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豫哲 張一弛
太陽能熱水器利用太陽光將水加熱,節(jié)能環(huán)保,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傳統(tǒng)的太陽能熱水器一般安裝在樓頂,通過管道(按安裝位置分為外管和內管)與室內的出水口相連,兩者相距較遠,使用時需先排放管道中儲藏的冷水。熱水在管道中流動時會因缺少保溫設施發(fā)生熱傳遞,造成水、時間以及能源的浪費,因此有必要進行改進。
一、研制思路
在太陽能熱水器的進水管處增加一個快速加熱裝置,用溫度傳感器對它進行控制。
當管內的冷水流經加熱裝置時,其內部的控制裝置立即通電,將水加熱到預設溫度。當進水管中的冷水加熱并用完后,管內全是從太陽能熱水器中流出的熱水,此時,控制裝置自動斷電,停止加熱。
二、研究過程
1.初次試制
開始設計之前,我們了解了太陽能熱水器的結構原理,經過反復討論, 確定了方案——在室內的進水管處增加一個輔助加熱裝置。
我們買來開關、加熱棒、溫控開關、水管連接內絲、外絲、不銹鋼材質的有蓋容器、打孔電鉆等,按以下步驟制作。
①在有蓋容器的頂部和底部的對應位置各開一個孔徑相同的大孔,再在頂部大孔旁邊開一個小孔。
②將加熱棒置入容器內,剪斷加熱棒引出其電源線,連接容器內的溫控開關,再穿過小孔,連接外置電源線。
③在兩個大孔處分別安裝兩根水管的內絲,上端的內絲連接進水管,下端的內絲連接出水管。
④在所有連接部位涂上絕緣的萬能膠進行密封,防止漏水、漏電。
⑤將整個裝置安裝在墻壁上,連接噴水龍頭。
我們插上電源進行試用,效果很好,只是出水溫度不太高。
2.再次改進
發(fā)現(xiàn)初次試制裝置的不足后,我們又進行了如下改進。
①將溫控開關改為數(shù)碼控制,增加控制箱、觸摸控制屏等,通過溫度探頭對水溫進行傳感,便于自由設定水溫。
②將加熱棒改為絕緣性更好、發(fā)熱效率更高的加熱管。
③在容器內加裝漏電保護器。
改進后的加熱裝置由溫控器、溫度過載保護器、漏電保護器、加熱管、指示燈和線路板等組成。
接通電源時,電源指示燈亮,開始自動加熱,此時加熱指示燈亮。當水管中冷水用完,太陽能熱水器的熱水到達時,溫控器觸點斷開,加熱指示燈滅,加熱裝置處于斷電狀態(tài)。當水溫低于預設溫度時又開始加熱,如此循環(huán)可保證一直有適溫的熱水供應。
三、創(chuàng)新點
1.避免了傳統(tǒng)太陽能熱水器在使用時需先排放大量冷水的問題,節(jié)約了水資源。
2.采用室內加熱,避免了傳統(tǒng)太陽能熱水器外管散熱過多的問題,減少了能源耗損。
3.使用大功率加熱器,提高了加熱效率。(指導老師:劉道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