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欣奕
怪 人
他真可以說得上是個怪人,明明兒女雙全,還有一對可愛的孫子、孫女,子女條件也不差,卻偏偏拉著他的老伴住進了小區(qū)的地下車庫里,平日就靠撿垃圾、給小區(qū)打雜賺錢過日子,這么好的晚年生活不要,卻來當個“拾荒者”吃苦受罪,你說他怪不怪?
對于他的這種怪,小區(qū)里流言四起,有人覺得是因為他兒女不孝順,卻在他兒女輪番請他過去住未果后打消了;有人覺得是因為他退休金太少,卻在有人兩次碰到他去銀行領(lǐng)回厚厚一打當月的退休金后打消了……種種猜測無果后人們開始疏遠了他,因為對于這么一個來路不明、目的不為人所知、行為怪異的人,誰都會有所防備,可他對此絲毫不在意。
每天,他的身影在小區(qū)里頻繁出現(xiàn),有時是在花壇里哼著小曲除草,有時在青磚路上唱著戲曲里的經(jīng)典橋段掃地,有時是在小路上運送幾個被垃圾車放亂的垃圾桶“回家”……但無一例外的,他總給人留下一種極為樂觀的形象。他總會在有人經(jīng)過時抬起頭和別人打個招呼,哪怕不認識別人,他也不會覺得尷尬,有時記錯了人,他會一拍腦袋,笑道:“你瞧我這記性!”他怪不僅怪在他不去享福卻來吃苦,更怪在他干著這么臟這么累的活依舊快活,怪在他的自來熟。
小區(qū)打雜工作包住地下車庫、包吃中餐,他為了每天的晚餐,在花壇里開了一小片菜園,他很少去買肉,但有時會買一瓶啤酒過過嘴癮,但從來沒有見他抽煙。他的菜長得又好又多,有時他吃不完,就在小區(qū)里賣,賣得真便宜,不管什么菜,一小袋都只要一塊錢,而且很新鮮,因此這一舉又成了他的一怪。
漸漸地,他在小區(qū)里混熟了,于是他的怪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比如每個月要去銀行好幾次,比如他有個又舊又厚的的本子,又比如……總之,人們發(fā)現(xiàn)了他越來越多的怪處,越來越肯定他是個怪人。但人們好奇的是他每個月攢那么多錢是想干什么,答案眾說紛紜卻紛紛被否定,直到——
有一次,他老伴在院子里散步時摔了一跤,腳骨折了,他在鄰里的幫助下把老伴送到醫(yī)院里,因為事發(fā)突然他沒帶夠錢和手機,一時間聯(lián)系不上他的兒女,又放心不下他的老伴,只好讓鄰居去取錢來,直至那時這個怪人身上的謎團才被人們解開。人們翻開那個又舊又厚的本子,原來是他的賬本,上面一行行清晰的記錄映入人們的眼簾,是老人每天的收入和個人支出,每一條也才幾元,幾十元。從反向翻一翻,發(fā)現(xiàn)還有幾頁,記錄的全是支出,幾百幾千的支出,粘貼著許多匯款單存根,有的是給重病的人,有的是支助貧困的學子,有的是匯款給災(zāi)區(qū)鄉(xiāng)政府……瞬間,周圍一片寂靜,人們盯著那神秘的本子,感動得紅了眼眶,一時間“怪人”身上所有的謎團得到了答案。不少人掏出錢包,遞過錢來,有的50的,有的100的,也有老人把身上僅有的十幾元都掏出來,很快就湊了近兩千元,然后催促著讓那個回來拿錢的人都給老人送去……
“怪人”不久后又帶著老伴回來了,繼續(xù)做著怪事,但人們卻對他更好了,卻都只字不提他的“小秘密”。
我的中國年
繼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與推廣之后,又禁了鞭,年就越來越不像個年了,每個過年的日子因缺乏了年味而變得無趣。而超市里機器加工的速凍食品的出現(xiàn)更是奪去了一家圍在餐桌前包餃子的熱鬧氛圍,年好像就這么消失在了時間里,可今年我卻突然發(fā)現(xiàn)年似乎又回來了。
大年三十一早,我很早就起床了,跟著媽媽去醫(yī)院參加團拜活動。媽媽是一名護士長,恰巧今年又換了新院長。院長今年提出一個新創(chuàng)意--讓全院所有科室的人都一同在大廳里舉行團拜會。作為科室的一把手,媽媽自然也得到場。于是也順便帶上了我。
大年三十的醫(yī)院有些冷清,以往人來人往的大廳竟只有稀稀落落的幾人,還全是來參加團拜會的職工。雖然是在醫(yī)院,可終究是在過年。平日里蒼白的大廳也被扮出來喜慶的顏色--大屏幕定格在了一張喜慶的關(guān)于過年的圖片上。干凈得一塵不染的玻璃門上張貼者著大紅色關(guān)于狗年的剪紙,大廳四周也掛上了紅艷艷的燈籠。由于狗年的緣故,大廳中央擺了一張長桌,桌上擺滿了大紅色的狗玩具。大廳內(nèi)值班的保安們,雖然仍穿著黑色的制服,卻別出心裁的每個人,搭上了一條長長的紅圍巾,每個人臉上洋溢著笑容……一瞬間,目光所及之處盡是那喜慶的色彩。
就在我環(huán)顧四周的時候,其他人也差不多都來了,有的戴著紅色的圍巾、有的穿著紅色的衣服、有的拎著紅色的包包……還有些人是直接從值班的崗位上過來的,甚至來不及換去工作服,可他們臉上卻帶著紅潤和喜慶的色彩。大廳里的年味更濃了。
忙碌了一整年的人們在過新年的第一時間聚在一起,互道著“新年好!”、“新年快樂!”而在這一聲聲問候,一聲聲祝福之間年味在傳遞。而團拜會也推向了高潮。幾位領(lǐng)導輪番送出祝福后,主持人宣布可以開始和領(lǐng)導互動時大家一窩蜂地沖了過去。卻都默契的繞開了領(lǐng)導們撲向了他們身后的玩具布偶。這一刻,大家都沉浸在了年的氛圍之中
……再然后,幾乎每個人手里都抱著一兩只布偶,排成一圈輪流和領(lǐng)導們握手祝福。一時間,來自幾百個家庭的人們歡聚一堂,宛如一個大家庭一般團結(jié)、和睦。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團拜會結(jié)束了,人群慢慢散去,可那年味卻仍留在此處,濃郁無比。
年怎么會消失?只是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罷了,但不得不說這才是我的年。我的中國年!
陽 臺
現(xiàn)在想來,父親和母親決定買下現(xiàn)在的房子或許有一定的原因,是源于這個陽臺了吧。
最初搬到這兒時,喜愛花花草草的外公一眼便相中了這個十幾平的陽臺來發(fā)展他的園藝事業(yè)。不久那個灰撲撲的陽臺就被外公改造得生機盎然起來,從疏果到鮮花,從草木到魚蟲應(yīng)有盡有。
春
陽臺的春天總是在綿綿的春雨中悄然拉開序幕。一根根銀絲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將天空與地面縫在一起,針腳猶如母親親手為孩子所縫制的衣物一般又細又密,卻又輕柔無比。雨絲連成線織成布從天空下落,蓋進泥土,悄然無聲;蓋上屋檐,落得一片清脆的叮咚聲,又滑下去親吻大地,于是一夜之間,大地蘇醒,垂頭沉睡了許久的花苞如睡美人一般在春雨那輕柔的吻里,睜開雙眼,伸了個懶腰,啪的一聲綻放開來,一時間迎春的黃,桃花的粉,茉莉的白……柔和了你被寒風吹僵的臉,淡雅的花香充斥了你的鼻腔。
陽臺的春如此溫柔。
夏
到了夏天,枯萎的花朵垂下了頭,淪為陪襯,陽臺成了綠色與音樂的專場,樓下的爬山虎一點點翻進園中來湊熱鬧,于是翠綠爬上了墻面;四季桂將花掩映在綠葉之下,于是綠色藏進了花香之中;魚缸中的浮萍熙熙攘攘地占據(jù)了水面……當星星從樹根攀上枝頭,當月亮走上夜的T臺,綠意中的音樂會拉開了帷幕。蟋蟀率先拉起了小提琴,接著紡織娘也開始了彈奏,最后夏蟬一展歌喉將音樂會推入高潮……清脆的蟲唱驅(qū)走了夏日的燥熱,在心田中留下絲絲清爽……
陽臺的夏,如此可愛。
秋
在繡球菊細數(shù)著日子打開它那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寶匣的時候,陽臺在秋風中迎來了一年中月亮最圓的日子,這時陽臺便成了賞月的“近水樓臺”,陽臺上的青花瓷制的桌椅掩映于花草之間,牽牛花從角落中探出頭來,像高雅的侍者一般為人們吹奏一曲;九月桂濃郁的花香在空中肆意彌漫,仿佛想讓你在花香中沐浴一番,可那香氣卻又不顯得刺鼻……小桌旁的魚缸中紅的、白的、黑的魚在水中翩然起舞,似是為這清凈的月光而激動,有時候還會從水中躍出帶出一串串晶瑩的水花……這樣的美景中,放下手機,沏一壺清茶,裝一盤瓜子和水果,對了!別忘了帶上月餅,一家人坐在草木之間,月光之中,嗑幾顆瓜子,吃一點水果,和親人分享幾個月餅,再品嘗幾壺清茶,最后再賞一賞那菊花,嗅一嗅那桂香,感受一下月光與秋夜的寧靜與清涼。清閑的感受油然而生。
陽臺的秋,如此悠閑。
冬
綠葉盡退,光禿禿的枝干在陽臺上密布,角落中那盆“瘋子頭”顯得綠得刺眼。那不是什么名貴草木,只是在不知何時被鳥雀裹挾來的,外公見他生命旺盛便留了下來,說實話,沒人管它,就連澆水都是順道灑上些許,施肥就更不會有的,可它卻長成了陽臺上最茂盛的植物之一,年復一年他在陰暗的角落中日益龐大,到了冬日它便一人撐起了“半園春色”,枯枝密布的陽臺卻因為他一點也不顯蕭條。墻頭上,鄰居家的梅樹不甘寂寞的將枝桿伸了過來,宛如“一枝紅杏出墻來”??纱藭r不是春是冬,花也不是杏花而是梅花。下雪的日子里,梅的紅、蕨的綠更為顯眼了,而青花色的瓷桌椅上積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對于懶于下樓的我們,這無疑是我們享受冬日的樂園,城堡、雪人出現(xiàn)在了瓷桌之上,而屋檐與枯枝也早已銀裝素裹……
陽臺的冬,如此生機勃勃。
尾聲
一年四季在這一方十幾平米的小小天地中不斷交替,可無論是哪一季都令人欲罷不能……
陽臺的四季,如此令人著迷!
(作者單位:武漢三中高一(11)班;指導教師:吳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