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林 鄧金榮 王忠海
【摘要】針對小型排澇泵站揚程低、年運行時間短、分布點廣、區(qū)域內數量多的特點,探討在同一排澇區(qū)域內小型規(guī)模泵站集中設計的可行性,對泵房及進出水流道進行優(yōu)化設計,并對整個區(qū)域內的泵站輔助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一優(yōu)化配置。
【關鍵詞】小型泵站;區(qū)域化;設計
1.前言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溫變暖,暴雨、臺風等極端天氣的出現越來越頻繁;由于我國城市化速度較快,綠地面積不斷縮小,導致匯流時間大幅縮短;加上排水管網設計標準偏低,排水不暢;低洼地區(qū)內澇災害頻發(fā),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為此,我國很多城市和地區(qū)興建了排澇泵站,效果顯著。
2.小型排澇站特點及現狀
排澇泵站的設計揚程普遍較低,按流量規(guī)模可分為大、中和小型泵站。其中,小型排澇泵站的總流量在10m3/s以下,但其數量多,分布點廣,年運行時間較短,連續(xù)運行時間一般在幾天到一周左右,年累計運行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個月。
目前,已建的小型排澇泵站缺乏統(tǒng)籌設計,同一排澇區(qū)域內往往存在立式軸流泵、潛水軸流泵、潛水貫流泵等多種泵型及泵站結構型式,每種泵型的運行、管理和維護方式各不相同,給區(qū)域管理工作帶了一定的困擾。區(qū)域管理人員中往往存在大量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臨時兼職人員,日常的維護和保養(yǎng)工作不到位,當汛期來臨時,泵站往往不能充分發(fā)揮排澇功能。
3.區(qū)域化設計
3.1 泵型選擇
立式軸流泵是國內外廣泛使用的泵型,有成熟的設計、制造和運行、管理經驗。電機布置在地面上,運行維護方便,安全可靠。立式軸流泵一般需要設置地面泵房。
立式潛水軸流泵也是一種成熟的泵型,在國外和國內被廣泛使用,也有成熟的設計、制造和運行、管理經驗。該泵型可不設地面泵房。
對于排澇泵站而言,上述兩種水泵均屬于成熟可靠的泵型,且水力性能基本一致。下面對上述兩種泵型進行詳細的技術分析:
a.安裝
立式軸流泵組的安裝質量將直接影響水泵的安全運行,安裝步驟是水泵后電機,先固定部分后轉動部分的順序進行(拆除過程與安裝過程相反)。安裝前要嚴格按照所設計的安裝高程定出高程控制點,并放置水泵的縱、橫軸線;安裝過程需嚴格控制泵軸和電機軸的同心度、垂直度,葉輪間隙以及軸瓦與軸頸處的間隙等。泵組安裝過程復雜,安裝時間較長。
立式潛水軸流泵電機與水泵構成一體,現場安裝方便、快捷。小型潛水軸流泵多采用井筒式安裝,即潛水泵依靠自重落在座環(huán)上,安裝時只需將水泵吊入井筒就位即可,檢修時將泵組整體吊出。安裝過程中無同心、水平及高程調整等步驟。泵組安裝過程簡單,安裝時間短。
b.運行管理
立式軸流泵啟動前,主軸密封處需先進行充水潤滑;運行過程中,電機也可能需要提供冷卻水。小型泵站往往沒有專門的自來水接入,需要協(xié)調市政部門專門提供自來水管路,若水壓不夠,還需在管路上設置增壓泵。
潛水軸流泵水流從電機四周經過,冷卻條件好,無需外接冷卻(潤滑)水。非汛期可將泵組整體吊出,放置在區(qū)域管理單位的倉庫內,并進行基本的維護,汛期再將泵組投入流道,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質對泵組的腐蝕。
c.密封要求
立式軸流泵電機安裝在地面上,無特殊的密封要求。
立式潛水軸流泵的電機在流道內,必須有可靠的密封部件。目前,國產潛水軸流泵多采用兩道以上的機械密封,使電機與水密封隔離,并在機械密封之間設集水腔,集水腔內設漏水報警裝置,可有效的對潛水電機進行保護。
綜上所述,在區(qū)域管理單位許可的前提下,建議小型排澇泵站采用潛水軸流泵。
3.2泵站設計
a.泵房設計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人們對環(huán)境景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泵房的建筑方案已經成為設計的難點之一,既要滿足泵站的功能性需求,又要與周邊的建筑風格、環(huán)境景觀相統(tǒng)一。
為簡化設計,建議區(qū)域內小型潛水軸流泵站可不設計地面廠房,泵室上部采用輕質蓋板或陽光棚,該布置方式可大幅度減小土建施工費用及施工周期,基本不會對泵站所在位置的環(huán)境風貌造成破壞。
b.進出水流道及斷流方式
大中型立式泵多采用肘型、鐘型和簸箕型流道進水,水流條件好,但進水流道型線復雜、開挖深度大;小型立式泵可采用開敞式進水、水泵喇叭管吸水方式,以簡化進水流道型式,減少土建開挖量。出水流道采用直管出水的方式,設拍門配合斷流。
水泵出水管出口底高程可設計在出水側常水位以上,常水位停機狀態(tài)下,泵站外河水不會滲漏或倒流至內河。此布置方式可以取消進水側工作閘門,進水側僅設置檢修門槽。出水池底板高程可設計在外河常水位附近,泵組和拍門僅考慮在非汛期進行檢修,因此,出水側檢修閘門也可以取消。
該布置方式的優(yōu)點是簡化了泵房設計,減少了土建和閘門的投資。缺點是當出水側水位較低時,水泵揚程將被抬高,泵組軸功率增大,耗電量將有所增加,但考慮到小型排澇站軸功率較小,且年累計運行時間較短,能耗的增加較為有限。故小型排澇泵站采用該流道型式是合理的。
c.輔助系統(tǒng)配置
小型潛水軸流泵站的輔助系統(tǒng)主要是檢修排水系統(tǒng)和起重設備。由于泵站不設置地面廠房,無法采用傳統(tǒng)的橋式起重機或電動葫蘆起吊。以往的設計中,設計人員往往不專門配置起吊設備,或建議運行人員采用汽車吊。事實上,汽車吊的租賃價格較高,而且可能會受到泵站所在位置道路交通條件的影響,無法到達泵站現場。
泵站進行區(qū)域化設計,建議采用移動式龍門架+手拉葫蘆的起吊方式,該起吊方式不受地形和道路條件的限制,操作方便,運行人員經過簡單培訓即可輕松完成操作。
區(qū)域泵站的檢修排水系統(tǒng)可采用移動式潛水排污泵(帶軟管),整個區(qū)域內共用若干臺檢修泵,檢修泵平時可放在倉庫,需要時由運行管理人員帶到現場排水。
4.結語
綜上所述,同一排澇區(qū)域內的小型泵站,可統(tǒng)一采用潛水軸流泵,并簡化泵房設計和輔助系統(tǒng),優(yōu)化泵站進出水流道,達到節(jié)約投資,方便管理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應瑞.淺談防洪堤以及排澇泵站管理[J].建筑與裝飾,2017年3月:283~284.
[2]秦世兵,陳明明,張璐.小型水利工程區(qū)域化集中管理模式[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