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翠玲
【摘要】隨著特殊教育的發(fā)展,將“康教一體化”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應用于學校智障兒童的教育康復中,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滿足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需求,做到為每一位智障兒童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關鍵詞】康教一體化智障兒童培智課堂在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的背景下,特殊教育已經(jīng)探索出康教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康教一體化”在培智教育的發(fā)展中,為智障兒童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教育觀念的改變和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特殊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引起了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關注?!翱到桃惑w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如何引導智障兒童健康發(fā)展,在培智教育領域值得我們特殊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和完善。
一、開展“康教一體化”課堂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人們對特殊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康教一體化的教育模式日益凸顯。
1.開展康教一體化課堂,有利于智障兒童的素質(zhì)提升
智障兒童的發(fā)展狀況表明,智障兒童只通過課堂上獲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從各方面獲取知識,培養(yǎng)多方面的技能,參加多方面的實踐,鍛煉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根據(jù)智障兒童的發(fā)展需要,我們學校提出了,中重度智障兒童康教理論一體化的康教體系??到桃惑w化這一理論的提出,讓智障兒童在語言、運動等六大領域都有了明顯的改善。結合智障兒童自身的成長需要,從多維度規(guī)劃他們需要發(fā)展的能力,減少了他們的障礙缺陷,制定了智障兒童需要什么,就學什么的康復理念。智障兒童將會在訓練活動中,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提高。
2.開展康教一體化課堂,有利于智障兒童適應社會
針對康教一體化課堂教學模式,我校提出了,智障兒童能學會什么就學什么,怎么能學會就怎么學的理念,有利于智障兒童適應社會。在沒有進行康教實驗項目之前,我們總是在課堂上,告訴智障兒童,過馬路的時候,要看紅燈、綠燈,還要拿出圖片上的紅色與綠色進行分辨,課堂效果往往是老師剛讓孩子記住了紅色和綠色。當老師讓孩子再進行區(qū)分的時候,多數(shù)孩子們腦海中已經(jīng)沒有了紅色和綠色的概念。即使老師再反復教,智障孩子還是很難記住紅色和綠色??到探Y合進課堂后,我們有了知識目標、康復目標,在學習生活中,老師們更加注重孩子們的生活實踐。老師們帶領學生走向街頭,手拉手一起過馬路,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康復,智障兒童掌握了適應社會的本領。
3.開展康教一體化課堂,有利于拓展培智教育空間
開展康教一體化的課堂,我們的課程變得色彩繽紛。我們的課堂不再是單一的講解式課堂。在我們的美工課上,孩子們不再是拿著彩筆涂鴉。培智兒童的課堂導入,是在美妙的旋律中進行手指操的小運動或者舞蹈肢體運動大運動。培智學生的畫筆,在描繪的過程中有了不同的目標,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發(fā)展需要,老師為每一位智障兒童制定了不同的康復目標和知識目標。在老師的引導下,智障兒童的教育空間有了深層次的拓展。
二、“康教一體化”課堂如何引領智障兒童健康成長
康教一體化是一個全方位的綜合性的教育工程,任何單獨的教育機構都難以獨立承擔這一重任,它還應包括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各種各樣的校外教育。智障兒童康教一體化課堂是智障兒童實踐、成長的舞臺,在康復教育領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家校共商、康教一體化課堂,滿足智障兒童的生活
學校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康教效果,還需要調(diào)動學生家長參與智障兒童的教育和康復。每年學期初,我們學校都會召開家校共商會。讓老師了解孩子的家庭培養(yǎng)計劃,以及孩子的家庭環(huán)境。讓家長傾聽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最后由家長和學校共同商定孩子一學期的康教目標。學校康復教育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具體分析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為智障兒童的成長創(chuàng)造力了良好環(huán)境,滿足了智障兒童生活需要。
2.“同需走班”、康教一體化課堂,滿足智障兒童的成長
現(xiàn)在培智學校的孩子以自閉癥、腦癱、唐氏綜合征、中重度智障兒童居多,這些孩子單純的說教很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根據(jù)智障兒童注意力、的特點,我們學校成立了“感統(tǒng)室、言語康復室、自閉癥情緒干預室”等康復教室。根據(jù)智障兒童的身體缺陷,學校實行了“同需走班制”。讓肢體缺陷、言語缺陷等不同類型的孩子,在“同需走班制”的教育引導下,達到康復與教育的完美結合。
3.分層目標、康教一體化課堂,滿足智障兒童的學習
在一個班級里上課,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別。就拿寫字來說吧,有的孩子能寫句子,有的孩子執(zhí)筆都困難。作為老師,如果給孩子們一個相同的書寫目標,孩子們是不會達成目標的。在康教一體化這一理論背景的指導下,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學校提出了分層目標即個別化教育目標。每一堂課,每一名學生,都有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康復目標,滿足了智障兒童自身缺陷,促進了學生潛能的發(fā)展。
三、培智教學中開展康教一體化的幾點思考
1.提高康教一體化的針對性
培智教育康教一體化教學活動的開展,應該針對智障兒童的心理特征,根據(jù)他們的興趣、愛好、能力等自身情況,建立一個完整的檔案,加深大家對每一名智障兒童的了解。有針對性的開展智障兒童向往的藝術、體育、科技、娛樂等活動。根據(jù)智障兒童的身體、智力缺陷,設計參與類活動、體驗類游戲。讓智障兒童在參與中進行生活實踐的操作與缺陷的補償,讓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在康教一體化的教育康復活動中,有針對性的促進與提高。
2.豐富康教一體化的教育活動
大家都知道,開展智障兒童活動是一件很費心的事情??到桃惑w化這一理論的提出,對特殊教育者提供了很大的挑戰(zhàn)空間,培智教育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的單一知識教學弊端。教師要根據(jù)智障兒童的發(fā)展需要,安排相關的教育活動,編寫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教材,豐富智障兒童的教育空間,發(fā)展康教一體化的教育合力。
3.加強康教一體化與校外教育的鏈接
培智教育是智障兒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智障兒童要在這里學寫字、唱歌、跳舞,培智學校承擔著學生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然而,智障兒童總會有一天要離開學校踏進社會,培智學校不能只培養(yǎng)適應學校的智障兒童,應該緊緊抓住康教一體化理論的大背景,加強校外教育。例如讓智障兒童學會獨立去超市購物,能自己乘坐公交車回家和上學。加強康教一化與校外教育的融合,提高智障兒童的生活能力。
4.營造康教一體化的良好氛圍
目前,社會上還有很多人不了解培智教育,他們對智障兒童的教育還存在一定的漠視。康教一體化的教育目的是,提高智障兒童的綜合素質(zhì),通過愉快的教育方式,增強智障兒童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適應社會的能力。根據(jù)對智障兒童的問卷調(diào)查顯示,有的智障兒童的家長對殘疾孩子失去了成長的信心,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仍未建立,我們身邊的社區(qū)教育還沒有參與到智障兒童的教育領域。智障兒童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國民水平素質(zhì)的發(fā)展。為了社會的文明進步,家庭、學校、社會,全社會應營造康教一體化的良好氛圍,推進特殊教育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