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書者如燈,“是知燈者,破愚暗以明斯道”。有人說,人生須讀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三本大書。吾與之也一有字之書為傳承,知識在其中;無字之書為體悟,閱歷在其中;心靈之書為本然,我能讀我,方成大我。
少年之時習句讀,或觀古今之言,有字之書為師為友。以文字為媒介,書籍帶著我們走向新的世界,教會我們許多知識,前人的經(jīng)驗與智慧,虛幻的歡笑與淚水,令我們沉醉,助我們成長。“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的古訓仍在耳邊。正是有字之書告訴了我們“老魚跳波瘦蛟舞”的詩意,正是有字之書讓我們體味出“天荒地老無人識”的苦澀,有字之書塑造著最初的我們,正如加繆評卡夫卡:“他書中的每一頁都強迫我去讀它?!庇凶种畷?、有益之書的每一頁也都“強迫”著我們?nèi)ラ喿x。
年齡稍長,閱歷增加,無字之書的書頁也漸漸增加,其中內(nèi)容悲喜自知。無字之書,是閱歷,是經(jīng)驗的積累、情感的積淀,是人生路上經(jīng)過的一個個路牌。它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前進的方向,開啟一扇扇不同的門。我們跟著無字之書的指引,向前走去。
有字之書,無字之書,說到底,其傳授之物均源于外,你化而用之,或上坦途,或墜深淵。心靈之書,卻是由你而發(fā),由你守候。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蹦愕男撵`之書,你要去讀懂。何謂讀懂?群居不倚,獨立不懼,問心無愧,即為讀懂??鬃永в陉惒?,問弟子是否行道真的不可為,或說不可為,或說應與世推移,顏回卻說:“不容何???不容然后見君子!”不容何???讀懂自己的心靈之書,遵循本心,遵循良心,那么從心所向,從欲而行,致力于其中,豈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匠人”?也正是心靈之書,才能讓人舍生取義。
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三者缺一而不可。然而,知前兩者重要之人,恒河沙數(shù)。我能讀我,方成大我之人則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