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最初聽到陳小魯去世的消息,陳小魯?shù)脑S多親朋好友都不相信,以為又是有人在網(wǎng)上惡搞。當這條消息被證實后,他們都立即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陳小魯去世后,悼念文章鋪天蓋地,甚至國家最高層也表示了關切。一介平民的正常辭世,造成這么大的社會影響,很多人感到既不可思議,又覺得實至名歸。
學生時代
陳小魯,1946年7月30日生于山東。時任山東野戰(zhàn)軍司令員的陳毅取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為兒子起名,蘊含了當時解放山東全境的決心。1952年,陳小魯入上海南洋模范小學,1955年隨父母遷居北京。先后在育英小學、北京第一實驗小學就讀,在北京四中就讀初中,期間因病休學兩年,1963年,陳小魯升入北京八中高中。
據(jù)八中的同班同學回憶,學生時期的陳小魯總是騎著一輛舊的28型自行車,夏天卷著褲腿,冬天一件舊棉服,絲毫看不出他是帥門之子、每天出入中南海的高干子弟。他的同學沈?qū)幷劦?,中學時的陳小魯就像個漁夫。由于他騎的破自行車沒有鏈條擋板,所以他總得卷起褲腿騎車,以免褲腿夾到鏈條上。
鄰居李勇回憶說,外交部長的兒子怎么連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當時,陳毅元帥送給兒子小魯一件皮夾克,可與陳小魯見過無數(shù)次面的李勇卻從未見他穿過。
上世紀60年代,階級斗爭之弦已經(jīng)在社會上越崩越緊,學校里有的班級出現(xiàn)了對出身不好的同學的批判。陳小魯對這種極端行為不以為然,在他身上看不到“左”的沖動。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根正苗紅”的他自然而然地被推上了運動的潮頭。但他仍然是一身平民打扮,沒穿過紅衛(wèi)兵的標準裝,也不主張抄家打人。他作為最高票當選的學校革委會主任,盡其所能地勸阻學校里的過激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老師和學生免受更大的傷害。他后來經(jīng)常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表明當時他就心存這個理念,守住一條底線,使北京八中在文革最瘋狂的那段日子,沒有發(fā)生更大的人道悲劇。這在當時實屬不易。
當年,四人幫暗中調(diào)查陳小魯,造謠說他是殺人放火的陳小虎??墒顷愋◆?shù)耐瑢W都知道,他一貫反對打人、反對血統(tǒng)論,但學校里確實存在打校領導的情況,作為當時學校革委會主任的他,五年前還專門為此主動承擔責任,向?qū)W校老師們道歉。
城市兵的榜樣
1968年4月,周恩來為了保護陳毅和陳小魯,送他到39軍勞動鍛煉,后正式在39軍入伍。39軍是老部隊,作風硬、能打仗,當時團里的干部多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老兵,大多出身貧苦農(nóng)民,吃苦耐勞,卻嘲諷城市兵軟蛋、慫包、娘娘腔、吊兒郎當,連隊分兵,城市來的排里班里都不愛要??申愋◆?shù)牡絹?,改變了團里對城市兵的印象。他吃苦在前、刻苦訓練、成績優(yōu)異。1970年3月,陳小魯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3年里,年年被評為五好戰(zhàn)士,因抗洪搶險表現(xiàn)優(yōu)異,榮立三等功。他先后任排長、連指導員、39軍344團政治處主任。1975年,陳小魯與粟裕大將之女粟惠寧結為終生伴侶。
1976年,陳小魯赴解放軍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1979年入總參二部工作。1981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英國國防武官助理、副武官。1985年任北京國際戰(zhàn)略問題學會副秘書長,1986年10月,陳小魯參加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工作,1987年12月,任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社會改革局局長。1992年初,陳小魯從部隊轉業(yè)。
支持老同學創(chuàng)業(yè)
上世紀80年代,下海創(chuàng)業(yè)漸成風氣。八中陳小魯部分同學開始聚在一起討論釹鐵硼項目。這種稀有金屬的合成物在工業(yè)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當然也會帶來財富。一次討論時,陳小魯竟然不期而至,參加討論并且積極發(fā)表意見。不少人對他的到來感到驚異,他自己似乎渾然不覺。在討論中他鼓勵大家放膽試水,希望盡早讓大家富裕起來。
1992年,班上有一位同學辭職下海,創(chuàng)辦了一家制售銅管的企業(yè),陳小魯當時剛從部隊轉業(yè)不久,他聞訊之后表示愿意拿出自己的5000元轉業(yè)費支持這個企業(yè),他還積極向別的同學推介這個企業(yè)的情況,希望大家如有可能不妨參與進來一起干。
1995年下半年,班上又一位同學籌辦一家中外合資企業(yè),當時國家政策對于引進外資還有諸多限制。這位同學找陳小魯幫忙,小魯立即出面邀請了計三猛、陳崇北、李勃、梅蘊新等同學多次協(xié)商出謀劃策,排除了許多阻力,終于促成了這家合資企業(yè)順利注冊開業(yè)。
老同學中的核心
現(xiàn)在想來,陳小魯積極參與和支持老同學們的創(chuàng)業(yè)活動,不僅僅是為了鼓勵大家與時俱進,他是在率先垂范努力彌合“共劫多年”造成的裂痕,努力恢復當年“破卷以求真諦”的同窗情誼。他的真情實意感動了許多心存芥蒂的老同學,人性之光讓大家感到溫暖,嫌隙很快融化。這也為日后“北京八中老三屆同學會”的順利組建預做了許多不易覺察的鋪墊。
陳小魯所在的高三(3)班的同學會成立于1995年。以陳小魯為核心,有著很強的凝聚力。從1999年起每年定期聚會,至今沒有中斷。陳小魯也是每次必到,從不缺席,而且每次都是敘聊的中心。
同學們和他相聚議論的話題非常廣泛,政治、經(jīng)濟、文化、旅游乃至棋藝、養(yǎng)生無所不談??此讫嬰s的各種交流,他從不輕易隨聲附和。具體到某一個問題,他總是在做出精當?shù)姆治鲋筇岢鲎约旱目捶?。對有些現(xiàn)實問題,他看似信口說出的解決方案,聽起來更接地氣,更具有可行性。每當這時候,大家心中常會生出一種共有的感慨:假如小魯重登廟堂,他有智慧和能力對這個國家作出更多的貢獻。
陳小魯為文革道歉的消息傳開之后,引來30多家中外媒體的跟蹤采訪。同學會秘書處想設法“擋”一下,為小魯解解圍。沒想到小魯竟欣然一一接受。他說:“不要怠慢記者,我來接待吧!”為此,他花費不少時間面對攝像機侃侃而談。目前,社會上很多人對陳小魯?shù)牧私?,大體上都是來自于這些采訪錄像中他自己的口述內(nèi)容。作為他身邊的同學,其實心里都明白,他面對記者的談話還是有所保留的。他和老同學之間的談話,經(jīng)常涉及更深的層面,憂國憂民之心溢于言表。他言語中蘊含的人性色彩,早已超越了意識形態(tài),從文革到現(xiàn)在一以貫之。
重要建言被中央采納
1987年,反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的聲浪很高,改革開放面臨嚴峻的形式。既順應鄧小平改的思路,又要遏制過度解讀的聲浪,才能繼續(xù)推進改革開放。當時的主要領導在講話中談到“兩個基本點”:一個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一個是改革、開放、搞活。二者是統(tǒng)一的,缺一不可。
陳小魯也在思考,80年代以來的忽“左”忽右,蓋源于對“兩個基本點”的闡釋視角不同,看問題的側重點也不同,才有“左”起來強調(diào)前一個而沖擊后一個,如果能在中央文件中確立一條基本路線,或許就不至于再掀起當時的這種聲浪。
他把這個想法在中央政改辦的一次會議上講了,主其事者接受,對“兩個基本點”的說法進行了完善,加上了“一個中心”即“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的表述。對于這種口語化的概括,鄧小平看了非常贊賞,多次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講得好”。
此后,就開始了中共十三大報告的起草,陳小魯參與其中。討論中,講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他說:“毛主席講基本路線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要有個基本路線。我主張在報告上一定要寫。”后來這個意見受到重視,“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從而作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單位撤銷后安排好每位同事
80年代中期,陳小魯剛從英國回來,對祖國改革開放抱有極大的熱忱,遂加入政改辦,任社會局局長。在廠橋辦公室,他經(jīng)常徹夜討論,通宵工作。在基層,他奔波辛勞,細致調(diào)研。后因故,政改辦撤銷。陳小魯主動留下來善后。他曾說,要把每一位同事安排好后才離開,他做到了,不辭辛苦,跑前跑后,努力爭取,為每一名同事日后的工作操勞,就這樣他在善后辦又堅持了三四年。
下海經(jīng)商仍不離解放鞋、破自行車
90年代初的一天,他來到同事曹遠征的辦公室,申請因私護照。并告之,他退伍了,謝絕了官方安排,自謀職業(yè),成為無上級主管的個人。轉業(yè)當年,陳小魯受邀擔任海南三亞亞龍灣開發(fā)建設公司總經(jīng)理。1993年,創(chuàng)立標準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長。這一階段曹遠征與陳小魯常有接觸,知道他經(jīng)營艱難,但他總是樂觀以對,從不抱怨。一輛破自行車或一輛老掉牙的桑塔納,布衣解放鞋,總伴隨著陳小魯穿行于京城的大街小巷。
為不給組織添麻煩求見國家人事部長
關于陳小魯自主擇業(yè)還有這樣一段故事:當年他轉業(yè)時萌生自主擇業(yè)的打算時告訴軍轉辦同志,不用組織安排工作。軍轉辦同志說不行,還沒有過師職干部不要組織安排的,別說不安排,就是安排不好軍轉辦都要挨批評。陳小魯說服不了軍轉辦的同志,就讓友人張北英幫助約時任國家人事部部長的趙東宛,他要面見趙部長,說明他想自主擇業(yè),減輕組織安排的壓力,希望趙部長支持他自主擇業(yè)。趙部長接見了陳小魯并和他談了兩個小時。談話后一天,張北英在辦公樓里碰到趙部長,趙部長說:“陳小魯是個很有意思、很有見解的人。他要自己闖一闖,不用國家安排,闖出一條軍官轉業(yè)自主擇業(yè)的新路子,我同意不安排他的工作了?!?/p>
現(xiàn)在軍官轉業(yè)自主擇業(yè),已經(jīng)有了比較完善的配套政策??墒钱斈隂]有這樣完善政策的情況下,陳小魯自主擇業(yè)等于放棄了“鐵飯碗”,放棄了公費醫(yī)療,放棄了福利分房。陳小魯轉業(yè)時只拿了不到1萬元的轉業(yè)費。也許有人會說,他爸爸是元帥,他家有房子。真實的情況是陳毅元帥逝世后,沒有給陳家子女留房子。小魯和小惠結婚后,一直住在岳父粟裕家里的一間房子里。后來陳小魯夫婦在香堂買了一套農(nóng)民蓋的小產(chǎn)權房后,才算有了獨立住房。
“中國首富”子虛烏有
有人以他和安邦的關系為口實,把陳小魯說成是“中國首富”,完全是不實之詞。他生性豪爽、豁達,相信清者自清,對種種流言污水并不在意。2017年11月,在老友的生日宴上,他說,上邊這次查安邦也把他查了個底兒掉。前幾天通知他,結論是“沒他什么事”。別人要說什么說吧,他要出去旅游了。那天結束后下樓,同學們看他竟然還是騎著那輛破舊自行車來赴宴的,當場用手機拍了照,還開玩笑說:“這就是‘中國首富的‘座駕?。 蹦闹藙e竟成永訣。
馮侖算是陳小魯?shù)睦喜肯?,初識陳小魯時他高大的身材,穿著軍裝英武爽朗的形象還時常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他回憶,在陳小魯生前的十多年時間里,他和陳小魯還有幾位朋友每年都會在春節(jié)后聚會一次,印象中最深的一次見面是離現(xiàn)在時間最近的一次見面,那天吃完飯后,所有人都在等司機,只有陳小魯同大家擺擺手道別,然后抬腿就走。在場的人皆愕然:大哥怎么無一人一車陪同,大家說要不要車送一下,他說不用,自己走就行,說完就健步消失在夜色中。
進入新世紀,陳小魯積極參加各種公益和社會活動,為老區(qū)人民脫貧致富、招商引資、解決困難提供幫助,獻計獻策,深受老區(qū)人民愛戴。2006年,參與創(chuàng)建了公益網(wǎng)站“選擇與尊嚴”。2013年,參與創(chuàng)建了生前預囑推廣協(xié)會,并任會長,推動生前預囑、緩和醫(yī)療。
經(jīng)濟工作的起點和生命的終點
陳小魯正是在缺乏建設資金、沒有科學規(guī)劃、政策法規(guī)不健全、政府部門沒有發(fā)展現(xiàn)代服務業(yè)的經(jīng)驗、國家計劃主管部門與旅游主管部門對海南亞龍灣旅游開發(fā)建設認識不統(tǒng)一、旅游項目的銀行資金受限制的背景下,帶領亞龍灣開發(fā)建設公司在亞龍灣拓荒的。陳小魯在亞龍灣開發(fā)建設史上做了兩件開拓性的事:一是與海軍領導機關協(xié)調(diào),海軍將原哨兵的警戒線后撤,讓出大片土地給亞龍灣建設開發(fā)。二是通過市場籌措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他對海南發(fā)展旅游休閑經(jīng)濟的認識,對從資本市場籌措資金進行建設的認識,都超前于一般人。
陳小魯對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初期開發(fā)建設所做的貢獻,亞龍灣和旅游界是不會忘記的。2018年2月28日,陳小魯因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在海南三亞301醫(yī)院搶救無效辭世。3月4日,送別陳小魯?shù)娜巳褐?,就有原三亞市旅游局張局長等多位亞龍灣旅游度假區(qū)早期的開發(fā)建設者。時任海南省委書記阮崇武也為陳小魯送來了花圈。張北英在懷念陳小魯時這樣講到,亞龍灣是陳小魯做經(jīng)濟工作的出發(fā)點,26年后又成為他生命的終點,也是他到更廣闊的宇宙空間去旅行的起點。小魯離開亞龍灣可以寬慰的是:亞龍灣經(jīng)過30年,在成千上萬建設者的艱苦奮斗下,已經(jīng)建設成為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并成為世界著名的新興旅游休閑度假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