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的語文成績具有重要影響。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成績展開討論,旨在通過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成績。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成績;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優(yōu)化以及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已經(jīng)成為當前廣大師生共同關注的問題。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內(nèi)容,也是阻礙小學生語文成績提高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成績已經(jīng)成為當前語文教師仔細鉆研的課題。教師應采取多樣化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有效導入課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面對大篇幅的閱讀文本,對于枯燥無聊的內(nèi)容不感興趣,因此,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成績的基礎和前提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新課改強調(diào)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音樂以及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再充分利用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進行課程導入,由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比如,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時,小學生對于小興安嶺還不太了解,因此,教師首先可以向?qū)W生展示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以及豐富的物產(chǎn),然后指出小興安嶺的地理位置——東北,進而由東北展開討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暢談一下自己對于東北的了解,由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教師可以以導游的身份引導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了解,感受小興安嶺四季的不同特點,并且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通過這樣的課程導入方式,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體驗,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本的魅力,進而鼓勵學生通過閱讀獲取更多的知識,由此調(diào)動學生語文閱讀的主觀能動性,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好鋪墊。
二、加強閱讀技巧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成績,首先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賴于教師的閱讀技巧教學。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大多是帶領學生分析文本中的好詞好句,并且將其記錄下來就完成教學了,但語文測試注重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教與學之間的出入成為導致學生閱讀成績無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通過富有啟發(fā)性以及引導性的語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善于質(zhì)疑,進而深入剖析與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逐漸掌握記敘文、說明文以及議論文的閱讀技巧,切實有效地提高了閱讀能力。
比如,在學習《觀潮》這篇文章時,文章主要介紹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在引導學生閱讀本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觀潮》的“觀”是什么意思?“潮”又是指哪個潮?江潮還沒有到來之前是怎樣一番景象?作者用了哪幾個詞語來形容潮來時的景象?閱讀第三、第四自然段,作者的觀察順序是怎樣的?作者抓住潮水的哪些特點來進行描寫的?最能體現(xiàn)潮水雄偉壯觀的詞句有哪些?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閱讀技巧,進而提高閱讀能力。
三、加強課外閱讀教學,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閱讀最重要的是積累,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基礎好詞好句,而且還要引導學生挖掘閱讀文本中的寫作手法以及寫作思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語文閱讀教學的時間與空間都是有限的,雖然在新教學要求下,小學語文課文中插入了大量精美的圖畫以及優(yōu)質(zhì)的文本內(nèi)容,但仍然無法滿足小學生的閱讀需求。因此,語文教師要加強課外閱讀教學,拓寬學生的閱讀領域,從課內(nèi)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料,如經(jīng)典名著、語文報刊等課外讀物,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四、總結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成績,語文教師就要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以及閱讀學習需求,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及延伸語文閱讀領域,豐富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等方式,提高其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最終使學生獲得較為理想的閱讀成績。
參考文獻:
[1]施艷紅.試論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7(1):165.
[2]李萬敏,劉世明.淺析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2016(3):142-143.
作者簡介:雙林芬(1989— ),女,云南龍陵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