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青遠 王麗莉 姜長濱
【摘 要】目的:探討在食管鱗癌組織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促凋亡基因Smac表達的意義。方法:選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是食管鱗癌患者80例進行研究,針對患者的食管鱗癌組織采用免疫組化SP法來進行檢測,其中有40例不典型增生組織的患者。同時,還采用80例正常食管粘膜組織標本進行檢測,食管鱗癌標本作為A組,食管粘膜組織標本作為B組,兩個小組分別進行Livin和Smac蛋白的檢測,以此來分析其二者的陽性表達與食管鱗癌患者的病理關系[1]。結果: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80例食管鱗癌患者組織中,按照組織學分級,一級有25例,二級有35例,三級有20例,Livin蛋白在食管鱗癌組織以及不典型增生組織中呈現(xiàn)出高表達,在正常的癌旁組織中顯示低表達,另外,Smac蛋白在食管鱗癌組織以及不典型增生組織中呈現(xiàn)出高表達,在正常的癌旁組織中顯示低表達。存在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小于0.05),二者在食管鱗癌組織中都呈現(xiàn)為陽性。結論:經(jīng)過研究可以看出,Livin和Smac蛋白在食管鱗癌自主中呈現(xiàn)異常表達,二者參與到了食管鱗癌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在臨床上值得被重視和應用。
【關鍵詞】食管鱗癌;凋亡抑制蛋白Livin;促凋亡基因Smac;免疫組織SP法
【中圖分類號】R7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02
在臨床醫(yī)學上顯示,Livin和Smac蛋白在人體的胚胎組織中有中低表達,特別是在有實體瘤細胞的人體當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促凋亡基因Smac會參與到癌癥腫瘤組織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之中[2]。因此,本文主要針對二者在食管鱗癌中的表達來進行探究,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之間進行治療的是食管鱗癌患者80例進行研究,針對患者的食管鱗癌組織采用免疫組化SP法來進行檢測,其中有40例不典型增生組織的患者。同時,還采用80例正常食管粘膜組織標本進行檢測,食管鱗癌標本作為A組,食管粘膜組織標本作為B組。所有的患者都沒有手術前進行化療、免疫或者放療的病史,男性為46例,女性為34例,年齡在38歲到72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9.6±7.5歲。所有患者標本在基本信息上不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1.2 方法
食管鱗癌標本作為A組,食管粘膜組織標本作為B組,兩個小組分別進行Livin和Smac蛋白的檢測,以此來分析其二者的陽性表達與食管鱗癌患者的病理關系。
1. 3 觀察指標
本文研究主要根據(jù)Livin和Smac蛋白的陽性細胞表達來進行觀察,二者表達于胞質(zhì)呈現(xiàn)出棕黃色或者黃色的顆粒,同時,還按照陽性細胞染色強度來進行計分。
1. 4 統(tǒng)計分析
主要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Livin和Smac陽性比較
具體結果見表1。
2.2 食管鱗癌組織中Livin 蛋白和Smac 蛋白表達的關系
具體結果見表2。
3 結論
近幾年來,食管鱗癌的多發(fā)性成為臨床醫(yī)學上的熱點問題,針對人體癌癥的診斷和治療需要從人體的細胞和基因表達來進行觀察。Livin和Smac蛋白的表達在患者腫瘤細胞中的異常表達說明其對于患者的病例有著相關關系[3]。在本研究中,根據(jù)結果顯示,Livin和Smac蛋白在食管鱗癌組織中呈現(xiàn)陽性,并且其陽性表達要明顯的高于正常的癌旁細胞陽性指數(shù),同時,Smac蛋白的表達與人體食管鱗癌的組織學有著分級的聯(lián)系,這與患者的食管鱗癌的各項病癥側重有關聯(lián)[4]。因此,研究可以進一步表明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促凋亡基因Smac會直接影響到食管鱗癌細胞中的細胞凋亡,對于食管鱗癌病理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臨床醫(yī)學上應該予以重視和應用。
參考文獻
齊海亮,宋鑫亮,齊科雷,李明珠,杜秀然,蘇宏偉,王鵬.食管鱗癌組織中miR-199a的表達變化及臨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6(38).
趙璇,謝潭,王志強,劉霞.ISTIC PKU -期 Runt相關轉錄因子2在食管鱗癌組織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7(12).
王浦,劉勇.pT1a期腎細胞癌及癌旁組織Livin和Smac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6(1).
譚美英,張楊.Smac和Livin在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