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俠
摘 要:閱讀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突出價值,對小學生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本文以繪本閱讀為例,對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標準
1.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
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層面來看,多數教師對繪本讀物的認識不夠深入,他們更關注閱讀是否可以提升學生的“識字”水平,而對其他教學價值的重視不夠,如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陶冶情操、引導價值觀等;從學生層面來看,多數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閱讀的興趣不高;從學校層面來看,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投放的閱讀繪本數量較少,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此外,對語文教師的教學評價與激勵機制中,缺少對閱讀方面的考核,也缺少對閱讀教學的專項培訓。
2.閱讀教學有效性的衡量標準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閱讀文本的趣味性是吸引學生的重要因素,同時閱讀文本本身的裝幀同樣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圖文并茂的繪本顯然比純文字閱讀文本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受到學生的追捧和喜愛。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剛開始系統(tǒng)地識字,在閱讀中表現出直觀形象、充滿想象、聯(lián)系自己、模仿性強等特點,因此在閱讀文本的選擇上也應考慮這些特點。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主要表現在激發(fā)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學會閱讀方法、豐富知識等方面,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應以上述標準來衡量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3.閱讀教學有效性的評價維度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評價維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與合適的閱讀文本,使小學生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悅讀”的情感體驗;二是通過閱讀教學,學生基本掌握了恰當的閱讀方法,通常從讀封面、讀環(huán)襯、讀扉頁、讀正文、讀封底等方面進行指導;三是通過閱讀教學,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升,如能猜讀、能想象、能表達、能表演等。
二、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原則及思路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應遵循以下教學原則:一是直觀性原則,選擇的閱讀繪本盡量具有直觀性特點,與該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相適應;二是自主體驗原則,在教學中盡量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官進行直觀體驗和感受,從而加深印象和理解;三是興趣至上原則,閱讀繪本的內容要豐富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隨著閱讀的深入獲得更多的驚奇感;四是循序漸進原則,閱讀教學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一步一步積累。
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思路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是體驗為主,點撥為輔,重在引導,教學設計以學生的體驗為核心,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得到快樂;二是多元表達,活潑生動,可讓學通過生讀、說、唱、演等動態(tài)方式閱讀,加深理解;三是聯(lián)系自我,促進成長,閱讀繪本的內容要聯(lián)系小學生的現實生活,貼近生活,使他們在閱讀的同時獲得新的生活經驗。
三、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閱讀教學目標的構建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繪本閱讀需要結合學生的真實需求,考慮該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使閱讀回歸生活,以學生的閱讀體驗為主,讓閱讀教學更兒童化。另外,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多維目標,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從知識與能力上,應使學生通過閱讀能認讀漢字,積累字詞句,感受閱讀樂趣,進而喜歡上閱讀;從過程與方法上,讓學生通過閱讀掌握閱讀方法,如略讀、誦讀、精讀等;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上,通過閱讀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培養(yǎng)閱讀習慣,端正學習態(tài)度。
2.閱讀教學過程的指導
閱讀教學能否有較高的效率,閱讀文本的選擇至關重要。教師可依據興趣至上的策略,貼近學生生活,選擇他們熟悉的故事作為閱讀文本,使其在閱讀中產生情感和行為上的共鳴,進而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閱讀文本的選擇應盡量符合該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既讓他們“讀得明白”,又讓他們“有所收獲”。此外,還可選擇凸顯創(chuàng)意策略的文本,通過既貼近學生生活又頗具創(chuàng)意的閱讀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閱讀方法的指導方面,語文教師需指導學生學會“眼睛看一看”,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指導;鼓勵學生“嘴巴讀一讀”,從跟讀開始,引導學生逐漸自我閱讀;指導學生“腦袋想一想”,借助文本內容引導學生活躍思維;教會學生“耳朵聽一聽”,從聽故事中培養(yǎng)閱讀興趣;借助繪本的圖文并茂,引導學生“小手畫一畫”,讓他們將故事畫出來,對故事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最后還可鼓勵學生“身體演一演”,通過多種方式將故事表達出來。
此外,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還應采取與該年齡段學生特點相適應的評價策略,注重過程性評價,通過合理評價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如自我表揚、互相表揚、教師表揚與點評、成果展示等,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來。
參考文獻:
[1]鄧夢牛.關于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7(4).
[2]劉世麗.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參與的教學策略[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