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世彭
《羅恩格林》序曲中的啞劇。神秘的天鵝武士與載他前來的天鵝。象征主義地把武士乘天鵝拉著的船前來會見國王及女主角的神話簡化,臺前的小池塘象征著湖。
《羅恩格林》第一幕的群眾場面。注意承載著國王及大批武士的平臺,可以自由升降,沒有中間支柱的鋼鐵平臺載重量驚人。
19 99年7月31日至8月4日間,我夫婦應邀往訪拜羅伊特樂劇節(jié)。這是個“非《指環(huán)》劇季”,表示那年夏天不演“指環(huán)”系列,因為新的制作正在籌備中,要等來年的夏天才能看到。為了這六年一度的“非《指環(huán)》劇季”,樂劇節(jié)主辦方推出一出新制作的《羅恩格林》(
Lohengrin
),重演1995年結(jié)束當輪演出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Tristan und Isolde)
,然后接演還沒結(jié)束本輪演出的三出樂劇《漂泊的荷蘭人》(Der fleigende Holl?nder
)、《帕西法爾》(Parsifal
)及《紐倫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我之前提過,樂劇節(jié)的新制作通常會連演五年,每年都可以改進。重演《特里斯坦》的原因是該制作實在太受觀眾歡迎了,尤其是女高音/次女高音瓦爾特勞德·邁埃爾(Waltraud Meier)的演唱與丹尼爾·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的指揮,這出戲的票也因此特別難買。樂劇節(jié)給我本人提供五張贈票,但一直無法讓我太太也買到這場的票,她因此只看了四出。
新制作《羅恩格林》是由英國名指揮安東尼奧·帕帕諾(Antonio Pappano)領(lǐng)軍,英國名導演基思·華納(Keith Warner)執(zhí)導,也由兩位英國設(shè)計師蒂芬諾斯·拉扎里迪斯(Stefanos Lazaridis)及蘇·布萊恩(Sue Blane)負責布景及服裝設(shè)計。燈光設(shè)計是誰,樂劇節(jié)的節(jié)目單及紀念場刊里都沒提及,但在我模糊的記憶中,好像也是英國人。
《羅恩格林》第三幕開始,結(jié)婚進行曲的群眾場面。注意左側(cè)延伸出來的“走道臺板”上載著十余位伴娘,但板下并無任何支柱。
《羅恩格林》第三幕,五位主角都在臺上演唱。注意方形平臺可以旋轉(zhuǎn)升降,它周圍的四塊板可以伸縮,左右兩塊更可伸長將近十米,上載十幾位群眾,載重量及舞臺機械的靈活巧妙都極驚人。
帕帕諾先生自2002年起長期在倫敦的皇家歌劇院擔任音樂總監(jiān),目前已有相當國際聲望。1999年時他雖僅主掌皇家丹麥歌劇院,但在歐洲主要歌劇院及英國的兩大次要歌劇院(English National Opera及Scottish Opera)已有很多著名的作品了。基思·華納跟帕帕諾一樣,在英國、美國及歐洲歌劇院負責過很多的歌劇制作,也是一位享有國際聲望的舞臺導演。記得我在1990年為香港話劇團譯導話劇版本《費加羅的婚禮》時,基思·華納剛好也帶著同名歌劇來香港藝術(shù)節(jié)獻演,我們兩人還一同主持過一個講座。
在1999年,基思·華納與帕帕諾先生都是初次在拜羅伊特工作,可這兩位跟他們的英國設(shè)計團隊所做出來的《羅恩格林》,水平卻難得的高,可算我23年來在拜羅伊特看過的將近70場演出中印象最深的之一。這篇追憶文章,也將以討論這出樂劇的導演構(gòu)思及設(shè)計方向為主。
首先應該交代這個制作的演員陣容。男主角天鵝武士羅恩格林由羅蘭德·瓦根福爾勒(Roland Wagenfuhrer)擔綱,女主角埃爾莎由梅蘭妮·迪納(Melanie Diener)主唱。壞女人奧特魯?shù)掠缮w布里耶·施納特(Gabriele Schnaut)演唱,壞蛋泰拉蒙德由讓-菲利普·拉豐特(Jean-Phillippe Lafont)扮演,加上老牌英國中低音約翰·湯姆林森(John Tomlinson)飾演的國王,諾伯特·巴拉奇(Norbert Balatsch)領(lǐng)導節(jié)日劇場著名的合唱團,這個演藝組合也算國際一流了。
導演在演奏序曲時加上了一段啞劇,交代天鵝武士羅恩格林的神秘來歷。幕啟時只見舞臺的前半有個煤沙堆成的小丘,中間有個池塘,背后有些枯樹,也有一輪幽暗的滿月。這輪滿月在劇中隨著劇情及音樂,變換各種顏色及形狀,譬如第三幕婚禮場景的中段,這輪幽月是缺的,象征這對新婚夫婦的婚姻維持不久。臺前的池塘有時有水,有時卻是干的,而奇怪的是天鵝武士分明從有水的池里升起,衣服卻是干的,這其中的巧妙我研究再三都沒弄明白。
《羅恩格林》三幕三場高潮戲。穿新婚白衣的女主角跪坐左側(cè),奧特魯?shù)略谟覀?cè),國王在上端中間,半身在池塘出現(xiàn)的天鵝武士將被天鵝船載走,在這演出中改為沉入池塘不見。
《羅恩格林》第三幕高潮戲,壞蛋已被天鵝武士殺死,平臺轉(zhuǎn)成另一形狀,周圍的四塊板都已縮進不見,剛剛成婚的男女主角則在臺前右側(cè)。
序幕中我們看到導演隨著音樂敘述天鵝武士的神秘,說到他那條由天鵝拖拉的小船在湖中行駛時,武士就從臺前的池塘中緩緩升起,面前浮出一只像孩童放在浴盆里戲耍的玩具天鵝。而在第一幕中間,天鵝武士從湖岸登陸時,觀眾看到的僅是臺后奇光閃耀,一支銀色的巨型寶劍在臺后中央出現(xiàn),光芒四射。手捧寶劍身穿黑衣的羅恩格林從光芒中緩步踱出,并無早年演出此劇時天鵝船逐漸駛近的場面,羅恩格林也不像一般演出中身穿銀色盔甲,在這些方面導演的處理,就完全是象征性的了。
劇中敘述女主角埃爾莎被泰拉蒙德夫婦冤屈,急需一位她夢中遇見的武士前來救贖,這位在緊要關(guān)頭出現(xiàn)的英雄也愿意為了保全她的聲譽而跟泰拉蒙德決斗,決斗結(jié)果英雄當然勝利,還寬厚地饒了壞蛋一命。英雄美人協(xié)議成婚,英雄唯一的要求就是埃爾莎不可以問他的名字,埃爾莎也答應了,盛大的婚禮馬上籌備起來,英雄美人進入教堂,壞蛋夫婦密謀陷害這對新婚夫婦,包括說動埃爾莎逼問天鵝武士的名字,武士無奈之下告訴大家他叫羅恩格林,乃圣杯武士帕西法爾的兒子,他也告訴埃爾莎他們的婚姻就因為她追問此項秘密而告終,他必須離去……這些劇情都在沙丘前后及從地底升起的方形轉(zhuǎn)臺上依次呈現(xiàn),舞臺機械運作順暢且非常靈便。
該制作有三處充分顯示了拜羅伊特在舞臺技術(shù)方面的先進。第一幕開始時國王巡視這個名叫布拉班特的封邑,沙丘池塘的后方上空緩緩落下一個載有數(shù)十位武士的鋼架,中間安坐身著盔甲的國王。這座鋼架并無任何下方的支柱,也沒有任何自上方垂下的吊索分擔重量,這就表示如此載重的鋼架是由舞臺兩側(cè)的升降機,相隔整個舞臺的寬度遙遙支撐的。雖說由后臺兩側(cè)裝置負責鋼架的升降不算稀奇,但這左右兩臺升降機能夠支撐起近20噸的重量、橫貫近20米寬的舞臺,也不需要上空鋼索勾住鋼架分擔重量,而這奇重的鋼架又能升起30米在舞臺上空隱藏不見,這種舞臺裝置的先進,就讓我這內(nèi)行導演都嘆為觀止了。
另外一個看起來普通但在內(nèi)行人眼里同樣嘆為觀止的舞臺技術(shù),就是《羅恩格林》第二幕及第三幕中運用多次的那塊巨大方形臺板了。這塊臺板可以旋轉(zhuǎn)升降,可以傾斜成不同角度,這已屬不易;最難得的是它的四周都能再伸出另一塊臺板,供歌手及群眾上下進出,也可以站在這些臺板上表演。其中左右兩塊臺板更能延伸出七八米,讓合唱團飾演的伴娘站在上面演唱;而這兩塊“走道伸展板”下面也無任何支撐,這塊鋼板的強度,以及讓它運作的機械設(shè)施的精密度,內(nèi)行人看來就不得不佩服了。
第三幕開始,婚禮進行曲的場面,就以這塊方形臺板代表新房,大批伴娘從這延伸出去的“走道”上引領(lǐng)新婚夫婦進入“新房”,然后站在“走道”上唱完這首極有名的“婚禮進行曲”后魚貫下場,留下新婚夫婦及后來加入的壞蛋夫婦演唱接下來的主戲。在這些場面里,這塊居中的臺板不斷變化角度高度及傾斜度,后面的月亮也不斷變更形狀及色彩,完全配合瓦格納的美妙音樂,真是絕妙的演藝饗宴。
1979年由現(xiàn)任藝術(shù)總監(jiān)沃爾夫?qū)ね吒窦{執(zhí)導的《羅恩格林》一幕三場的群眾場面。天鵝武士在中下,女主角在舞臺正中。
另一個難得看到的場面是第三幕接近結(jié)束時,奧特魯?shù)抡姓J埃爾莎失蹤的弟弟戈特弗里德,乃因她的魔法才變?yōu)樘禊Z,也就是一直為羅恩格林拉船的那只。最后她的魔法被英雄所破,舞臺上空垂下一個旋轉(zhuǎn)的水晶球,里面裝著那位少年公爵。等他變回原形,羅恩格林就把他的寶劍贈送給少年,讓他接掌布拉班特封邑的治理,然后飄然隱去。這個場面的處理也相當別致;空中旋轉(zhuǎn)的水晶球里遭到囚禁的少年,面貌身材居然跟從后臺走出的少年公爵完全一樣,想來該是“全息影像”(hologram)的效果,至于怎樣操作呈現(xiàn),則是我始終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了。
8月3日看完本季五出樂劇的最后一出《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步出劇院,已是晚間十點三刻,第二天一早就要駕車去機場返回香港了。緩步走向停車場時,抬頭猛見天際一弦新月,襯著劇場周遭燈光凄迷的夜色倍顯孤零。售票處的大門早就關(guān)閉,但門口已有四五位觀眾打開睡袋準備就寢,為翌日早晨九點就可購得站票或臨時出售的退票做準備??吹竭@些忠實的觀眾,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但也百感交集:能為拜羅伊特這些資深而熱情的觀眾服務(wù),不正是我們這些演藝工作者終生奮斗的目標?而這群忠實觀眾的養(yǎng)成,也需要一個安定富足、文化悠久的社會環(huán)境。憑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他日也許可以產(chǎn)生一位像瓦格納那樣的天才作曲家兼劇作家,創(chuàng)作出一些不朽的作品;但這位天才是否會有瓦格納那樣的際遇——得到各級領(lǐng)導的全力支持,演藝同行的無私幫助,地方父老的熱心解囊,再加上全球觀眾的常年觀賞,則是個很大的疑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