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衛(wèi)華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騰飛發(fā)展,我國農業(yè)結構正慢慢發(fā)生著變化,小麥的種植面積不斷地擴張,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現(xiàn)有的種植面積上提高小麥的總產量對我國產業(yè)結構的變革尤為重要。本文詳細介紹了小麥高產栽培過程中的技術要點,希望可以為小麥的高產栽培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產;小麥栽培;技術要點
我國是人口大國,小麥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我國的需求量極為龐大,近年來小麥的生產由于政策的支持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在我國農業(yè)結構變革的特殊時期,小麥種植應該通過使用現(xiàn)代的高產培育技術,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小麥的總產量,為我國農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做出貢獻。
一、科學選種
小麥種子的質量從源頭上決定著小麥的產量是否足夠高,因此,小麥選種工作的科學進行在小麥種植的整個過程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對于小麥品種的選擇應該參照兩個方面,一方面,應該對種植地點的地理環(huán)境進行分析,然后確定適合在種植地點種植的小麥品種,只有水土符合該品種小麥的生長條件,才能在種植過程中提高產量。另一方面,在確定種植地點適合種植的幾個小麥品種之后,應該依據小麥抗病蟲害的能力、抗風能力以及最終產量等指標,選擇其中質量最好的小麥品種進行種植。另外,在進行科學的選種之后,還應該進行科學的育種,對小麥的種子進行處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種子的處理要求進行規(guī)范處理。
二、精細整地
作為小麥的生長環(huán)境,土壤擔負著為小麥生長提供養(yǎng)分、水分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對小麥的高產量有所保證,一定要對種植地進行精細化的準備工作,比如對土地進行精細的翻耕,這樣對土地的精細化處理可以幫助土壤提高培養(yǎng)小麥的各項綜合能力,讓小麥在土壤中的生長更為舒適,從而最終幫助小麥提高產量。另外,在進行對土地的精細化翻耕與平整時,可以適量地向土地中施加必要的肥料,這樣有助于提高土壤提供養(yǎng)分的能力,進而幫助小麥更好地成長。
三、適時播種
在小麥的高產栽培技術中,適時播種是其中的一個重點,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準備工作。首先,為了提高種子的吸水能力,應該在晴朗的天氣對小麥種子進行晾曬,時間大概為兩到三天;其次,為了提高小麥種植的高產以及出于對種子成活率的考慮,在種子晾曬完畢后,針對此時種子的情況進行篩選,對于干癟,損壞的種子予以剔除,保留飽滿完好并且沒有病蟲害的小麥種子。當對小麥種子進行篩選完畢后,就應該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播種,一般來說,應該選擇16-17.5℃的溫度范圍內對小麥進行播種,此時土壤中溫度適宜且均勻,便于熱量可以有效利用,對提高小麥的出芽率以及成活率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小麥播種時,小麥之間的距離非常重要,如果距離過近,則會引起小麥之間互相爭奪生長資源,最終導致減產,而若距離過大,則會導致土地、陽光的資源的浪費,因此,在小麥的種植密度上應該充分發(fā)揮邊際效應,提高單位面積田的小麥產量。
四、科學施肥
在小麥的生長過程當中肥料可以提供小麥生長所需要的各種養(yǎng)分,因此,科學合理的施肥,對于小麥的質量和產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施肥量對于小麥的生長來說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施肥量過多,不但會導致小麥病蟲害問題增重,還會使小麥本身出現(xiàn)倒伏等現(xiàn)象。因此,對于小麥的施肥重點在于科學與合理,不但要注重施肥量的控制,還要在施肥過程中根據小麥的不同生長狀態(tài)和不同時期配合不同種類的肥料進行施放。如此,才可以保障小麥的高產發(fā)育。
五、加強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是在小麥高產培育中一項繁雜的工作,其主要通過提供保障小麥生長中所需要的養(yǎng)分、清除影響小麥生長的外界因素以及保護小麥不受病蟲害的侵蝕三個方面來幫助小麥順利生長。當小麥出現(xiàn)養(yǎng)分不足的外在表現(xiàn)時,或者成長期進入需要施加肥料的時期時,就應該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特定施肥方式、特定施肥種類、特定施肥量的施肥工作。而當小麥出現(xiàn)缺水的外在表現(xiàn)或者小麥生長到特別時期,如抽穗期與灌漿期,此時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對小麥進行不同水量的灌溉。另外,針對小麥周圍生長的雜草,也應該及時予以清除,原因在于雜草的生長占用了小麥生長的養(yǎng)分,不利于小麥對于養(yǎng)分的吸收。
六、病蟲害防治
小麥高產栽培的另外一個要點就是病蟲害防治,原因在于泛濫的病蟲害會嚴重地影響小麥的產量甚至是健康,并且受到病蟲害侵蝕的小麥極易出現(xiàn)其他的負面問題,大大地降低小麥的產量。因此,對于病蟲害問題應該嚴肅的對待,認真地對病蟲害問題進行研究,通過研究找出對抗各種病蟲害的特定方法,最終運用這些防治方法來有針對性地對病蟲害進行治理。
比如使用1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g與45kg水進行混合配比制成藥劑噴霧,可以有效地防治已經發(fā)生的條銹病,而對于被條銹病嚴重侵蝕的麥田則應該間隔8-9天對其進行第二次的噴霧防治。
七、適時收獲
掌握收獲的最佳時機對小麥進行收獲在小麥高產培育中也是重要的一點,因為一旦錯過的最佳收獲時機,則可能由于天氣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小麥的減產,造成沒有必要的損失。一般來說,小麥的產量達到最大的時機為小麥的蠟熟期,此時小麥的含水量極為合適,同時小麥的干物質積累也達到了最高水平,在這個時機對小麥進行及時的收獲工作就可以保證小麥產量的最大化。
八、結語
綜上所述,小麥種植的各個時期對于小麥提高產量來說都極為重要,只有嚴格把控小麥所有的生長階段,解決小麥生長中面臨的所有問題,才可以實現(xiàn)小麥的高產。因此對于高產小麥的研究應該針對小麥的各生長階段進行深入探索,只有通過不斷地完善小麥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提高我國整體的小麥產量。
參考文獻:
[1]侯元江,孫旭亮,韓新生,等.高產穩(wěn)產小麥新品種青農3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8(01):201-202.
[2]董超,黃代峰,潘樹杰,等.小麥新品種煙農173的選育及其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7(08):242-244.