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它以觸動心靈的方式,讓幼兒感知生活,感知生命,用生動的形象解說熱愛、挫折、規(guī)則……是幼兒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美餐。大班幼兒在入小學前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心理:焦慮、恐懼、期待等,我們可以帶領幼兒探究繪本閱讀,克服入學前的焦慮與恐懼;感悟繪本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深入繪本閱讀,建立正確的規(guī)則意識,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揚帆起航。
關鍵詞:繪本閱讀;焦慮恐懼;傾聽習慣;規(guī)則意識
繪本,作為幼兒炙手喜歡的圖書,它以觸動心靈的方式,讓幼兒感知生活,感知生命,用生動的形象解說熱愛、挫折、規(guī)則……是幼兒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美餐?,F(xiàn)如今,大班幼兒即將幼兒園畢業(yè)了,這也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點。他們在入小學前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心理,他們會焦慮、恐懼、期待等,如何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入學觀念,讓他們對小學生活充滿美好的愿望呢?我們可以借助繪本閱讀,讓幼兒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學習良好的行為習慣、規(guī)則意識,調節(jié)正確的入學前心理等,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揚帆起航。
一、 探究繪本閱讀,克服入學前的焦慮與恐懼
我們班的嘟嘟小朋友跟我說:“老師,小學是不是要做很多的作業(yè)?是不是沒有午睡了?沒有游戲了……”她一連串的問題,很顯然地表現(xiàn)出了一些不安與焦慮。我告訴她:“小學里沒有午睡和游戲了,但是有更好的學習氛圍,更有趣的實驗操作,不用擔心,你一定能適應的?!笔前?,幼小銜接永遠是一個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幫助幼兒克服入學前的焦慮與恐懼也是刻不容緩的事。因此,在學期初,我們安排主題計劃時,有意識地根據幼兒的情感需要和入學準備方面安排了相關的繪本《花襪子小烏鴉》《我要上小學》《小阿力的大學?!返?,比如在《小阿力的大學?!愤@一繪本中,小阿力在上學前他又是興奮,又有點兒擔心,還有莫名的焦慮。小阿力畫小鳥、喂小鳥、跟小鳥訴說他的心事,他告訴小鳥們,擔心自己的學校里迷路;擔心鞋帶不會系;還把那只孤立無援弱小的小鳥比作是自己……一系列的動作與心理,都表明了小阿力因為上小學而焦慮。媽媽給小阿力準備好鞋子、書包等物品,給予小阿力溫暖的擁抱和言語的安慰,當小阿力把籠子里的小鳥放飛出去,讓它去尋找更自由廣闊的天空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小阿力他決定也像小鳥一樣去探索這自由的天空。我們在閱讀繪本時,殊不知幼兒們也正如小阿力一樣正擔心著上小學后的情景,通過閱讀繪本,幼兒們感受到了小阿力所擔心的事情,也知道了如何來緩解自己心理的焦慮情緒,更讓老師和家長們意識到,幼兒需要的是物質上的提供,更需要心理上的慰藉。
二、 感悟繪本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保證。傾聽既是一個聽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的過程。在傾聽他人的過程中,幼兒可以從他人的言語中學習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識和他人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和原則。同時善于傾聽是語言表達的前提,也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修養(yǎng)。因此幼兒要與人融洽相處、流暢的交流,必須要先學會傾聽,才能掌握與人交流的技巧。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在眾多學習習慣中,幼兒們最為缺失的是良好的傾聽習慣,主要表現(xiàn)在:缺乏耐心,隨意打斷別人講話;不仔細,不能正確理解別人的意思等。如果將這些習慣帶入小學,很有可能使聽課效率大打折扣,從而出現(xiàn)學習困難。因此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非常重要。
當我們翻開繪本《大熊有一個小麻煩》時,大熊想要傾訴自己的麻煩,可是小發(fā)明家、小裁縫、小帽商、醫(yī)生等人都沒有認真地聽完大熊的傾訴,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加給大熊,小發(fā)明家給大熊裝上了翅膀;小裁縫給大熊戴上長長的紅圍巾;小帽商給大熊戴上帽子……可是大熊需要的是這些嗎?并不是??!我?guī)ьI幼兒們閱讀到“大熊卸下了小翅膀,摘掉了帽子和眼鏡,解開了脖子上的圍巾和幸運項鏈,脫下了長筒靴,還把手里裝著蜂蜜的罐子和藥盒子放到了一邊。然后,它輕輕發(fā)出一聲長嘆”,我問幼兒們:“你知道大熊的小麻煩是什么了嗎?”幼兒們都搖搖頭,我繼續(xù)問:“為什么會不知道呢?”子昂說:“因為這些人沒有聽大熊說完,就連我們都沒有聽到大熊想要說什么。”我回應:“說得太好了,瞧瞧,把話聽明白多重要??!趕快,讓我們繼續(xù)聽故事,聽聽大熊到底有什么小麻煩吧!”幼兒們都豎起小耳朵,睜大小眼睛,認真地跟著我繼續(xù)下面的故事旅程。閱讀結束后,幼兒們也懂得了愿意傾聽是多么重要的事。《大熊有一個小麻煩》是教師給幼兒準備的營養(yǎng)豐富的心理“自助餐”。吃了這樣的“自助餐”,幼兒們會懂得耐心傾聽,善于溝通、善于交流。在聽故事的時候,幼兒通常會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注進去,自己的理解也在隨著故事的進行慢慢加深,也就慢慢認識到并不是每個人看待事物的方式都與自己一樣,樂于傾訴、學會傾聽是我們每個幼兒都應該擁有的能力。
三、 深入繪本閱讀,建立正確的規(guī)則意識
在生活中幼兒不遵守規(guī)則的現(xiàn)象比較明顯,對于禁止的事情他們與故事中的小貓一樣充滿好奇,往往會出現(xiàn)犯規(guī)的現(xiàn)象,如:禁止大聲喧鬧的,有的幼兒就會出現(xiàn)大聲喧鬧;危險的地方禁止使用的,有的幼兒卻還是會去嘗試一下,幼兒這種探索、嘗試的心態(tài)是很好的,但它們卻不知道其中隱含的危險,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
比如《十一只貓做苦工》《十一只貓進袋子》《十一只貓變泥猴》等這一系列的繪本,是一個非常精彩且具有深刻教育價值的繪本,主要講述了十一只小貓漠視“禁止采摘”的牌子而摘花,漠視“危險,禁止通過此橋”的牌子而過橋,漠視“禁止攀爬樹木”的牌子而爬樹,漠視“禁止進入口袋”的警告而一齊鉆進袋子里,被怪獸抓去白天做苦工,晚上睡監(jiān)獄,它們感受到了自己不遵守規(guī)則的后果,想辦法逃了出來,在逃出苦海來到馬路邊時,它們就沒有像過去那樣的隨心所欲,而是乖乖地從天橋上過了馬路。這一系列的繪本實在是一位非常文明的“老師”,它沒有任何說教意味,不露絲毫訓導痕跡,而是巧妙地將“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則”這個“核”碾得細細的、碎碎的,然后揉進充滿“游戲精神”的故事之中,讓幼兒自己慢慢去咀嚼、回味。
閱讀經典繪本,讓幼兒在內心里,慢慢地開始擁有一個良好的“自我鏡像”,這樣的一個自我鏡像,必然能夠促使幼兒不斷走向卓越,讓他們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逐步邁向成功的階梯。
作者簡介:
俞麗芳,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辛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