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鉞
喧鬧的市場上,各種水果琳瑯滿目,新鮮而惹人喜愛。我注意到,一種又大又丑的水果總是躲在灰暗的角落。
相比身邊濃妝艷抹的同伴們,它身體扁而胖,皮膚皺皺巴巴,看起來似乎飽經風霜,安靜地躺在那兒,就像是人群中那個倔強又孤僻的老頭兒。對了,它還有個名副其實的名字——丑橘。
當我摸到它的那一刻,我卻感受到結實的果皮和飽滿的果實。把它放在手掌上聞聞,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剝開粗糙的果皮,里面的橘瓣個個滿腔汁水、果肉飽滿,放進嘴中咬一口,甜味瞬間侵占了整個味蕾。丑橘可以算得上水果中的“弱勢群體”,它從不受人重視,沒有存在感。那些習慣了以貌取人的人,恐怕失去了品嘗這獨特美味的機會。
父親,也與丑橘有幾分相似。在生活中,被歌頌的大多都是母親,如同光鮮誘人的水果;而父親總是在用自己全部的力量支撐這個家庭,因為付出時默默無聞,顯得那么不起眼。
丑橘不丑。在我心中,默默無聞地付出是無價的,形象是美好的,品德是高尚的!如同丑橘般的父親,沒有他,就沒有了美好的生活,沒有了五彩斑斕的世界,更沒有了可愛的我們!
我們應該支持和感謝像丑橘一樣,默默地為整個家庭無私奉獻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