色彩具有表現(xiàn)和敘事的作用,色彩可以烘托影片氣氛,傳遞象征意蘊,表現(xiàn)影片主題,色彩還具有營造空間,突出人物形象,表達人物感情的作用。
(一)烘托氣氛,表達象征
《妖貓傳》整個色彩營造由暖色調為主,冷色調為輔,暖色調由紅色、(金)黃色、(青)綠、褐色為組合,冷色調由黑、白、灰、淺藍色為組合,有時兩種色調同時存在,有時一前一后,烘托氣氛,將暖色與冷色兩種反差效果極強的色彩構成本片的主色調,暖色令人興奮,充滿熱情,極具穿透力,冷略帶威嚴,相對冷靜,具有深度,“將這兩種顏色并置在一起時,它們各自的飽和度都隨之相應增加,產生出一種色彩鮮艷、冷暖對撞的視覺感受”。[1]影片中的唐宮,宮殿中屋脊以黑色、灰色為主,建筑裝飾中有少量的黃色、褐色,在漆黑的夜晚,唐宮內以無數(shù)點點金黃色的燈光,烘托了大唐皇宮富麗堂皇的氣氛,再配上深色的皇宮建筑物,象征皇權冷漠與威嚴,也為影片后面無情地活埋楊貴妃的故事情節(jié)作鋪墊。當空海來到皇帝宮中時,皇宮的燭火星星點點,燭光在地面形成倒影,形成一種虛幻的感覺,具有既真實又有詩意的朦朧之感,為影片的情節(jié)發(fā)展增加神秘感。在局部色調中,在畫面中突出某一物象的顏色,以獲得影片所要傳達的暗示與隱喻,象征意味,當安史之亂爆發(fā),皇帝和貴妃逃到馬嵬驛,在給貴妃喝尸解酒時,畫面停在馬嵬驛小屋中的樓梯上,貴妃高高地站在階梯上,整個畫面,以階梯上的貴妃為中心,設置局部黃色的光照在身著大紅色的服飾上,投射到貴妃絕望的眼神上,黃色的光,青綠色的背景,紅色的中心,勾勒出貴妃此時此刻的悲涼、絕望、無奈的心情。
(二)表現(xiàn)主題,突出畫面中心
《妖貓傳》有多個色彩來表現(xiàn)主題,主題色彩是貫穿影片始終的重點色彩,多個主題色彩之間有對比,有調和,他們一同推動影片情節(jié)的發(fā)展,影片刻畫了紅、綠、黃、褐色四種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場中所形成的色彩屬性與心理變化,同時又呈現(xiàn)黑、白、灰、淺藍色的暗色調的主題色彩,通過周圍建筑與景物、人物服飾、室內家具等,用畫面的構圖比例,強化特定色彩的作用,從而表現(xiàn)主題。在現(xiàn)實世界,整個影片的色彩都是以黑灰色、青綠色、淺藍色、灰褐色為主,在回憶世界的極樂之宴上,色彩反轉,以大紅、深綠、金黃為主。極樂之宴中,安祿山與皇帝的鼓舞畫面,色彩背景變?yōu)榧t色基調,中心人物以黃色為中心,紅色基調將這場盛宴推向高潮。而現(xiàn)實中的畫面,以淺藍色配置的灰色調為主,形成一幅中國山水畫。影片的現(xiàn)實色彩與回憶中的色彩的對比,呈現(xiàn)兩種主題色調,體現(xiàn)了影片的主題表達,現(xiàn)實的殘酷與回憶中的浪漫,影片根據(jù)主題的不同的表達來設置色彩。《妖貓傳》在整個主題表現(xiàn)上又具有統(tǒng)一的色調,紅色、(金)黃色、(青)表綠色、淺藍色、褐色是基本色調,在人物服飾、建筑物、天空等以紅色渲染,而黃色多出現(xiàn)在燭火的燈光效果上,往往黃色的燭火成為某些畫面的視覺中心,黃色與紅色是唐朝色彩的代表,黃與紅傳遞的是唐朝的國家興盛與人民的狂熱,這是一種主題表達,而(青)綠色在影片畫面中充當背景的渲染作用,與其它色彩進行調和,如在白居易與空海從水中樹林到達貴妃墓地,墓中以黃、青綠、褐色組合在一起,而背景用青綠色,視線點在黃色光的燈籠上,就像中國畫中的青綠山水畫。《妖貓傳》里的許多畫面以紅色為中心,紅色代表了生命,空?;貞浽诤I献瑏泶筇茣r,遇到暴風雨,畫面中抱著紅色布裹著孩子的婦女,在面對暴風雨的死亡恐懼面前,紅色布裹著的嬰孩代表了勇氣與頑強的生命力;紅色還突出人物中心,抱著紅色裹布嬰孩子的婦女是畫面的中心;在陳云樵破敗屋子里,被妖貓附身,穿紅色衣服的春琴是畫面的中心;在馬嵬驛小屋中,貴妃的大紅衣服代表了人物的中心,而影片中的淺藍、青綠和褐色,則透出寂寞和蒼涼,創(chuàng)造出一個素淡悲愴的意境,通過色調來加強美學效果,影片暖色與冷色的對比,代表了唐朝的興盛與衰敗,兩種色調也產生相對抗的力量,運用色彩的對比運動來表現(xiàn)影片的主題。
(三)營造空間,充當角色
色彩營造空間,暖色調具有擴張感,暖色拉近感,極樂之宴的暖色調,使皇帝貴妃與臣民百姓之間的距離拉近,同時,影片中所有人物都接近相互的距離;而冷色拉開距離,在影片開頭,空海身穿白色的衣服,坐在深色馬車上,在皇宮的大道上前行,背景色調呈淺藍青綠色,點綴少許黃、褐色,整體偏冷色調,空間迅速被擴張,距離拉長,營造一種幽深寂靜的空間感?!吧实倪x擇一般是基于對空間性和協(xié)調性的感知,同時也是為了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理想主義或為觀者提供心理暗示”[2],因此,需要合理的運用色彩的空間張力。色彩在影片空間造型中充當角色,參與影片的空間的造型。在空海坐上船來到大唐,波濤洶涌的大海上,黑色的船只在海面上就像一個黑點,在這里,黑色參與影片的造型,人物不值一提,黑色的船充當影片的角色。
(四)突出人物,表達人物情感
色彩通過不同場景的色彩屬性,引起心理反應,塑造人物性格,通過色彩面積、形狀、光線的對比來反映人物的心理變化,表現(xiàn)人物的情感。在胡玉樓宴會上,色彩以紅、暗綠、褐色、暗黃色結合在一起,暖色調為主,而主要人物中心是胡姬,胡姬服飾金黃色,眾人服飾為紅色,而李白和空海服飾白與深灰色,整體畫面,以金黃色胡姬為視覺中心,通過光線,突出金黃色胡姬為視覺中心,用色彩區(qū)別來烘托角色,突出畫面主角的功能。同樣,在重新回到陳云樵家時,家門口見到了楊玉環(huán)站在樹下的幻影,用了一種近似黑白的色彩與彩色進行對比,現(xiàn)實人物是黑白,幻術形成彩色,突出了主要人物與場景。電影的色彩可以與人的情感結合,通過色彩組合和色彩變化來造型特殊的心理效果,花萼相輝之樓極樂之宴在回憶中的色彩是暖色調,紅、黃、藍、紅、黑、白、灰等各種顏色融合在一起。而在現(xiàn)實,白居易與空海到極樂之宴去查看,畫面的色調呈冷色調,灰、黑色是主要色彩,暖與冷的對比,華麗與破敗的對比,彩色和黑灰色的對比,是向人們傳達輝煌與冷清對比的心理效果;其次,色彩還通過視覺心理暗示,向觀眾表達影片情節(jié)起伏,人物心理變化,正當白居易為長恨歌的愛情故事是假的而苦惱時,空海來到白居易的家中,說出“長恨歌的愛情故事是假的”時,白居易身著白衣,站在屋門口,屋內的光線昏暗,屋外近似日落黃昏的一縷黃色的光照在墻壁上,白居易在昏暗的光下,情感通過色彩來表達,這色調正是代表了白居易的心情,失望與痛苦,他難以置信,他所相信的愛情故事是假的。色彩的變化還可以制造情緒上的氛圍。
當白居易與空??赐耆沼?,回憶結束后,他們坐在走廊上,青綠帶點藍的冷色調,天空下著雨,制造出失望、悲傷的氛圍,與人物的情感互相輝映。
結語
色彩已成為電影創(chuàng)作的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組成元素,“色彩是沉默的語言,作為電影攝影藝術四大造型元素之一的電影色彩更是一個綜合的、特殊的語言系統(tǒng)”。[3]運用好這個特殊的語言系統(tǒng),可以更好地表現(xiàn)電影人物,塑造典型電影角色,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反映人心理上對色彩的喜好,達到象征意義,使電影更能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帶給人們好的電影故事的同時,也能享受一場色彩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