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彪
靈斯科作為新型稻田雜草莖葉處理劑,對水稻安全;對稻田野慈姑、闊葉草和一年生莎草防效顯著;對草齡要求不嚴格,對于保水性能差的漏水田里高齡雜草,除草效果顯著。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田基本情況
試驗地在綏化市北林區(qū)太平川鎮(zhèn)二排村,試驗田面積9.765畝,土地平坦,土壤類型為黑土,肥力中等,有機質含量2.89%,土壤pH值為6.8。水稻品種為綏粳18。水稻浸種應用碧護+氰烯菌酯,4月15日播種,4月23日出苗,4月28日泡田,耙地時公頃施57%(19-19-19)復合肥350公斤,5月8日用市售除草組合(53%芐嘧?苯噻酰+31%吡·西·撲草凈+50%丙草胺)進行封閉除草,5月16日移栽,插秧規(guī)格9×3寸,每穴3-4株,5月24日施返青柯叉肥100公斤,6月10日施46%大顆粒尿素40公斤,6月27日施57%(19-19-19)復合肥100公斤。各試驗小區(qū)單排單灌。
試驗期間施藥1次,時間是6月29日,施藥當天多云,西南風2-3級,最高溫度30.7℃,最低溫度23.2℃,平均溫度26.9℃,相對濕度63%。此時野慈姑生4-5葉,高度與水稻接近,水稻拔節(jié)孕穗期。
1.2供試藥劑
3%靈斯科乳油,美國陶氏益農公司。
48%苯達松水劑,江蘇綠利來股份有限公司。
46% 2甲?滅草松可溶液劑,巴斯夫植物保護(江蘇)有限公司。
1.3處理設計
試驗點設6個處理,無重復,每個處理的用藥量、用藥方法、見表,進、出水口實行單灌單排,防止串灌。
1.4 施藥方法
首先根據當地常規(guī)畝噴液量和各小區(qū)用藥量,計算出各小區(qū)用水量。配制藥液時,試驗藥劑和對照藥劑用針管和量筒量取,先用少量水溶解藥劑,然后按確定的施用藥液量的用水量充分混勻。施藥時依次由低濃度到高濃度。施藥器械為3WBD-18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公頃噴液量為450升。
1.5 試驗調查
1.5.1、雜草數量調查
試驗期間共調查6次,分別是6月29日、7月4日、7月6日、7月17日、7月29日、8月23日、10月1日。施藥前調查雜草發(fā)生種類、基數、葉齡。施藥后7天、15天、30天和45天各調查1次,殘留雜草數,采用株防效調查,每處理區(qū)對角線5點取樣,每樣點大小為0.20平方米,合計1平方米,分別記載雜草種類、不同種類雜草株數,每次同時調查對照區(qū)雜草種類和不同種類雜草株數。計算雜草防效。
施藥前調查各處理區(qū)平方米野慈姑株數均大于31株。
3、藥效計算方法
雜草中毒速度快且不反彈,藥后1天雜草就表現中毒癥狀,藥后4天雜草明顯枯黃,稗草莖與根交接處已發(fā)黑,輕輕一拔就脫落;野慈姑萎縮貼在地面,小草發(fā)黑腐爛,大草畸形萎縮。
1.5.2作物安全性調查
試驗期間共調查6次,分別是6月29日、7月4日、7月6日、7月17日、8月23日、10月1日。
施藥后第7、15、30、45天觀察幼苗的長勢(株高、葉齡及根系發(fā)育情況等),如有藥害,詳細描述藥害癥狀(生長抑制、褪綠、畸形發(fā)生)及發(fā)生的時間,并在每次藥效試驗調查時,觀察藥害變化情況和完全恢復的時間,按目測法,分5級確定藥害程度。
安全性分級標準:
1級:水稻生長正常,無任何受害癥狀;
2級:水稻輕微藥害,藥害少于10%;
3級:水稻中等藥害,以后能恢復,不影響產量;
4級:水稻藥害較重,難以恢復,造成減產;
5級:水稻藥害嚴重,不能恢復,造成明顯減產或絕產。
在整個試驗期間,目測觀察未發(fā)現水稻植株藥害現象,說明試驗藥劑3%靈斯科乳油用于水稻田防除野慈姑對水稻安全、無藥害。
1.5.3 作物產量
收獲時,各處理測產評估藥劑安全性,測產方法采用實測,每小區(qū)對角線選5點,每點1平方米,實收實測,最后折算成公斤/畝。
3、結果與分析
試驗藥劑3%靈斯科乳油不同劑量和不同施藥方法對野慈姑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30克/畝莖葉噴霧、40克/畝莖葉噴霧、40克/畝粗滴噴灑對野慈姑防效均達到100%。
綜上所述, 3%靈斯科乳油對水稻田闊葉雜草野慈姑等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從施藥到調查結束觀察,水稻生長良好,未發(fā)現該藥劑的各劑量對作物產生負影響,在水稻充分返青后,水稻4.5葉以后,并且絕大部分目標雜草出土時使用,畝用量為30-40克,莖葉噴霧與粗滴噴灑均可,粗滴噴灑時確保水層7-8厘米.
(作者單位:152000黑龍江省綏化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