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眉細細
晚上10點多, 11歲的女兒丹丹突然跑到我房間里來,偎在我的懷里,沉默半晌后突然說:“媽媽,我想殺一個人!”
雖然心里震驚,但我還是裝得很淡定,問她:“你想殺誰?”“我姑父!”女兒說。前一晚家庭聚會,她姑父一家也去了,難道丹丹和姑父有什么沖突?我按捺住好奇,平靜地問她為什么要殺姑父。
原來五一假期時,姑父、姑媽帶著丹丹去新西蘭旅行。姑父喜歡攝影,到處走走拍拍,因此經常遲到。有一次,全團人等了他們10多分鐘,導游批評了姑父,丹丹覺得很丟臉。所以,在姑父又一次因拍照而遲到后,她不顧眾目睽睽,批評姑父很自私,既不照顧老人和孩子,還不尊重其他人。這讓平時在單位受人尊敬的姑父很沒面子,情急之下,他吼了丹丹幾句,還說她是白眼狼。
去年的事情為什么現(xiàn)在爆發(fā)?我沒有批評丹丹荒謬的幻想,而是說我理解她。然后,我對她說了很多姑父疼愛她的小事情。比如丹丹4歲時,某天深夜發(fā)高燒,姑父馬上開車帶她去醫(yī)院;那次去新西蘭,姑父連自己的女兒都沒帶卻帶上了她。最后,我還告訴丹丹,殺人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把自己的人生毀掉。我還在碎碎念,丹丹卻進入了夢鄉(xiāng)。
丹丹不再提及殺人的事兒,但我覺得這事兒不能就這么過去。幾天后,我找到做心理咨詢師的閨蜜若蘭,聽完我的敘述后,若蘭肯定了我的做法后,說:“表面安靜乖巧的孩子,往往內心暗流洶涌,如果只看表面,很難發(fā)現(xiàn)他們隱藏的情緒?!比籼m是不是有點兒小題大做呀?
不料,幾天后,我在垃圾桶里發(fā)現(xiàn)了女兒的幾張紙條?!跋氚淹喇敵杉堃粯铀核椤薄跋氚训谝幻馈薄翱丛诠酶冈浐芴蹛畚业姆謨荷?,就讓他掉下水道里摔斷腿吧”……天??!我趕緊給若蘭打電話求助。
若蘭笑著說:“紙條雖然看起來嚇人,但終究是孩子的想象,也只是一種情緒宣泄。你要做的是找到根源?!?/p>
“根源”竟然是我。若蘭說,我一直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對自己和身邊人要求都很高。這種性格會影響女兒。因為很多時候,孩子會通過討好父母來尋求安全感,你喜歡完美,她便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人見人夸的好孩子。但是,她越是表現(xiàn)出完美的樣子,內心壓抑的壞情緒就會越多。
指出了我的問題后,若蘭給了我3個建議:一是多和孩子交流,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引導孩子表達出內心的小情緒后一起解決問題;二是適當改變自己過于追求完美的性格,也降低對孩子的要求;三是注意家庭氣氛的調節(jié),因為孩子的問題,某種程度上映射的是夫妻關系。
我和先生家明的婚姻有問題。我有點兒小潔癖,家明卻比較懶散,不修邊幅。為了這件事,我們經常吵架,一年前,我們甚至為這事兒開始分房而睡。這些,丹丹顯然全看在眼里,但她從來都不說。
于是,我提出請家明和我去逛街、看電影。借機我說了丹丹的問題,他安慰我:“沒關系的,咱們一起來努力。”我也第一次承認了自己的不足,希望他能和我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家明很意外,也很高興。那天晚上,我把他的枕頭從書房抱回了臥室。丹丹一臉壞笑道:“哎喲喂!你們這是要給我生個弟弟嗎?”
我和家明都按時下班回家,我做飯他洗碗,我洗衣服他拖地。一個周末,我們一家三口去爬山。家明對著遠方大喊:“讓升職見鬼去吧!”我清了清嗓子也喊道:“讓失眠滾蛋!” 丹丹的聲音比我們都大:“讓第一名見鬼去吧!”我們喊完后,抱在一起哈哈大笑。
從那以后,丹丹再也沒說過跟誰過不去,更別說要殺死誰這樣的話了。昨天,班主任打電話給我,說:“最近丹丹表現(xiàn)很棒!”我笑了,一旁的家明攬過我的肩,說:“放心,孩子一定會一天天變得更懂事、積極和陽光。因為,她的父母很恩愛,也一直在努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