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一切殘害野生動物植物的行為,構(gòu)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環(huán)境,才能避免更多物種因為人類的貪念而滅絕
世界最后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Sudan)死了,享年45歲。
對于北方白犀牛這一珍貴野生物種,很多人并不了解,但當你看完Sudan的經(jīng)歷,你一定會對它們感到深深的惋惜。
白犀牛是全球最珍稀的瀕危動物之一。白犀牛分南白犀和北白犀兩個亞種,北方白犀牛野生種群的平均壽命為40歲。北方白犀牛曾經(jīng)廣泛分布于非洲中部乍得、蘇丹、南蘇丹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地。根據(jù)資料顯示,1960年代,世界上有超過2000頭的北方白犀牛,但是大量的偷獵行為讓它們成為了瀕危物種。到1984年,僅剩下15頭。
Sudan1973年出生在南蘇丹,1歲時在野外被捕獲,被送到了捷克Dvur Kralove動物園。2009年,Sudan和另外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Suni,以及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Najin和Fatu搬到了肯尼亞的奧爾佩杰塔自然保護區(qū)中,希望那里的氣候環(huán)境能夠幫助這些犀牛繁衍后代。
遺憾的是,計劃失敗了。
2016年10月,Suni因心臟病去世,Sudan成了世界上唯一的雄性北方白犀牛。為了保護它,人們鋸掉了它的犀角,派出一個40人組成的團隊持槍24小時守護,還有全球最好的獸醫(yī)動物專家為它服務(wù)。作為最后的雄性北方白犀牛,Sudan吸引著成百上千游客。姚明和江一燕都曾遠赴肯尼亞見Sudan,號召人們關(guān)注北方白犀牛。然而,嚴密的保護能救Sudan脫離盜獵者的手,卻無法阻止因年老造成的身體機能衰退。2018年3月20日,痛苦的Sudan被醫(yī)生執(zhí)行了安樂死。從此,這個種群只剩下一對無法自然生育的母女。
對Sudan來說,死亡是解脫。但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又一個物種走向滅絕。
過去短短40年里,世界失去了90%的犀牛,如今每年還有1000多頭遭盜獵死亡。這一切都是人類對犀牛角的貪婪造成的——盡管犀牛角的主要成分和指甲類似,仍有人偏執(zhí)地相信它的治病功效,交易犀角制品的黑市也一直存在。
“蘇丹”離世,全世界為之惋惜。姚明在社交媒體發(fā)文重申“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以期進一步喚醒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事實上,對中國來說,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同樣任重道遠:因食用和過度捕獵,禾花雀已從“瀕危”升為“極?!保婚L江江豚如果不抓緊保護,也可能會在10—15年出現(xiàn)功能性滅絕。
抵制一切殘害野生動物植物的行為,構(gòu)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環(huán)境,才能避免更多物種因為人類的貪念而滅絕。
●媒體評點:Sudan的死,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學(xué)會如何保護動物這樣老生常談的問題,而是作為人類,我們?nèi)绾握业揭环N方式,和大自然共生共長。我們?yōu)镾udan的死感到悲痛,但又絕不應(yīng)僅限于此刻的悲痛,如果只為了滿足自身貪欲,殘忍掠殺其他物種,北白犀牛的今天,很可能就是我們的明天?。↖NSIGHT視界;有束光《中國新聞周刊》)
◎話題拓展: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保護野生動物;和諧共生;警示與反思;從我做起……
(資料來源:INSIGHT視界、澎湃新聞等)
編輯/華放 關(guān)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