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張明蕾
銀白色的金屬外殼,內(nèi)襯黑色絨布,這樣的手提箱在影視劇中多半擔任著運輸貴重物品的職責,在黃黃高速管理處總路咀管理所(以下簡稱總路咀管理所)也不例外。只不過箱子里的貴重物品既不是金銀,也不是珠寶,而是無價的“精神食糧”——書籍。職工們還給箱子取了個好聽的名字——“行走的圖書館”。
2017年7月,黃黃管理處武英黨總支發(fā)出《圖書漂流倡議書》,總路咀管理所的職工書屋正式擔負起了為武英高速全線職工播撒“精神食糧”的職責?!拔覀兊穆毠?010年就成立了,那時的圖書漂流活動還不成制度?!蔽溆Ⅻh總支書記王曉華告訴記者。
購買兩個圖書漂流箱,利用職工班車運送??偮肪坠芾硭诰W(wǎng)上公布漂流圖書信息,由定點漂流的站所職工選定最終漂流的書目。每次選定一個站所,漂流期一個月。漂流圖書中有標識書簽,尾頁附有《漂流圖書登記表》。每個步驟如今都已成規(guī)范化的制度,懸掛在總路咀管理所職工書屋的墻壁上。
“這箱書剛從羅田所漂回來,管理員還沒來得及整理上架,因為前幾天剛把下個漂流箱送走?!蓖鯐匀A說,職工書屋目前的5000多冊藏書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武英高速全線職工共同擁有的“精神食糧”?!熬袷臣Z”的上下架并不是整理書柜這種簡單的操作,去年總路咀管理所引進了一套電子軟件圖書借閱系統(tǒng),所有書籍重新編號錄入系統(tǒng),每一本進出都有電子記錄,實現(xiàn)了職工書屋的電子一體化服務功能。
總路咀管理所工會把職工書屋平臺和工會教育職能充分結合,堅持把“職工書屋”建設與開展“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和青年讀書活動等有機結合,相繼開展了“全民閱讀、書香總路咀”“職工講堂”“每天讀書一小時”“職工讀書月”“圖書捐贈”“讀書沙龍”,以及青年讀書等讀書活動?!八膫€一”讀書活動更是成了全體職工必須完成的固定項目,即每天讀一小時書、每月推薦一本好書、每季度撰寫一篇心得、每年組織一次演講比賽。每周二還有個職工書屋開放日活動,吸引了院內(nèi)各單位職工到書屋借書、閱書。
“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文化氛圍日漸濃厚,職工整體素質(zhì)有了明顯提升。2013年黃黃管理處管理崗位競聘上崗,總路咀管理所就有7名職工考中,占了整個管理處錄取名額的三分之一。“報名考試的可都是一線職工,如今從基層收費員走上管理崗位的,我們所出了不少啊,這都是讀書的力量?!蓖鯐匀A很自豪。2016年,總路咀管理所職工書屋榮獲了全國總工會“職工書屋示范點”榮譽稱號,下一步將大力推動職工書屋電子一體化服務功能,讓員工體驗上動動手指就能借書的方便和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