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玲
摘要:《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本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爆F(xiàn)階段的中學英語教學主體任務(wù)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而“說的能力”在長久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已悄然退居于讀寫之后。很多學生擅長讀、寫,但在實際生活中卻達不到運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要求。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目的應(yīng)該是通過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基本訓練,使學生獲得一些語言知識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具備運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關(guān)鍵詞:中學英語 英語口語 能力訓練
一、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課堂口語表達氛圍,激活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
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認為,良好的教學氛圍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英語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都具有積極地推動作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具有如下作用:
(一)便于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進行交流,增強他們的表達欲望;
(二)消除傳統(tǒng)課堂教學所帶來的師生緊張氛圍;
(三)便于開展多種學習交流形式,讓學生覺得生動活潑。
例如,在學習初中英語談?wù)撊粘I盍晳T的話題時,教師們就應(yīng)該采取上述的教學方法:第一步,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進行自由交流,要求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對話;第二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要求選擇一個話題,像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等;第三步,推選代表,與其他小組成員進行對話交流,要求使用下列語句:1.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morning?2.What do you often do after school?3.What do you do every day?最后,學生參與此項活動,并就對話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這樣的教學氛圍,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知文本內(nèi)容,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技能和水平;另一方面,學生在口語表達的過程中能夠及時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圍繞文本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語言組織能力
新課程初中英語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中心話題,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jù)。對此,我以為,圍繞文本的教學內(nèi)容,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從中感知英語的知識技能和文化背景,幫助學生積累語感;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為充分地掌握英語學習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以文本內(nèi)容為教學資源,具有以下作用:
(一)便于學生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感悟,增加知識的積累;
(二)能夠讓學生從中必要的語言知識點,了解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三)能夠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英語口語交流,緩解他們的緊張心理。
例如,在學習節(jié)日話題時,我就按照上述的方法進行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第一步,引導學生閱讀Halloween節(jié)日簡介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第二步,要求學生劃出該文中的重要詞匯以及短語句型:Thank you for doing some thing , What do we do for…,trick or treat, dress up,等等;第三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相交流學習,要求使用上述詞語;第四步,建議學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習俗的基礎(chǔ)上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表達交流,按照上述的例子。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進一步地學習了解文章內(nèi)容,還能夠為他們的口語表達積累了豐富的語言素材。
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語境
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要求指明,英語口語教學應(yīng)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交際氛圍中進行語言表達,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還能夠讓學生在實際的交流中感知語言的交際功能。很多教學專家也認為,開展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一)能夠讓學生熟悉語言的交際環(huán)境,便于他們探討交流;
(二)能夠讓學生在互相交流的氛圍下,增進合作和探究;
(三)便于學生在語言的實踐運用中積累和感受知識,從而提高語言表達技能。
例如,在學習Mom knows best這一英文詩歌時,筆者就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來進行教學:1.要求學生閱讀詩歌,了解大意;2.播放有關(guān)母親詩歌的背景知識,營造一種情感氛圍;3.安排學生進行示范性的配樂朗誦;4.要求每一位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詩歌的理解,選擇合適的配樂,完成課后配樂朗誦作業(yè)。
這樣的學習實踐活動,一方面,容易使學生較早的進入文章角色以及境界氛圍之中,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點;另一方面,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觀得到了教育,讓他們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四、運用綜合性的評價,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主動性和積極性
綜合性的評價能夠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激情和信心,我認為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方面,要堅持以正面鼓勵為主,多表揚,少指責;要區(qū)別對待,讓每個學生都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生知道自己在學習中有進步時,就會產(chǎn)生愉快的心情,對學習就會充滿信心,產(chǎn)生巨大的鼓舞力量。
例如,在學習“Go shopping”話題時,我把教室四周布置成clothes shop, fruit shop, shoes shop and stationery shop,學生們分成四組分坐在教室四周,并讓學生自帶衣服、帽子、稱量工具、自制價格牌等,扮演“導購員”、“售貨員”和“顧客”等各種角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靈活運用“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it? 等句型。在此基礎(chǔ)上,我對學生的表現(xiàn)予以評價,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總之,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在發(fā)揮主導作用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大膽言說,圍繞教學文本內(nèi)容,不斷地進行小組合作和探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溫培培.江蘇省初中英語口語測評的現(xiàn)狀與問題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6.
[2]吳平.初中語文課堂口語交際活動教學及評價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3]鐘澤洲.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英語交際策略的運用狀況及對策[D].福建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南昌市心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