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暨《大江南北》第26次聯(lián)絡站工作會議”上的報告(摘要)"/>
□ 劉蘇閩
劉蘇閩
海軍作為戰(zhàn)略性、綜合性、國際性的高技術軍種,是國家政治、外交活動的有力工具,是維護海上安全最重要的力量。海軍行動體現國家意志,軍艦(含艦載機)是國家海上力量的中堅和代表。人民海軍誕生69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不斷發(fā)展壯大,建立了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岸防兵、陸戰(zhàn)隊五大兵種,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海上安全,提高國際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5年11月16日至1986年1月19日,海軍東海艦隊132驅逐艦和X615艦編隊首次出訪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三國,這是一次宣示和平、播撒友誼的航程,也是一次充滿風險挑戰(zhàn)、探索開拓的航程。海軍艦艇編隊首次穿越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航行,成為由近海走向遠海的重要標志之一。這是人民海軍建設發(fā)展史上的新篇章,也是新中國軍事外交史上新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深遠影響。
海軍艦艇編隊首次停靠異國軍港,出訪官兵作為友好使者,踏上異國土地,帶去了中國人民和軍隊對受訪國人民和軍隊的真摯友誼和情感,展現了我軍威武之師、和平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12月8日,出訪編隊抵達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巴海軍派出驅逐艦、獵潛艇各兩艘到會合地點迎接我編隊進港,雙方鳴放禮炮,呈現出熱烈、友好、隆重的氣氛。訪問期間,我方官兵分別與受訪三國的海軍官兵開展了足球、籃球、乒乓球友誼賽和聯(lián)歡活動,氣氛熱烈和諧。
艦艇編隊首次在出訪國軍港接受友軍官兵、當地群眾、華僑華人的參觀,成為人民海軍史上最早的“軍艦開放日活動”。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我方在X615艦上舉行了盛大招待會,斯里蘭卡外交部長、科倫坡市長和前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等出席了宴會,參觀了艦艇。隨后我方又組織四批參觀活動。
不少華僑得悉祖國的軍艦來訪,奔走相告。73歲的老華僑王積貴登上軍艦時,心情激動地說:“我1938年從山東來到科倫坡,一別就近50年。解放前,國民黨海軍‘重慶號’軍艦從英國返回中國時,路過科倫坡,我認識了鄧兆祥艦長,但那是英國造的軍艦。今天能看到祖國自己制造的軍艦真是幸福啊!我還沒有看夠,明天還要帶老伴、朋友來參觀。”老華僑方金劍激動地說:“過去我們只看到美國、蘇聯(lián)、法國的軍艦來科倫坡訪問或???,看不到祖國的軍艦來訪,我們華僑好像比別人矮了一截。你們的到來不僅給祖國爭了光,也給我們海外華僑臉上添了彩?!?/p>
出訪編隊開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艦艇編隊與外國海軍艦艇海上友好交往的先河。航行中,官兵們目睹了澳大利亞潛艇、印度護衛(wèi)艦、美國驅逐艦和護衛(wèi)艦、蘇聯(lián)等國的商船與我編隊相遇時,主動向我方敬禮和致敬的情景;看到美海軍第七艦隊水面艦艇部隊司令韋伯斯特少將率領的三艘艦與我編隊會合時,全體官兵穿著全白禮服站坡,向我編隊致敬,并提出接受我方指揮員指揮海上編隊活動。
1986年1月4日至8日,編隊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海時,遭遇了罕見的狂濤級大風浪,陣風最大達12級。海浪不時地越過2萬多噸的X615船的艦艏,蓋過18米高的駕駛臺,艦尾經常被擱在兩個浪峰上,螺旋槳打空轉。3000多噸的132艦時而被托上浪尖,時而被拋入波谷,一噸半重的鐵錨被巨浪打上了甲板,嚴重威脅安全。艦上官兵全力以赴,奮力拼搏,終于戰(zhàn)勝了風險,保證艦艇航行安全,并在極度險峻的情況下,首次成功地進行了海上縱向補給。據當時國際航行通報,在我編隊附近不遠處,臺灣和印尼各一艘萬噸級貨輪相繼被巨浪吞噬。
根據外交禮儀的需要,艦艇編隊首次組建了由艦員組成的“水兵軍樂隊”,使莊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和“人民海軍向前進”等中國樂曲在出訪國回響。為紀念人民海軍軍艦首次出國訪問,東海艦隊和上海市郵票公司于1985年11月聯(lián)合發(fā)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艦首次出國訪問紀念封》。
首次環(huán)球航行。從走向大洋到環(huán)球航行是一次重要的歷史發(fā)展,是“從成年向壯年的激情跨越”。
2002年5月15日至9月23日,由“青島”號導彈驅逐艦和“太倉”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先后橫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通過了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遠涉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航經了15個海峽水道、22個海域海灣、45個群島,橫跨68個緯度,6次穿越赤道,7次經歷大風浪和強低壓氣旋的考驗。對新加坡、埃及、土耳其、烏克蘭、希臘、葡萄牙、巴西、厄瓜多爾、秘魯、法屬波利尼西亞10國進行了友好訪問,圓滿完成了為期132天、總航程3.3萬余海里的首次環(huán)球航行,填補了中國在世界環(huán)球航行史上的空白,為祖國、為人民、為軍隊贏得了榮譽。
女軍人參加環(huán)球航行,開創(chuàng)了我國女性環(huán)球航行的先河。編隊506名官兵綜合素質是一流的,博士、碩士研究生數十名,其中有4位女軍人。她們除了圓滿完成本職工作外,還擔當了節(jié)目主持、演員、編劇、廣播員等多種角色,有時還擔任翻譯。一路航行,她們把快樂的音符播撒在茫茫大洋,把中國女兵的美好形象鐫刻在異國他鄉(xiāng)。
訪問艦隊每到一個國家,都受到該國政府、人民、軍隊和華人華僑的隆重歡迎和熱情接待。7月23、24、25日,我編隊在巴西著名海港城市福塔萊薩連續(xù)3個下午對公眾開放,登艦人數超過3萬,盛況空前。7月24日下午,在我編隊停靠的港口,從各地趕來的巴西群眾排起了近兩千米長的參觀長龍。眼看離規(guī)定的停止參觀時間17時還差一個小時,大批群眾仍在碼頭,我編隊主動將參觀時間延長至19時。僅這天下午,就有近1.5萬名巴西群眾登艦參觀。
第二次環(huán)球航行。2012年4月16日至9月21日,執(zhí)行“和諧使命——‘鄭和’艦環(huán)球行”任務的中國海軍308名官兵,重走并延伸當年的鄭和航跡,展開了共和國海軍史上第二次環(huán)球航行。“鄭和”艦單艦環(huán)球航行,先后到訪和停靠了越南、馬來西亞、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厄瓜多爾、法屬波利尼西亞、湯加、印度尼西亞、文萊、吉布提、牙買加、澳大利亞等14個國家,航經3大洋6大洲,穿越數十個海峽,歷時159天,總航程達3.2萬多海里。創(chuàng)造了中國海軍單艦航程最遠、訪問國家港口最多、單次續(xù)航時間最長等多項紀錄。軍事史學家指出,軍艦環(huán)球航行,特別是單艦環(huán)球航行,體現了大國的意志,展示了大國的形象,彰顯了大國的風范。
這次環(huán)球遠航,邀請了美國、法國、加拿大、韓國、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的外軍學員與我海軍學員同住、同吃、同訓練,首次組織中外學員聯(lián)教聯(lián)訓。通過零距離的朝夕相處和真誠的溝通交流,拓寬了國際視野,學習了先進技能,加強與外軍的了解和互信。另外,13名航海專業(yè)女學員隨艦實習,以平均88分的優(yōu)異成績全部通過《航?;A》考核。她們還與男學員一起完成了相關海圖作業(yè)、天文觀測定位、導航雷達及電航儀操作使用等10余項單項技能實作考核,考核成績優(yōu)良率達85%。
第三次環(huán)球航行。由海軍導彈驅逐艦“濟南”艦、導彈護衛(wèi)艦“益陽”艦、綜合補給艦“千島湖”艦組成的152艦艇編隊,2015年4月3日從舟山起航,2016年2月5日回國。該編隊環(huán)球訪問是首次在遠離本土執(zhí)行為期4個多月的遠海護航任務后,未經休整就直接轉入環(huán)球訪問任務,先后訪問了蘇丹、埃及、丹麥、芬蘭、瑞典、波蘭、葡萄牙、美國、古巴、墨西哥、東帝汶、印度尼西亞等12國13港,技術??堪拇罄麃啠⑴c埃及、丹麥、法國、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海軍進行了聯(lián)合軍事演習。309天行程5.2萬余海里,開創(chuàng)了人民海軍一次任務停靠16國18港,航經三大洋五大洲、25個海峽和三大運河等歷史性壯舉,行程之遠、途經海域之廣、時間跨度之長、訪問國家之多和中外聯(lián)演頻率之高,均創(chuàng)人民海軍歷史之最,續(xù)寫了人民海軍遠海軍事實踐的新篇章。
從2008年12月至今,中國海軍向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派出了29批護航編隊,圓滿完成了1100多批、6400余艘中外商船(外籍船舶約占50%)的護航任務,查證和驅離疑似海盜船3000余艘,成功接護、解救、救助、武力登船營救60余艘船舶,100%保證了被護船舶和人員的安全。中國的護航行動獲得了國際海事組織授予的“航運和人類特別服務獎”,中國在海洋方向的利益和國際地位正在明顯拓展和提升。
2010年2月下旬,被海盜劫持的希臘商船“阿波羅”號獲釋。應希臘請求,中國第四批護航編隊成功進行了接護。5個月后,第五批護航編隊訪問希臘比雷埃夫斯港。85歲高齡的“阿波羅”號船東、希臘船王弗蘭戈斯,專程來到編隊表示感謝。他動情地說,“阿波羅”號獲釋后,我們首先想到了中國海軍,因為中國海軍快速、高效、專業(yè),是一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出于對中國海軍的信賴,越來越多的中外船舶主動要求加入我護航編隊保護下的船隊,有的先后數十次加入由我編隊護航的船隊。
2013年6月16日,中國海軍第14批護航編隊“哈爾濱”艦抵達塞舌爾的維多利亞港,開放艦艇讓市民參觀。6月18日,派出65名官兵參加了該國國慶20周年閱兵,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徒步方隊首次在國外執(zhí)行閱兵任務。2015年3月29日至4月6日,海軍“臨沂”艦、“濰坊”艦、“微山湖”艦轉戰(zhàn)3國4港1島,分5批撤離中國同胞621人,協(xié)助15個國家的276名外國公民,安全撤離也門。這是實戰(zhàn)背景下首次動用軍艦直接停靠外國港口執(zhí)行撤離任務,首次執(zhí)行外國公民撤離任務,首次在交戰(zhàn)區(qū)域炮火威脅下組織撤離行動,被光榮載入史冊。
我國周邊特別是海上方向安全面臨的現實威脅呈上升趨勢,亞太地區(qū)正成為國際戰(zhàn)略競爭和博弈的一個焦點,我們既要堅守底線,堅決斗爭,又要著眼大局管控危機,保持周邊安全穩(wěn)定。在近海海域,北部面臨朝核問題、美日軍事同盟的挑戰(zhàn),存在黃海、東海劃界和權益之爭;中部存在臺獨勢力分裂活動和美日對臺問題的干涉;南部存在島礁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資源被掠奪等問題。這些安全威脅,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既有矛盾爭奪,又有共同利益,處理不慎,牽動全局,增大了應對的艱巨性和復雜性。
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指揮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開展釣魚島維權斗爭常態(tài)化、南沙島礁建設、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qū),組織??樟α砍鰨u鏈、常態(tài)巡航和搶險救災、國際維和,實施海外護航撤僑行動,加強邊境管控、反恐維穩(wěn)等?!斑|寧”艦編隊參加跨區(qū)機動訓練和香港回歸20周年慶祝活動,我國第一個海外軍事保障基地在吉布提建立,中國海軍多次與有關國家舉行海上聯(lián)合演習,中國空軍遠航訓練常態(tài)化,轟六K戰(zhàn)機多次飛越巴士海峽、宮古海峽等,有效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提振了國威軍威,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015年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大閱兵,2017年紀念建軍90周年朱日和野戰(zhàn)訓練基地閱兵式,展示了強軍興軍的嶄新風貌。
黨中央實施科技興軍戰(zhàn)略,確立科技是核心戰(zhàn)斗力的思想,推進重大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加強軍事人才培養(yǎng)體系建設。設立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園區(qū),發(fā)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領跑轉變。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系列成功發(fā)射,載人航天、深海潛水器、超級計算機、北斗導航等一批關鍵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航母和萬噸級大型驅逐艦等先后下水。
2018年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隆重舉行海上閱兵。海軍48艘戰(zhàn)艦、76架飛機、10000余官兵接受檢閱,充分展示人民海軍嶄新面貌,激發(fā)強國強軍堅定信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部隊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在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的征程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中,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的任務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迫。他強調,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堅定不移加快海軍現代化進程,善于創(chuàng)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