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杰
【摘 要】 音樂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常規(guī)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課堂紀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音樂課堂效果和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關鍵詞】 音樂令;課堂紀律;音樂興趣
曾經聽過一堂低年級音樂課,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個個神采飛揚,課堂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但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并不是很強,場面很快就變得有點混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認為課堂紀律的好壞直接影響音樂課堂效果和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常規(guī)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任教這么多年來,親身感受到了以下幾個問題:
1. 上課鈴聲響后,學生們一窩蜂似的擠進音樂教室,進教室后沒有馬上坐好,而是在那大聲喧嘩;2. 有些學生在音樂課上交頭接耳、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調;3. 音樂課上,老師正極其認真地介紹樂理知識,某些學生臉上毫無表情,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黑板,等老師提問他時,一臉茫然;4. 老師講的有滋有味的時候,經常被愛管閑事的同學打斷。
我想每一位音樂老師遇到這些問題都會感到很頭痛吧!下面我來談談我認為比較好的幾種調控音樂課堂紀律的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商榷!
一、明確課堂常規(guī)要求
鋼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效果不錯。音樂課上要求學生上課時隨著教師的琴聲一行行列隊輕輕走入教室,在音樂聲中向教師問好、坐下。下課后仍按小組隊形踩著音樂節(jié)奏輕輕退出教室。在這一訓練過程中,教師不必大聲地喊叫坐好、不要說話、起立、停下來口令,只需要彈奏相應的鋼琴小曲片斷,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覺,又營造了音樂課的氛圍。這種要求一旦成為學生的行為習慣,就可以長久地發(fā)揮作用,產生積極的管理效益和教學效益。
二、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
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不遵守紀律,除了自制力差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所學的內容沒有興趣,沒有興趣就不會喜歡,不會專心,就會去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刻苦鉆研教材,精心備課,把音樂課上得生動有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自然就融入課堂里來了。對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初登講臺時,我是一個沒有什么教學經驗新老師,每次教學總是讓學生跟我一句一句學唱,但是很快學生就不想唱了,也不感興趣了。后來我進行了仔細的琢磨,例如在上二年級《小紅帽》這一課時,我制作了課件,把小紅帽歌曲中的童話故事講給學生聽,學生聽了這個故事后格外認真,結合課件中關于小紅帽的每一個畫面,很快學生就學會了,而且歌詞記得很快。同時我又進行了童話情景劇的創(chuàng)編,讓學生能夠快樂的在音樂活動中學習和體驗,這次課進行得非常順利,學生的興致很高,根本無須教師去提醒學生注意課堂紀律。
三、小組合作,提高課堂積極性
我校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我也應用到了音樂課堂上,每次學完一個單元的歌曲后,我都會進行小組間的PK比賽。首先我會隨機選取每個小組的X號上來代表小組參賽,為了小組的榮譽,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評委也是隨機選取的每個小組的成員,我會要求同學們做到公平公正,一旦發(fā)現(xiàn)有不公平的現(xiàn)象,取消評委資格,這樣小評委們也會認真聆聽,在比賽期間如果某個小組的記律不好,也會取消其獲獎資格,每次會評選出2個優(yōu)勝小組,并為小組加兩分,這樣同學們上課積極性很高,紀律也很好,為了避免審美疲勞,我一般只進行兩組比賽,每次同學們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課堂氛圍很好,課堂效果也很好。
寓教于樂的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就會順利,那么解決紀律問題就顯得非常輕而易舉了。
【參考文獻】
[1] 王晶. 談小學音樂課的紀律管理[J]. 考試周刊,2010(7).
[2] 賀克春. 教育中的自由與紀律[J]. 中學語文(學生版),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