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唯
中考成績揭曉時,看到曾經和自己旗鼓相當?shù)耐瑢W考到了實驗班,我卻淪落至普通班,心里一陣悲涼,我知道我的高中要比別人更拼命了。
高中是一個新鮮的世界,學生會和社團招新,我也想投入這樣的新鮮當中,卻明白如果想要沖進實驗班,必須埋頭學習,進入年級前二百名。而我的入學排名是353名,差距感無時無刻不催逼著自己,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還在不斷努力,那么我只能雙倍地付出。
熬夜不是長久之計,我下了夜自習復習一會兒,12點準時睡覺,早上5點起床,拿出自己訂的物理報紙做題,做完正好6點,然后洗漱上學。北方的早秋,夏日的燥熱匍匐在漸起的秋風下,我呼吸著清爽的空氣,走的每一步都是踏實的。從暑假到開學兩個月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考進實驗班,心中只要有了目標,似乎就被注入了無限動力,沒有時間疲憊或者難過。
十一月,期中考試如期而至,我以年級第170名的成績進入高手云集的實驗班,從未產生過如此強烈的自卑感。實驗班的課講得很快,我努力地適應,想跟上課堂節(jié)奏,卻發(fā)現(xiàn)學習的步驟被打得散亂,曾經買的參考書和習題冊已經空白了好多頁。疲于應付實驗班的作業(yè)和考試,深夜兩點依然在絞盡腦汁想一道題。白天課上,思緒在物理老師的小滑塊碰撞世界中,撞不出一絲火花,就連一直輕松的英語也變得陌生而艱難。高二的最后一次考試,我最終以589名收場,成績一落千丈,名次跌到了年級倒數(shù)四分之一的位置,灰心沮喪,這不是我想要的成績,卻是不得不面對的結果。
我很累,但想到馬上高三了,緊迫的時間不容許我喘息,更不容許我一蹶不振。我想要重新洗牌,不做學習的奴隸,調整自己,把握復習步調,認真思考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如果說高三就像一個“容器”,那么誰能最大限度地往里面填充知識,誰就是贏家!數(shù)理化于我而言就如同分量較重的大石塊,必須先放。我不再盲目地做數(shù)學題,而是將一個類型的題目總結在厚厚的錯題本中,每周復習一次上周的錯題,再總結新的。
物理老師總結了近十年各省份的高考大題,出了一本習題集,我做了兩遍,將類似的題目做對比分析,按照理解分句中所給條件、列出公式、帶入數(shù)據(jù)計算的三步法去練習。我的物理老師是一個很傲嬌的“老頭子”,也是我們學校的名師,每當遇上不會的題,我就一遍一遍地問,直到完全吃透。有一次實在反應不過來,“老頭子”被我氣得簡直要“拍案而起”了,后來看我依然硬著頭皮在辦公室賴著不走,死摳那道題,他終于消氣了,又細細地給我講了一遍。所以永遠不要害怕向老師請教,也不要擔心被嘲笑,要相信自己的努力會換來老師的另眼相看甚至是感動。
而學習英語就如同填充小沙礫,抓緊課余零碎的時間背單詞做閱讀。每晚飯后,我都會做一篇完形填空并改正,不熟悉的單詞和詞組及其漢譯用紙條抄寫下來,貼在桌子旁,課間看兩遍……直到高考英語前一晚,我始終保持著這個習慣。
經過這一次的調整,我終于從年級倒數(shù)上升到前二百名,還獲得了最大進步獎學金。我很激動,因為我知道,我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我一直在努力前進,也許曾經跌倒,卻不曾退縮,正如翻涌的海浪,雖有一波三折,卻始終滾滾向前。
高考前的最后三個月,我不再那么焦慮,認認真真總結每一次模擬考試,每晚夜自習放學,我喜歡抬頭仰望迷人深邃的夜空,頭頂?shù)谋倍沸?,似乎在告訴我不管路途有多曲折,你想要去的地方就一定會到達。
高考,我超出一本線46分,順利地讀了本省的一所“211”院校。高中的一千多個日子,平淡卻從不平凡,內心的寧靜,猶如浩瀚星空,雖然靜謐卻涌動著黎明前的力量,因為渴望那一縷刺破黑夜的光芒,因為心懷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