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吳江
由中國化工學會化肥專業(yè)委員會、《南方農村報》聯合發(fā)起,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鉀鹽(肥)技術交流大會在河南新鄉(xiāng)圓滿閉幕。農業(yè)農村部耕地質量監(jiān)測保護中心質量建設處處長楊帆、上?;ぱ芯吭嚎偨洕鷰焺⒁匀A、上?;ぱ芯吭夯仕崭彼L張偉、鄭州大學教授許秀成、中國農科院IPNI研究員何萍等出席會議,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興旭、總經理張慶金、副總經理趙連紫以及總經理助理賈新潮參加會議。中國化工學會化肥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亓昭英主持會議。
作為鉀鹽(肥)技術交流層面的會議,大會的主題報告精彩紛呈,引起與會者的關注。楊帆針對“耕地質量提升與肥料增效”問題進行了闡述。她說:“2004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旨在增加糧食產量的政策,推動了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但是,化肥、農藥過量施用,地下水過量開采,耕地質量退化,資源環(huán)境亮起‘紅燈’,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她提出,耕地質量提升與肥料增效是大勢所趨,未來耕地提升和肥料增效將成為重點工作。
中小企業(yè)合作發(fā)展促進中心秘書長兼主任王素珍則針對企業(yè)的社會責任進行了解讀。她呼吁企業(yè)更多的參與到社會責任評價體系中來,提升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
何萍作了題為《我國土壤鉀素狀況與鉀素平衡的時空變化》的主題演講。針對我國化肥利用率低、作物種植茬口緊以及測土施肥實現困難等難題,在研究作物養(yǎng)分需求特征、土壤基礎養(yǎng)分供應以及作物農學效率與產量反應的量化關系基礎上,何萍構建了作物養(yǎng)分協同優(yōu)化的推薦施肥模型,建立了基于產量反應和農學效率的小麥、玉米和水稻推薦施肥新方法。該方法能夠減少化學氮肥用量30%以上,提高氮素回收率10個百分點以上。
上?;ぱ芯吭河邢薰径温仿凡┦酷槍Υ蠹谊P注的硫酸鉀、農用硝酸鉀、硫酸鉀鎂、硅鈣鉀鎂等品種解讀了鉀肥新標準。特別是針對《2018年第6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發(fā)布涉及的GB/T 20937-2018硫酸鉀鎂肥、GB/T 20784-2018農業(yè)用硝酸鉀、GB/T 17419-2018含有機質葉面肥料、GB/T 36207-2018硅鈣鉀鎂肥等。
在會上,亓昭英就行業(yè)預測及以鉀肥為核心的農業(yè)4.0模式進行了解讀。她提出“沒有萎縮的市場,只有萎縮的產品。產品生產者的唯一生存之道——順應終端真正需求。她呼吁關注鉀肥下游終端消費者的需求。
作為此次會議的聯合主辦方,張慶金表示,心連心致力于成為中國最受尊重的化肥企業(yè)集團,目前正在大力推進轉型升級,由以低成本為核心的傳統(tǒng)生產型企業(yè),向以“低成本+差異化”為競爭策略的產銷研一體化企業(yè)轉型,核心就是產品和服務的升級。他表示,未來心連心公司將積極探索“氮肥+復合肥”一體化發(fā)展的新模式,按照“大基地帶小基地,氮肥基地帶復合肥基地”的思路,以尿素生產和產品研發(fā)為中心,在周圍建成若干個復合肥生產線,使尿素的低成本和復合肥的差異化相互依賴,相得益彰,形成獨特的市場布局。逐步形成完善的全國性銷售網絡,打造具有心連心特色的核心競爭力。
趙連紫闡述了承辦此次會議的初衷。他說:“心連心承辦鉀肥會議的意義,就在于呼吁關注氮磷鉀行業(yè)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交流,特別是心連心企業(yè)倡導以氮磷鉀品種之間的融合,提升肥料綜合利用率,促進肥料增效,以更好地服務于農業(yè)和農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